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7月2日至8月16日,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及八届八中全会,两次会议由于都是在庐山进行,因而统称为了“庐山会议”
庐山会议之初,参加会议的中央领导和各代表非常惬意,他们白天开会,晚上看戏,大有“神仙会”模样,不过,随着7月14日彭德怀的一封信,庐山会议的风向突然转变。
一些开国元勋迎来了自建国以后最大的政治生涯危机。
在这些人中,首当其冲的是彭德怀,黄克诚,周小舟等人。
鲜为人知的是,在庐山会议前,其实彭德怀并不想来参加,因为他刚从国外访问回来,再加上还有其他工作,他很是疲惫,想要休息一番, 不过,最终,他改变了自己的主意,还是选择前来参加会议,这一切都是因为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他的副手,时任国防部副部长,总参谋长的黄克诚。
黄克诚对彭德怀说:“彭总,这次会议是毛主席主持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你是政治局委员,怎么能不去呢?”
黄克诚的一番话有理有据,彭德怀无法反驳,他也知道这次会议的重要性,最终,他决定前往庐山,参加会议。
那个时候,也许彭德怀与黄克诚都没有想到,这次的庐山之行,使得彭德怀的政治生命彻底的结束。
黄克诚与彭德怀有着怎样的交集?庐山会议上,两人分别都做了什么事?
抗战时期,黄克诚担任了新四军的师长,陈毅当新四军军长时,对黄克诚有一个非常高的评价:“别看你们的师长眼睛近视,他看事情,却是千里眼。”
陈毅之所以对黄克诚如此的高评价,实际上这也是黄克诚用自己出色的革命贡献换来的,而最早认识到黄克诚非一般人的人,则是彭德怀。
彭德怀与黄克诚第一次见面,是在1930年。
这一年,黄克诚来到彭德怀的队伍中当纵队政委,那个时候,由于级别关系,彭德怀与黄克诚的交集并不多,只知道他是一个戴着厚厚眼镜片的书生。
修水一战,让彭德怀彻底的认识了黄克诚。
黄克诚虽然眼睛近视,但是十分勇猛,攻打修水城时,由于敌人防御较强,我军几次登云梯都失败而归,关键时刻,黄克诚提着一把大刀跑了出来,直奔敌人城楼。
彭德怀在望远镜里将黄克诚的勇猛看的一清二楚,但是他并不是很高兴,战后,彭德怀将黄克诚叫到了自己的身边。
彭德怀:“你打仗很勇猛啊。”
得知眼前的人是大名鼎鼎的彭德怀,黄克诚很是高兴,他谦虚地说自己做的还不够好,以后要做的更好,接着彭德怀又问了黄克诚的身世和革命经历。
黄克诚告诉彭德怀,自己是湖南永兴人,1902年出生,早些年间读过私塾,小学,后来在师范学校就读时接触了马克思主义,于1925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彭德怀也是湖南人,他对黄克诚这位湖南老乡的印象还是不错的,到最后,他特意叮嘱黄克诚说:“下次作战,你不许再挥舞大刀往前冲,你那么一副大眼睛片子,敌人一眼就知道你是当官的,容易遭枪子,你死了,部队谁来指挥?”
黄克诚当然知道彭德怀说的有道理,因而点头表示答应,就这样,彭德怀与黄克诚有了第一次并不是很愉快,却是很融洽的见面。
那个时候,两人都没有想到,他们将成为毕生的挚友。
纵观新中国的湖南籍开国元勋, 他们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拥有崇高的精神,为了革命事业甘愿流血牺牲,而且他们还都能征善战,尽管喋血沙场,却从不后悔,除此之外,他们还性格倔强,敢于坚持真理,无论什么时候,都不随风倒。
彭德怀与黄克诚能够成为一生的挚友,那是因为两人的身上,都具有这些美德,而且还表现的淋漓尽致。
1931年,中央苏区开始了大规模的肃反,已经担任师政委的黄克诚虽然一肚子意见,但是他也没办法改变这个情况,他只好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保护一些自己的同志。
也正是因为此事,给黄克诚带来了很严重的后果。
黄克诚将保护的那些人悄悄送到了山上,尽管他做的很小心,但是还是有人发现了此事,肃反委员会当即将黄克诚抓了起来,并给他定了罪名,准备将他枪毙。
彭德怀得知此事后心急如焚,他当即骑马从前线连夜赶来,质问肃反委员会的人:“你们为什么把我的师政委抓起来?”
肃反委员会的人虽然权力很大,但是他们对彭德怀这些首长还是比较怵的,因而当他们看到彭德怀为黄克诚撑腰后,因而就找了个台阶,顺势将黄克诚给无罪释放。
虽然黄克诚命保住了,但是他的职务却被撤了,对此,黄克诚并不后悔,湖南人敢于坚持真理的品格在他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像是这样的事,黄克诚并不是只做了这一件。
据统计,黄克诚在土地革命时期,曾9次被撤职,而他每次被撤职的原因几乎都一样,是和上级唱反调。
而从现在来看,当初黄克诚对于某些事的坚持,实际上是正确的,但是在当时,他的正确意见并没有被采纳,尽管如此,黄克诚依然坚持革命信仰,奋斗下去,从这方面来说,黄克诚之所以后来超过陈赓,肖劲光等人名列第三位大将,其实也是名副其实。
在经过二十多年的枪林弹雨后,黄克诚与彭德怀的情谊也更加深厚。
新中国成立后,黄克诚来到北京工作,历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等职,在此期间,他成为了彭德怀的得力助手。
也是源于对彭德怀的了解,黄克诚有时候也会担忧彭德怀的说话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有一次,彭德怀受邀为曾任红三军团参谋长,已经牺牲的邓萍写墓志铭,写完后,彭德怀迟迟陷入回忆中,随后,他又提笔写下了一首长诗,追述了红五军和红三军团的辉煌战绩。
黄克诚看完这首诗后,觉得有些张扬,因而就找到了彭德怀身边的工作人员。
黄克诚叮嘱工作人员说:“告诉你们彭老总,以后不要乱写,弄不好是要犯错误的。”
可尽管黄克诚这么的关心,但是彭德怀最终,还是犯了错误。
1959年庐山会议,彭德怀于7月14日将一封信交给了毛主席,由此庐山会议风向突变。
黄克诚本来在北京,也接到了前来庐山开会的通知。
得知黄克诚来到了庐山,彭德怀很是高兴,他当即问黄克诚有没有看自己给毛主席写的信。
黄克诚此时已经看过信了,他的政治敏感度,要远远的超过彭德怀,因而他的心里其实也明白,当彭德怀将这封信送上去后,或许就代表了他的政治生命即将完结。
不过,黄克诚还是有些不理解,他找来彭德怀,有些责怪地说:“你和主席共事多年,有什么不能当面说,为什么非要写信呢?”
彭德怀听懂了黄克诚的“责怪”,他陷入到了沉默中。
后来在会议上,尽管黄克诚知道坚持彭德怀的提议会受到批判,但是还是毫无保留的选择了坚持。
面对黄克诚如此强硬的态度,一些中央领导人开始找他谈话,要他与彭德怀划清界限,黄克诚统统选择了婉拒。
黄克诚知道,他自己从来不是一个落井下石的人。
就这样,到事情的最后,黄克诚最终与彭德怀一同受到了批判,尽管如此,黄克诚亦不后悔。
虽然两人之后也少了交流的机会,但是两人的情谊却没有变,特殊时期结束,黄克诚恢复工作后,曾说了这一句话:“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做梦经常同他在一起。”
这个他,指的就是彭德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