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涛今天在公司里和同事们闲聊时提到了英伟达的最新技术。
最近,英伟达在他们的GPU技术大会(GTC)上发布了一系列新的机器人核心技术,网友们议论纷纷。
有人说这是机器人行业的一大突破,也有人觉得这些技术不过是噱头,距离广泛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通过这些新技术到底能带来什么改变?
我们不妨一探究竟。
GR00TN1:全球首个开放人形机器人推理和技能基础模型英伟达在这次大会上发布了GR00TN1,这是全球首个开放的人形机器人推理和技能基础模型。
听到这名字,你可能一头雾水,这个模型到底有什么大用处呢?
简单来说,GR00TN1让机器人能更像人一样思考和行动。
它不但可以通过训练数据来学习,还可以通过平台上生成的数据不断优化自己的技能。
就像我们在实习中逐渐掌握工作技能一样,GR00TN1也能通过不断“实习”变得更聪明。
最关键的是,英伟达将这个模型开源了。
换句话说,任何开发者都可以使用这个模型,甚至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调整和优化。
这大大降低了机器人技术的开发门槛,让更多人能够参与其中。
比如,一个小公司也能利用这个模型来开发自己的机器人产品,而不需要花费巨资从头开始。
Cosmos-Transfer1:加速机器人物理AI开发的仿真器另一个重要发布就是Cosmos-Transfer1,这个名字听起来像科幻电影中的某个秘密项目。
其实,Cosmos-Transfer1是一个训练仿真器,专门为机器人开发提供服务。
在实际生活中,机器人要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中工作,从工厂到家庭,从地面到空中,环境千变万化。
传统的训练方法昂贵且耗时,而Cosmos-Transfer1则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
它通过生成各种可能的环境来训练机器人。
你可以想象一个虚拟世界,其中包括各种地形、光照和障碍物,机器人要在这些环境中完成任务。
最关键的是,这些环境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调整,使训练过程更贴近现实世界。
这样,机器人在投入实际使用前,就已经在各种复杂环境中摸爬滚打过一遍了。
Newton:新一代可扩展物理引擎关于Newton,黄仁勋还特别提到这是一款开源的可扩展物理引擎,是英伟达与Google DeepMind和迪士尼研究院联合开发的。
Newton这个名字让人联想到物理学家牛顿,确实,这个引擎也是以物理学为基础。
Newton模拟了机器人与物理环境的互动行为,使得机器人可以更精确地完成复杂任务。
比如,当机器人需要处理柔软的物体或进行精细的操作时,这些动作必须非常精确。
Newton模拟了这些动作背后的物理原理,因此在虚拟环境中完成这些操作时,机器人可以快速学会最优的动作方式。
迪士尼一直在开发各种高科技项目,他们的加入不仅增加了项目的实际应用经验,也使得这些技术更接地气。
Newton可以说是未来人形机器人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点,它的开源也意味着更多的开发者可以参与进来,进一步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英伟达在这次大会上,除了发布技术,还宣布了多个重要的合作项目。
这些合作不仅涵盖了机器人领域,还拓展到了自动驾驶等其他高科技领域。
比如,英伟达和通用汽车的合作,将把英伟达的Omniverse和Cosmos平台引入通用汽车的工厂,帮助它们改进生产流程。
通过创建数字孪生体,通用汽车可以在虚拟环境中测试和优化生产线,从而提高效率,减少生产成本。
另外,许多机器人公司也表示将与英伟达合作,利用其最新的技术来开发更智能的机器人产品。
比如Agility Robotics、波士顿动力公司等,它们都在使用英伟达提供的模型和平台,开发各自的新产品。
这些合作不仅加速了技术的推广应用,也让更多的公司能够从中受益。
总体来看,英伟达的这些新技术和合作项目都在推动机器人技术的边界。
它们不仅为当前的应用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也为未来的创新奠定了基础。
通过这些引人入胜的新技术和战略合作,英伟达展示了他们如何通过不断创新来推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
这些技术的一大亮点在于它们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这意味着未来更多的公司和个人都能够参与到这个领域中来,共同推动技术的进步。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更多基于英伟达这些新技术的创新应用,无论是在智能制造还是日常生活中,它们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或许我们身边的机器人不再只是听从命令的工具,而是能与我们互动、合作、解决问题的智慧伙伴。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