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我的作品集项目事关爱情、亲密关系、死亡与价值判断,靠这些最常见的选题,一举拿下专排世界第一皇艺的MRes+珠宝设计两张offer。

一次关于“我爱你”的调研
选题越是简单,想做出彩越是复杂,为了实现能够真正触及灵魂的作品,我决定跟随内心最真实的声音。每完成一个项目,就像完成一场与自我的对话与和解。
在H·ART学习的这段时间,我发现比起继续研读珠宝设计,皇艺的MRes能让我创造出我最想做的批判性项目,加上我打算读博,最后决定弃珠宝选MRes,虽然申请过程一波三折:
皇艺申请要求公布的晚,我就按照往年要求准备了一份1000字的研究计划书;新的要求出来后,计划书换成了500字的项目陈述;等我准备好新材料,官网的要求又变了,变成了300字的个人陈述。

文书要求变变变
有什么办法呢?还不是只能宠着:)
本期分享人:T同学

H·ART 24届学员
本科 中国地质大学 珠宝设计 BA
OFFER(截至发稿前)
皇家艺术学院 MRes
皇家艺术学院 Jewellery and Metal
伯明翰城市大学 Jewellery and Related Products
金斯顿大学 Product&Furniture Design
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 MA Design: Expanded Practice - Pathway 2: Fashions & Embodiment offer

命运有转折,也有偶然和必然。疫情让我本科留学计划失败,等解封后,我的硕士留学计划便开始蠢蠢欲动,大二上学期结束之际,我来到了H·ART。

边上课 边受伤
为什么选择H·ART?说来也是一种传承。在挑选机构时,恰逢我一个学姐在H·ART上课,刚拿到皇艺珠宝设计的offer。紧跟她的步伐,我也来了。
自那之后,我开始了地大和H·ART两头跑的生活。和其他为了兼顾校园和机构作业,忙得飞起的同学相比,我在准备留学的这两年几乎算得上chill,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悠闲,而是充实之余,自己的节奏始终未被打乱。

麦麦带铲子领板烧活动,摸鱼打印一把去领
我在地大的生活岁月静好,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社交了,没有说地大珠宝专业水的意思,国内的珠宝设计是商业的产物,课程设置更多是为了适应市场,像我这种为了艺术而创作的“小众”设计生时常会感到孤独,比起学习,与地大其他优秀的学生social更有吸引力。

尽管如此,还是一不小心上了校刊
我的设计技能大多都是在H·ART习得的,在接二连三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我找到了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让设计回归本质,像一场大风,吹跑了心头的犹豫和怀疑。
在探索爱与亲密关系的路上,找回了自己对我而言,创作的灵魂不在于追求多高超的技术水平,而在于捕捉生活中那些被忽视的“钝痛”。
和那些在作品集中应用很多前沿技术的同学不同,我把视野放在一些不经意的生活场景中,希望用一种四两拨千斤的方式让人们重视被刻意隐藏的社会现象。
有段时间情场失意,我开始关注”爱情"这一现象,在被互联网包裹的时代,越来越多人从情感博主发布的视频中寻找一种爱情状态,这种现象很可能让“爱情”迷失在一套固定的模板中。
为了还原出爱情真正的模样,我采访了处于不同情感状态中的很多人,有情侣、有的刚结束一段感情、有的从未进入过亲密关系,让ta们对这两个问题分别给出自己的答案:
什么是“我尊重你”
什么是“我爱你”
结果很有趣,大家对“我尊重你”的看法很雷同:我不理解你,但我允许你的想法的存在,不试图改变你。
而对“我爱你”的回答则千奇百怪。

逮住这个苗头,我又让他们画出对爱情的看法,他们作品中呈现的“爱情”不像互联网上展示得那般雷同与精致,没有精心设计的构图,也没有技术精湛的画功,却因为所承载的情感和故事而变得足够特别。

