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陈娟,今年35岁。
五年前,我和丈夫李然刚刚攒够30万,那是我们多年省吃俭用的积蓄,原本计划着留给孩子的教育费用。
然而,就在这时,我的小叔子李明急匆匆地来找我们,说要买房,已经差不多凑齐了款项,然而距离全款还差30万,实在没有办法了,只好来求我们。
那天晚上,我和李然坐在婆婆家客厅的沙发上,李明一脸焦急,婆婆杨淑芬也在一旁催促。
“你们能不能帮帮明子啊?”婆婆皱着眉,看向我们,“人家房子就差这点钱了,再凑不齐就没戏了。”
我和李然对视了一眼,这30万可是我们所有的积蓄。李然低声道:“明子啊,不是我们不帮你,你也知道我们家里孩子开销大,要不你去银行贷款?”
李明顿时脸色有些窘迫,低头不语,婆婆急忙接过话,“贷款利息高啊!
再说了,这又不是别人,是你亲弟弟,帮一把怎么了?”
我沉默了片刻,终于开口道:“这钱我可以借,但能不能写个借条?毕竟我们也是小家庭……”
婆婆闻言,脸色一下子冷了下来,不悦地摆手道:“什么借条不借条的,都是一家人,还搞这个?再说了,明子不还我还,你们放心好了。”
婆婆都说到这份上了,我们也不好再坚持,便答应了下来。
五年转瞬即逝。期间,我和李然也几次旁敲侧击地提到过还钱的事,李明每次都笑着搪塞,“嫂子,不用急,我手头紧,宽限我些时日,一定会还。”
可是我眼看着他在这几年里,把家里装潢得富丽堂皇,还开上了一辆新车,心里的不满也越来越多。
我和李然终究是不好意思开口催得太紧,心想这年头钱谁不紧呢,可没想到,他居然完全不打算把钱还回来!
日子一天天过,家里孩子的教育开支也越来越大,连我那辆开了十年的旧车都快报废了,实在是捉襟见肘。我和李然商量了一晚上,决定去找婆婆,让她帮忙催一催。
那天,我和李然坐在婆婆家的沙发上,看着婆婆神色冷淡,心里有种不安的预感。
“妈,您看那30万,您当初可是说会让小弟还的……”我小心翼翼地开口。
婆婆抬起眼皮,冷冷地说:“当时是你们愿意借的,现在又来找我干什么?关我什么事?”
我和李然都愣住了,完全没想到婆婆会这么说。
“妈,您当初可是说的很清楚,您拍着胸脯保证,才让我把钱借出去的。”李然也忍不住插话道,声音中带着几分不满。
婆婆不耐烦地挥了挥手,“你们自己乐意借的,事后还跑来找我,这算什么?再说了,他是你弟弟,一家人计较这些钱做什么?”
我的心一下子跌到谷底。那可是我们全部的积蓄,五年的等待和忍耐,到头来换来的却是这样一句冷漠的回答。我的眼眶一下子湿润了。
“妈,那可是30万啊!这些年,我们为了这个钱,过得紧巴巴的,孩子学费都拿不出,还不换车,你还说计较什么?”我声音发抖,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行了行了,别在我这儿闹了!想让我去催你弟弟?没门!”婆婆把茶杯往桌上一放,瞥了我一眼,像在看一个陌生人。
我气得浑身发抖,站起身,冷冷地说道:“既然您当年不仁,就别怪我不义了!”
第二天一早,我没告诉李然,直接去了小叔子李明的家。一进门,我便直截了当地说道:
“小明,别以为没有借条,你就可以不还钱。我给你一周时间,如果不还,咱们法庭见。”
李明惊愕地看着我,支支吾吾地说道:“嫂子,别这样,有话好好说……”
我冷笑一声,“七年了,我给你足够的时间和信任了,这不是好好说的时候,是你兑现承诺的时候。”说完,我转身离开,没再给他解释的机会。
走出小叔子家,我的心里终于有了一丝轻松。这五年,我一直在忍让、体谅,却没人替我着想。到了现在,我才发现自己不过是他们心中的外人,连30万的情分都不值。
回到家,李然看我表情有些发愣,“你去了明子那儿?”
我点了点头,疲惫地笑道:“我想明白了,还是得为自己争一争,免得再被他们当冤大头。”
李然长叹一声,紧紧握住了我的手。
一个月后,李明终于在亲戚朋友的劝说下还了我们20万,还欠着10万。
尽管如此,我的心里却比任何时候都要清楚,以后再不会让他们有任何机会在我们头上再捞一丝一毫的好处。
从那以后,我和李然把重心完全放在了自己的小家庭上,过得平静而充实。
而婆婆和小叔子,似乎也渐渐明白,曾经那个任他们摆布的“冤大头”嫂子,已经不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