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产后采食量低,变换饲料形式,激发采食欲望强

卢华紫悦说养殖 2025-03-04 09:09:01

母猪产后采食量低,变换饲料形式,激发采食欲望强

母猪产后采食量低是养猪生产中一个极为常见却又棘手的问题。这一现象犹如一片阴霾,笼罩在每一位养猪从业者的心头,严重影响了母猪的健康、繁殖性能以及仔猪的生长发育。相较于母猪正常采食时那种生机勃勃、轻松哺育仔猪的状态,采食量低的母猪显得无精打采,仔猪也常常因为得不到充足的营养供应而发育迟缓,这无疑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诸多管理上的难题。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母猪产后采食量低呢?这是一个多因素交织的复杂问题。从生理角度来看,母猪在妊娠期时,为了给胎儿提供充足的营养,其体内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变化。胎盘会分泌多种激素,这些激素会抑制母猪的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使得母猪的胃肠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而产后,这种生理状态的调整并非一蹴而就。例如,母猪在分娩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体力和能量,身体处于极度疲惫的状态。同时,产后母猪体内的激素水平会发生急剧的变化,催乳素水平迅速升高,以促进乳汁的分泌,但这一过程也会对消化系统的功能产生影响,导致胃肠蠕动减缓,消化能力下降,从而引起采食量降低。

饲料方面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母猪产后对饲料的要求是比较特殊的,如果饲料的营养成分不合理,就会影响其采食量。例如,饲料中的能量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给母猪带来问题。能量浓度过高时,母猪为了消化吸收这些能量,需要消耗更多的体力和消化液,增加胃肠负担,从而导致采食量下降;而能量浓度过低,又无法满足母猪产后高能量消耗的需求,母猪会因为饥饿感不足或者觉得饲料没有足够的吸引力而减少采食。此外,饲料的适口性同样重要。一些饲料在加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不良的气味或者口感,母猪闻到或尝到这样的饲料就没有进食的欲望。比如,饲料中含有发霉变质的原料,或者加工时添加剂使用不当,使饲料有刺鼻的气味,都会让母猪远离饲料槽。而且,饲料的形态也会影响采食。传统的粉状饲料对于产后体弱、采食积极性不高的母猪来说,可能存在采食不便的问题,它们可能会因为咀嚼和吞咽的困难而减少采食量。

饲养管理方式同样对母猪产后采食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饲养环境不佳,母猪的采食量就会受到影响。拥挤、潮湿、通风不良的猪舍环境会让母猪感到不适。在炎热的夏季,猪舍温度过高时,母猪为了散热会增加呼吸频率,这会导致血液中的酸碱平衡发生变化,影响其食欲。而且高温会降低母猪的消化酶活性,使得饲料在体内的消化过程受阻,采食量自然就下降了。相比之下,在舒适、宽敞、温度适宜且通风良好的环境中,母猪会感觉更加惬意,能够更积极地采食。另外,饲养管理的频率和方式也很关键。如果喂料时间不规律,或者一次投喂的饲料量过多,母猪可能会因为无法适应而减少采食。而频繁地打扰母猪休息或者更换饲料供应商过于频繁等,都会打乱母猪的采食习惯,从而导致采食量降低。

采食量低带来的后果是多方面的,也相当严重。对于母猪自身而言,采食量不足会导致其营养摄入不均衡,从而影响身体机能的恢复。产后母猪需要大量的营养来修复受损的身体组织,恢复体力,为下一次的繁殖做准备。如果采食量低,母猪的身体恢复就会延迟,这不仅会影响其使用年限,还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如子宫复旧不全、乳腺炎等。这些疾病又会进一步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如发情周期紊乱、受胎率降低、产仔数减少等。对于仔猪来说,母猪采食量低意味着乳汁分泌可能不足或者质量下降。仔猪无法从母猪那里获得足够的营养和抗体,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影响,表现为生长缓慢、体型瘦小、免疫力低下等,进而增加了仔猪的死亡率,给养猪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既然母猪产后采食量低存在这么多危害,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一种有效的方式是变换饲料形式来激发母猪的采食欲望。传统的干粉料对于采食量低的母猪可能缺乏吸引力,我们可以尝试将饲料制成湿拌料。湿拌料具有更好的适口性,水分的加入可以软化饲料,使得母猪更容易咀嚼和吞咽。在制作湿拌料时,可以根据母猪的喜好添加一些饲料添加剂,如香味剂、甜味剂等,进一步增强饲料的吸引力。这种湿拌料类似于人们吃的粥,在口感和味道上更符合母猪在产后虚弱状态下的口味需求。

除了改变饲料的形式为湿拌料之外,还可以从饲料的营养成分方面进行调整。优化饲料的营养结构,确保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比例恰当。根据母猪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合理调整饲料配方。例如,在母猪产后的第一周,适当提高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以满足母猪乳腺发育和乳汁分泌对蛋白质的需求;同时,提供富含维生素E、C等抗氧化维生素的饲料,有助于母猪缓解产后应激,增强抵抗力,从而提高采食量。对于矿物质方面,钙、磷等元素的合理供应也非常重要,因为钙磷代谢与母猪的骨骼健康和生产性能密切相关。

改善饲养管理环境同样不容忽视。为母猪提供舒适、干净、温度适宜、通风良好的猪舍环境。在夏季高温时,可以通过安装水帘降温系统、风扇等设备来降低猪舍温度,减轻母猪的热应激反应,从而提高其采食量。同时,要保证猪舍的安静,避免过多的噪音和干扰,让母猪能够安心休息和采食。合理的饲养密度也很关键,每头母猪都应该有足够的活动空间,避免拥挤造成的采食不便和不愉快体验。

管理方式也需要不断优化。制定规律的喂料时间表,让母猪形成稳定的采食习惯。每次投喂时,可以适当增加喂料次数,每次投喂量减少,这样有助于母猪消化吸收,避免因一次投喂过多而产生厌食情绪。而且,在母猪采食过程中,要尽量减少打扰,让它们能够专注地进食。当出现母猪采食量低的情况时,要及时对母猪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是否存在疾病问题。如果母猪患有疾病,要及时治疗,防止病情恶化影响采食量和后续的繁殖性能。

另外,还可以采用一些特殊的激励措施。比如,在饲料中添加一些母猪喜爱的天然物质,如苜蓿草粉等。苜蓿草粉不仅富含营养,还具有一定的香味,可以提高母猪对饲料的兴趣。还可以根据母猪个体情况,对采食量高的母猪进行适当的奖励,如额外提供一些优质的青饲料,让其他母猪看到后产生模仿和竞争的心理,从而提高整个群体的采食积极性。

母猪产后采食量低是一个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它涉及到生理、饲料、管理和健康等多个方面的因素。通过变换饲料形式为湿拌料、合理调整饲料营养成分、改善饲养管理环境、优化管理方式以及采用特殊的激励措施等多种方法相结合,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提高母猪的采食量,进而保障母猪的健康和繁殖性能,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和生长发育水平,最终提高养猪场的经济效益。在养猪这个复杂的产业中,每一个细节都不容忽视,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是对养猪业发展的积极推动。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