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年的你,人生下半场,最节能的活法

天秤 2024-05-30 23:00:03

大家好,我是小林,见字如面

从《人民日报》上看到了一段话

人字有两笔,一撇写前半生,一捺写后半生;前半生写执着,后半生写释怀

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人生,一半清醒,一半释然,一苦一甜是生活,一朝一夕是日子

心有山水不造作,近而不争远是非,镇中无贪念,忙里有欢喜,度四季也度自己,不念过往,不畏将来

愿今后的日子,阳光清澈,事事皆温柔

匆匆半生,看多了钢筋混凝土里的尔虞我诈;见惯了虚情假意的人情世故

感受过人走茶凉的人情冷漠;也体会过雪中送炭的真情实意

人过中年,谁不是负重前行

于是,当忙不迭地开始整理自己,才发现,人生在世,总有我们难以顾及,难以成全的人和事

不如少些对他人的关注,多些对自己的关心,向内所求,过节能的后半生

01

只接受,不期待

董卿说

成年人,保护自己的最佳方式,就是别希望,别盼望,别指望

曾经,我们总是许愿”事事顺遂“、”心想事成“

我们寄希望于神明,祈求未知力量的庇佑

然而,生活的齿轮从不会因为什么祈求与怜爱而改变分毫

依旧会有预料之外的状况,依然会有措手不及的错愕

生活从不会为谁改变

周国平曾说

人无法支配自己的命运,但可以支配对待命运的态度。平静的承受落在自己头上不可避免的遭遇

人过中年,能量终究有限,但面对的事情却越来越多

与其任期待耗尽了自己的心力,不妨收好期许

生活给什么,我们就接什么,生活来什么,我们便处理什么

任凭世事无常,我心似定海神针

I don't expect anything but I'm open for everything

便如少年时

我们用一下午的时间蹲在树下看蚂蚁搬家,等石头开花,小时候不期待结果,小时的哭笑都不曾打折

02

只筛选,不教育

季羡林曾在《谈人生》中写道:

做人,你不要多管闲事,而要多管自己

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叫”错误共识效应“

指的是人们常常高估或者夸大自己想法的普遍性,总以为自己做出的选择也同样适合别人

却不知,生活本就是场修行,各自都有各自的功课,你的解题技巧未必就是最优解,你的解题思路未必就适合所有人

就像小马过河,牛伯伯告诉他水很浅,小松鼠告诉他水可深了

大家都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劝解旁人,但人的起点、资质、阅历本就不同

就像比尔盖茨在谈及公司的用人准则一样

人是由过去的环境和经历造就的,公司要做的,是把合适的人筛选出来,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而不是把不合适的人教育培养好

作家毕淑敏曾说:

无论工作还是生活,用心选择合适的,而不是为了不合适费心

人过中年,时间宝贵,与其费尽心思在一个已经定型的不合适的人身上,不如去选择更适合自己的

认知没有对错,但价值存在差异

想起郭德纲曾讲过的一段话

如果我和火箭专家说,你那火箭不成,燃料不好,我认为得烧柴,最好是煤炭,煤还得是精选煤,水洗煤不成

如果那科学家用正眼瞧我一眼,那他就输了

人生下半场,与其奋力纠正对方,不如合理筛选自己,只与合拍的人同行,只和同频的人同路

03

只表达,不争辩

99年,《中国青年报》刊登了一篇王朔的文章《我看金庸》

其中,洋洋洒洒两千余字的文章将金庸的作品贬得一文不值

这书一共7本,我捏着鼻子看完了第一本、第二本,怎么努力也看不动了

金庸武侠的成功,得益于那个年代匮乏的娱乐生活

相比于现代文学作品来说,金庸的武侠小说不值一提,这样的作品也没有翻拍成电视剧的必要

对于王朔的诸多全盘否定,金庸亲自写信回复到

您的批评,是我能力所做不到的,限于才力,那是无可奈何的了

短短一句,彰显”侠之大气“——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庄子曰:大辩不辩

你站山崖,告诉山脚之人前面是一片海洋,他于山脚,看见的只是面前巍巍高山

人过半生,实在无需解释太多

懂你的人无需解释心自明,不懂你的人,所有解释都尽显苍白无力

我们表达经历,阐述观点,却实在不必执着于认同

比起口若悬河,不如在洞穿事事后学着体谅,看淡是非后学着沉淀

恰如其分的沉默,才是后半生该有的模样

写在最后

人生过半,在后半生的岁月里

去接受、去筛选、去表达;不期待、不争辩、不教育

用杨绛先生的一段话结束今天的分享吧

终不是那八面玲珑的女子

讨不了那四海八荒的喜

只落得围一炉寂静的烟火

与独处相安,与万事言合

我是小林,感谢您读到最后,点个“赞”,并”分享“给更多人看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