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贵公子张伯驹对一名“烟花女子”一见倾心,便打算为她赎身!然而,“老妈子”却冷冷地说道:“她已经卖给了国民党中将!”张伯驹是著名的“民国四公子”之一,其父张镇芳作为袁世凯表弟,不仅是北洋重臣,更是中国盐业银行创始人。这位含着金汤匙出生的贵公子,玉树临风,才华横溢。然而与传统世家子弟不同的是,张伯驹厌倦功名利禄。他痴迷于读书、唱戏、古玩,在家族反对声中毅然退出了军界。张伯驹曾写过这样一副对联:“潘步掌中轻,十步香尘生罗袜;妃弹塞上曲,千秋胡语入琵琶。”此联写的,正是他的妻子潘素。潘素原名潘白琴,又名潘慧素,出身于苏州显赫的潘氏家族,是清代状元宰相潘世恩的后代。潘素的母亲沈桂香也是名门贵女,因此格外注重对女儿的培养。她特意聘请名师,指导潘素学习音乐与绘画。潘素小小年纪,就精通琵琶演奏,更在绘画上展现出了很强的天赋。然而,命运多舛,十三岁那年母亲去世后,狠心的继母王氏就将潘素卖到了上海的烟花之地。与张伯驹的相遇,是潘素命运的转折。张伯驹初见潘素便惊为天人,不仅惊叹于她的美貌,更为她的才华所倾倒。潘素的美,不仅仅在于外表的容颜,更在于她那由内而外散发出的优雅气质与良好修养。即便身处风尘,却不沾染分毫艳俗,依然保持着清新脱俗的气质与谈吐。张伯驹对潘素一见倾心,挥毫写下一副对联,寥寥数语便勾勒出潘素的风采与才情,深深打动了她的心。张伯驹便打算为潘素赎身!然而,这段“才子佳人”的恋情并非一帆风顺。当时,“老妈子”已经把潘素卖给了国民党中将臧卓,而且已有婚约!臧卓得知两人的恋情后,愤怒之下将潘素软禁在西藏路与汉口路交界的一品香酒店。然而,张伯驹并未因此退缩。他通过朋友买通了臧卓的卫兵,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冒险将潘素救出。那一年是1935年,潘素二十岁,张伯驹三十七岁。自此,两人携手共度余生,无论风雨,始终相伴。婚后,张伯驹以敏锐的眼光,发现了潘素潜藏的绘画天赋。他不仅倾力支持妻子挥毫泼墨,更精心栽培她,为她规划学习的道路,引荐她师从名家。画坛泰斗张大千曾盛赞其作:“非五代以后所能望其项背”;著名文物鉴定家史树青为其《溪山秋色图》题跋,称她是“当代画家中罕见作者”。其作品更是成为了新中国的外交名片,被赠予日本天皇、撒切尔夫人等政要。这位昔日的沦落风尘的才女,却在丈夫的慧眼雕琢下,成为了著名的山水画家。而面对张伯驹为了收藏文物挥金如土的痴狂,潘素独揽生活琐碎,典当钗环也会全力支持他。当潘素的青绿山水遇上张伯驹的金石书法,当她的工笔花卉配上他的即兴题诗,可谓收藏界的珠联璧合。这对乱世佳偶,用一段旷世奇恋诠释了最深沉的爱意,应当是互相成就。参考资料群言:潘素丹青焕彩的艺术人生艺术品鉴:潘素:不念过往,不畏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