为了质疑互联网上“固定的爱情模式”,我将项目命名为《FLOWer》,既指花朵,暗示那些故意塑造的华丽的爱情景观;又指爱情像水一样流动。

自己当摄影
我选择硅藻泥这种材质,利用它快速吸水的特性,塑造了四种形态的“爱情景观”,暗示爱情没有固定的形态,我们应该从真实的生活出发,创造出独属于自己的真实感受。

《FLOWer》希望大家去创造与寻找情感关系,另一个项目《烟火气》则在展示亲密关系的疏远与消逝。
为了适应快节奏的生活,很多都市白领都选择优化掉了与伴侣、家人享受美食的时间,就像《饮食男女》中呈现的那样,原本亲密的家庭关系最终四分五裂。
我设计了一套“一个人无法使用”的餐具,为了完成这次用餐,使用者必须寻找另一个人配合使用,在这一过程中,或许会感受到曾经亲密无间的人正在变得陌生。

为了直观表达,我拍了一部短片,构建出一个荒诞的“餐桌剧场”,西装革履的白领并非像看起来那般光鲜亮丽,在日复一日疲惫的社畜生活中,与曾经亲密无间的ta渐行渐远……

H·ART办公室搜刮的材料当短片背景
我没有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让彼此破镜重圆,只是单纯想展示这种现象,让人们反思身边饮食习惯的微妙变化,意识到构建亲密关系的重要性。
我还专门请了摄影师、模特与美术指导,虽然又累又烧钱,但是也过了把导演瘾,还尝试画了分镜。如果有同学关心我是怎么提交的:有的官网支持上传视频文件;如果不支持,那么可以生成链接附加到作品集中。

一片狼藉的项目现场,H·ART保洁老师崩溃ing
在完成这些项目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一次技术上的飞升,更是一次心灵上的圆满,接触到的不同情感关系像镜子一样,映照出生活中最真实的力量。
在H·ART,可以尝试“不听话”的学习我的主带Dong老师,有一种收放自如的责任心。
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她会催我的进度,让我制定详细的计划表,也会陪我熬夜……项目中凡是需要的帮助一样不落、面面俱到;在大方向上她也会给我很大的发挥空间,只要不是特别离谱,基本上都是我想做的内容。
就算项目出了BUG,她也不会第一时间否决我,而是带着我一起发现问题;大部分时间我们的配合很完美,但偶尔也有意见相左的情况。

买了台3d打印机测试模型,就是说修的时间比用的时间长
我之前跟Dong老师提过一个选题:商品的价值是由人的想象构建的。深入聊下去后,Dong老师觉得没有调研和理论支撑,我的观点很难落地。
所以我设计了一款社会小实验:做了一堆一模一样的戒指,对它们进行不一样的处理,比如赋予一些品牌价值、编一些故事、或是进行一些破坏……

接着拿到小市场卖给不同人,居然真的卖出了不同价格!虽然我预判错了价值的高低,但也能证明我的观点可以落地。

项目《A priceless object》得以诞生
项目做得非常顺利,MRes的offer来得早,后面和其他院校的面试中我主打一个放飞自我,金匠附加题直接开始写诗。

附加题提交的材料
最后,说起建议,我以我血淋淋的例子奉劝各位:如果对英语口语没有信心,或者心理素质一般的同学,一定要和主带老师约面试辅导课!!!
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哪怕是口语比较差的同学,和老师突击训练几天,再跟面试官对起话来也没问题,主带老师对各院校的面试流程都很熟悉,跟着一起走几遍流程,至少能做到心中有数,还能学会用更准确的措辞阐释项目。

面试两小时前满屏小抄
同学们也记得多约H·ART小班课,哪怕不是自己擅长的方向,说不定可以闪现出意想不到的灵感。当时看到建筑老师开了一门创意思维课,学珠宝的我也屁颠屁颠报名了,结果作品集项目喜+1。

珠宝生补课学插画
现在万事俱备,只欠雅思!祝各位同学都能上岸,继续冲刺!
如果你还有更多关于艺术留学、作品集创作、背景提升等相关问题,欢迎私信康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