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2023及未来发展趋势
现在是8月下旬,很快就迎来人们常说的“金九银十”,那么,今年的“金九银十”又会是怎样?

在亮哥看来:
1.今年的“金九银十”同样与2021年的“金九银十”差不多,可能会略好一点,会略有上扬,但也仅限于一二线城市。至于三四五线城市接下来就是“温水煮青蛙”持续阴跌,偶尔有地方政府出台一些利好政策,有可能会短暂地刺激一下市场,主要因为三四五线城市人口持续流出而导致。房产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政策。一个城市如果人越来越少,哪里来的接盘侠?

从2022年7月7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新房和二手房销售表中可以看到,七月份同样只有一二线城市的房价和销售额微微上涨,其它绝大部分城市仍然是横盘,甚至小幅下滑。


2.一线城市始终是“领头羊” ,9-10月份部分城市回温
虽然当前市场仍然低迷,但一些城市的表现可圈可点。
从7月份看,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3%,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2%,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具体看,北京新房、二手房销售价格分别环比上涨0.5%、0.2%,上海新房、二手房销售价格分别环比上涨0.5%、0.8%,广州新房、二手房销售价格分别环比上涨0.3%、0.1%;深圳表现较弱,新房、二手房销售价格分别环比下降0.2%、0.5%。

7月30个城市新房价格上涨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绳国庆解读表示,7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下降城市个数略增。其中,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微涨、同比涨幅回落,二三线城市环比整体呈降势、同比降幅扩大。
7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30个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上涨、22个同比上涨;29个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19个城市同比上涨。
按城市能级来看,一线城市新房、二手房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1%和0.9%,涨幅较6月均回落0.2个百分点;二线城市新房和二手房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下降0.5%和2.5%,降幅较6月分别扩大0.3和0.4个百分点;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下降3.2%和3.9%,降幅比上月分别扩大0.4和0.2个百分点。
“简单算术平均计算,7月份,一二三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涨幅分别为0.3%、0.0%和-0.3%,同比涨幅分别为3.1%、-0.5%和-3.2%。环同比指标相比6月份数据均有所下降。相比二季度的复苏态势,当前略有阻力,也说明房价复苏面临各类新情况。一些重点城市总体表现态势较好,但也要防范出现一些炒作。”
严跃进表示,从后续市场政策情况看,8月份各地政策放松动作依然增加,包括二套房首付比例、公积金额度等,客观上有助于推动市场数据复苏,对于房价稳定等也有积极的作用。
中指研究院指数事业部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8月15日中午通过微信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指出,伴随着销售端活跃度的下降以及市场预期的走弱,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及新开工面积同比降幅继续扩大。7月单月房地产开发投资额降幅超12%,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降幅保持在40%以上,降幅较6月分别扩大2.9和0.3个百分点,企业投资、开工意愿仍未改善。
“短期来看,各地‘保交楼’相关举措不断落实,项目复工情况或有所改善,房地产开发投资有望小幅边际修复。企业资金压力叠加销售恢复不明显下,企业开工力度及意愿或仍较弱。”陈文静表示。
1~7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88770亿元,同比下降25.4%。其中,国内贷款11030亿元,下降28.4%;利用外资53亿元,增长20.7%;自筹资金31495亿元,下降11.4%;定金及预收款28575亿元,下降37.1%;个人按揭贷款14169亿元,下降25.2%。
体现在拿地上,7月土地成交价款同比下降43%,但较1~6月降幅收窄了3.3个百分点。

3. 2023年楼市该怎么走?内行人:3大因素将影响楼市发展
推荐语: 在我国房地产火爆发展的20多年来,房价在大部分时间里都处于上涨状态。所以在大部分人看来,房子具有保值、增值的特性,买房是“稳赚不赔”、是财富最好的“避风港”。
除此之外,房子对现代家庭生活来说十分重要,不仅结婚需要房子,孩子教育需要房子,养老也需要房子。所以,在过去普通人一有钱基本上都是毫不犹豫地拿去买房。
然而,随着2022楼市发展态势的不断变化,房子已不再是稳赚不赔的硬通货,有部分地区房价甚至出现“拦腰折断”的现象,使得大家对房子的态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数据显示,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大部分城市房价都出现下跌;进入2022年后,上半年,由于受到疫情影响以及房企暴雷、人们收入不稳定等因素影响,商品房成交量进一步下滑。
数据显示,2022上半年,百强房企销售金额总计30564.7亿元,同比下降高达50.3%。
一转眼,时间又来到了2022年8月下旬,就目前情况来看楼市如何发展还不是明确。首先是烂尾楼问题没有解决,导致大部分人不敢再买期房;其次是三四线城市成交量继续下滑,楼市救市效果不明显。
那么,我国2023年楼市会有哪些变化呢?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有三大因素将影响2023年楼市发展,买房的朋友值得关注一下。
第一个因素:楼市救市力度还将增大。
根据2022年前7个月的情况来看,除了一二线城市成交量情况好一些,其余大部分的三四线城市以及县城,房子成交量都不太理想。
而且,这还是在各地纷纷取消落户限制、降低首付比例、降低贷款利息的背景之下的结果。所以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为了稳住楼市,在2023年各地大概率将增大楼市救市的力度,比如在原有基础上继续降低贷款利率或者降低买房首付比例,这对于买房的朋友来说,算是一个好消息。
第二个因素:房子已经严重过剩。
早在几年前,很多人就已经开始说,我国房子已经过剩。那大家知道,我国房子具体过剩到什么程度吗?
根据西南财经大学2017年前的一项研究指出:我国整体住宅空置率约为22%,空置房屋约6500万套。如今,距离这个数据公布过去了5年的时间,我国住房空置自然也增加不少。
房产专家认为,目前我国空置房已经够2—3亿人居住,但我国存在住房“分配不均”的问题,房产过于集中在有钱家庭,所以房地产在未来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然而,那些还没买房的人,在未来却不一定买得起房,最终导致房子只能是“有钱人的游戏”。因此,2023年房子可能会出现有价无市的局面。
第三个因素:就是拆弹,加大力度解决烂尾楼问题,完善监管机制。
烂尾楼事件的发生,加剧了人们对于楼市发展的悲观情绪。所以在2023年,为了保障楼市的健康发展,也为了维护老百姓消费的合法权益,烂尾楼问题的解决将会被提上日程。
烂尾楼现象背后的原因主要有2个方面。首先一个就是开发商融资越来越困难;其次就是银行在保障资金监管方面不到位。
那么在2023年,该如何最大限度保障消费者的买房权益,就是楼市急需解决的问题。

烂尾楼01

烂尾楼02
结语:除上述外,我国目前正在准备,五年后全面实施房地产税全面征收前的工作,以及人口老龄化,新生人口下降等问题,这些因素都会在未来长期影响到楼市的发展。好了,今天就聊到这里,关注亮哥,离真相更近!
原创作者:胡尧,未经本人许可,不得复制、发行、录音、录像、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等其它方式向公众传播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