
她大概是第一个因为长得太美而被斩杀的贵妃。10岁进宫,15岁就生下了儿子,入宫后盛宠不衰。
至于说她究竟有多受宠,那就是皇帝无时无刻都把她带在身边,就连上朝的时候,都得让她坐在腿上。
只可惜成也美貌,败也美貌,大概她自己都没想到有一天会因为长得美而失去性命吧。
这位女子究竟是谁?为何会因为长相被杀?

说起坐在皇帝腿上上朝的妃子,我想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玉体横陈”的女主角的女主角冯小怜。不过我们今天要讲的并不是冯小怜,而是陈叔宝的贵妃张丽华。
张丽华出身于兵家,也就是说家里的男人都依靠当兵入伍为生,只是当兵的话很容易没命,所以后来张家人就不再入伍,而是开始以织席为生。

织席收入微薄,张家人就又多,所以一家人的日子过的紧巴巴的,不过在这种日子下,张丽华却没有营养不良的那种面黄肌瘦,反而长得白白嫩嫩的。
虽然当时她年纪小,但那模样长得,一看就知道以后一定是大美人,村里人都说张丽华日后能嫁个好人家。
在她十岁那年,又到了选秀的时候了,负责这件事的大臣来到了张丽华的家乡,看到了肤白貌美的张丽华,立马就将她选进了宫。

那个时候陈叔宝还是只是太子,已经有了太子妃沈氏和良娣龚氏,张丽华入宫后,被分配到了良娣的宫中,成为了良娣的侍女。
龚氏当时受宠,张丽华跟在她身边,肯定有见到太子的机会。凭借她的美貌,肯定会获得宠爱的。

果不其然,太子这天来看龚氏的时候,一眼就看到了在身边伺候的张丽华,他很快被张丽华的容貌吸引,对其一见钟情,将她纳入了宫中。
此后她便恩宠不断,15岁的时候就生下了第一个儿子陈深,几年后又生下了二儿子陈庄。太建十四年,陈宣帝去世后,太子即位,封张丽华为贵妃。

成为贵妃后,她依旧盛宠不衰,而这背后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她长得漂亮,毕竟谁都有年老色衰的一天。
张贵妃性格聪慧伶俐,很会讨皇帝的喜欢,导致皇帝根本就离不开她。后来皇帝因为陈叔陵作乱时受伤,在承香殿休息,也只有张贵妃一人在身边服侍,其他妃嫔都不让进,可见皇帝是很信任张贵妃的。

虽然张贵妃受宠,但她并不是皇帝的专宠,而这还是因为张贵妃大度。
她从来没有奢望过君心只在自己一人身上,而是会给他人机会,经常会为皇帝引荐佳丽,要是皇帝看上了哪个人,张贵妃也会第一时间将人送到皇帝身边。

正因如此,后宫中的人都非常的感谢张贵妃。不过皇帝本人还是非常依赖张贵妃的,简直是一步都离不开她,甚至连上朝的时候,都让张贵妃陪在身边,就坐在他的腿上。
底下的大臣们看着台上这一幕,都纷纷摇头,可是时间长了,他们也就不当回事了。

人都已经跟着上朝了,那么有什么朝政大事,张贵妃能不知道吗?起初她只是默默的听着皇帝和大臣们讨论政事,并不插嘴。
不过张贵妃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她记性非常的好,可以说是过目不忘,所以听得朝政多了,张贵妃也有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渐渐的,张贵妃也参与到了朝政中来,甚至有时候皇帝遇到了什么难题,也会问张贵妃,可以说她几乎成为了朝政的决策者。
陈叔宝这个人本身就不是一位明君,或者说他根本就不适合当皇帝,毕竟他连处理朝政这个件事都在懈怠。等到张贵妃越来越成长,对于朝政的参与越来越的时候,陈叔宝可以说是完全放手,将国家交到了张贵妃手中。

可是我们从张贵妃的身世就能知道,张贵妃年少家庭贫困,10岁就进了宫,根本没有机会和时间读书,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的人,又如何指挥得了朝政呢?
所以张贵妃参政以来,做了很多违背事理的事情,偏偏陈叔宝海放任不管。
而且张贵妃精通祈祷技术,经常用鬼神一事来迷惑陈叔宝,宫里大小祭祀就没有停过,陈叔宝早就被张贵妃拿捏的死死了。

一开始大臣觉得一介女子参政算怎么回事,可是皇帝都不管,他们作为臣子又如何管得了呢?渐渐地大臣们就开始贿赂谄媚张贵妃。
张贵妃内外勾结,赏罚无常,朝政一片乌烟瘴气,陈朝很快就衰败了。
祯明三年,隋朝出兵攻打陈朝,早已经摇摇欲坠的国家,根本经不起如此大的打击,因此隋朝的大军很快就攻克了陈朝的台城。

陈叔宝自知回天乏术,他只希望能保住性命,所以在隋朝大军攻进来的时候,就和张贵妃躲进了井中,只是他们终究还是被隋军抓获了。
等到人们见到张丽华的时候,都被她的美貌震惊了,当时还是晋王的杨广,也被杨丽华的容貌吸引,想要那她为妃。

不过长史高颎说,此女貌美,很可能会成为下一个妲己或褒姒,当时周武王灭殷商后,就杀死了妲己,如今平定了陈朝,也应效仿周武王,杀死张丽华。
所以长史做主,下令杀死了张丽华。长史此举是担心张丽华祸国,会重复陈朝的命运,但事实是,隋二世而亡,还是败在了杨广那里,这就是命。

张丽华是“红颜祸水”的代表人物,只是要把责任都怪在张丽华身上也不合适。
只能说美貌确实是张丽华的武器,毕竟没有美貌她就不会被选进宫,也不会被太子看中,可美貌同时也为她带来了危害。

就是因为太美了,大家只注意到她的脸,一定程度上她又何尝不是皇权的牺牲品呢?毕竟就连参与朝政,也是陈叔宝允许的。
如果陈叔宝不带张丽华上朝,不将权利交到张丽华手中,结局其实还是一样的,根源在于君王昏庸,而非妃子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