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屏短剧乱象丛生,是“爽文”还是“毒药”?

文元众视 2025-02-24 05:10:17
竖屏短剧的火爆现状

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中,一种新兴的影视形式 —— 竖屏短剧,正以迅猛之势席卷而来,成为众多观众闲暇时光的热门选择。这种短剧单集时长通常在 1 - 3 分钟,集数从几十集到上百集不等 ,题材丰富多样,涵盖了霸道总裁、穿越重生、甜宠虐恋、都市逆袭等多个领域,满足了不同观众的喜好。

《致命主妇》以其独特的女性复仇题材吸引了大量观众,剧中女主面对丈夫的背叛和家庭的不公,展开了一系列精彩的反击,剧情紧凑,反转不断,让观众看得直呼过瘾;《念念无明》则将目光投向了古代江湖,男女主皆为隐藏身份的高手,在相处过程中,笑料与危机并存,甜蜜与惊险交织,这种新颖的设定收获了众多粉丝;还有《再婚小甜妻》,聚焦都市情感,讲述了女主在经历婚姻挫折后,重新找回自我,收获爱情的故事,贴近生活的剧情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

这些热门竖屏短剧在各大平台上收获了极高的播放量和话题热度,相关话题频繁登上热搜,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它们的火爆,不仅反映了观众对于碎片化娱乐的需求,也展现了短剧市场的巨大潜力。

乱象大起底:不良内容剖析

在竖屏短剧火爆的背后,一些不良内容也开始悄然滋生,给观众尤其是青少年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这些问题不仅关乎个人的价值观塑造,也对整个社会的文化生态产生了冲击。

色情低俗:软色情泛滥成灾

部分竖屏短剧为了吸引眼球,不惜大打擦边球,软色情内容屡见不鲜。在一些剧中,女性角色穿着暴露,动作举止充满暗示性 ,台词也充满了性暗示。比如,某些短剧的男女主角在暧昧场景中,台词低俗露骨,画面镜头聚焦在敏感部位,刻意营造出一种低俗的氛围。这些内容不仅挑战了道德底线,也严重影响了观众的观剧体验。

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缺乏足够的辨别能力和自控能力。这些色情低俗的内容容易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导致他们沉迷其中,从而影响学习和生活。长期接触这类内容,还可能会扭曲他们的性观念,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

媚俗成风:价值观扭曲

为了迎合部分观众的低级趣味,一些竖屏短剧不惜媚俗,过度渲染物质享受、拜金主义等不良价值观。在这些剧中,主角往往通过嫁入豪门、意外继承巨额遗产等方式瞬间暴富,过上奢华的生活。例如,在某部短剧中,女主角原本是一个普通的打工妹,一次偶然的机会结识了豪门公子,随后便迅速与公子陷入爱河,从此过上了住豪宅、开豪车、挥金如土的生活。剧中对这种奢华生活的描绘细致入微,极力展现各种名牌包包、珠宝首饰,以及豪华的别墅和高档的餐厅,让观众仿佛置身于一个物欲横流的世界。

这种媚俗的内容,不仅误导了观众对美好生活的理解,让他们认为财富和地位是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还容易引发社会的攀比之风,使人们陷入对物质的盲目追求中,从而忽视了精神层面的追求。长此以往,将对社会风气和大众审美水平产生负面影响,降低整个社会的文化品位。

仇恨渲染:激化矛盾对立

一些竖屏短剧为了制造戏剧冲突,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刻意渲染仇恨情节,将人物之间的矛盾无限放大。在某些婆媳题材的短剧中,婆婆被刻画成十恶不赦的坏人,对儿媳百般刁难,而儿媳则在长期的压迫下,心中充满了仇恨,最终展开激烈的报复。剧情中,双方的争吵和冲突不断升级,甚至出现了暴力相向的场景,将婆媳关系描绘得极其恶劣。

这类充满仇恨的内容,容易引发观众的负面情绪,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也对婆媳关系产生恐惧和偏见。更严重的是,它可能会激化社会矛盾,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造成威胁。长期观看这类短剧,会让观众的心理变得狭隘和偏激,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

无脑逆袭、穿越:脱离现实误导大众

逆袭和穿越题材的竖屏短剧在市场上占据了很大的份额,但其中很多作品剧情无脑,脱离现实。在这些剧中,主角往往拥有各种金手指,能够轻松克服各种困难,实现人生的逆袭。比如,有的主角在毫无任何音乐基础的情况下,突然获得了绝世的音乐天赋,轻松在音乐比赛中夺冠,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还有的主角穿越到古代,凭借现代的一些常识和技能,迅速成为一代神医或权臣,改变了整个历史的走向。

这种脱离现实的剧情,虽然能够给观众带来一时的爽感,但却容易误导观众,让他们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认为成功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而不需要付出努力。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正处于树立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阶段,这些无脑逆袭、穿越的短剧可能会让他们忽视现实生活中的努力和奋斗,陷入到一种虚幻的世界中,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乱象背后的原因探析

利益驱使,资本盲目涌入

竖屏短剧市场的火爆,吸引了大量资本的涌入。在利益的驱使下,许多制作公司和投资方为了追求快速回报,纷纷降低制作成本,缩短制作周期,导致短剧的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制作团队甚至为了节省开支,选择使用非专业的演员和简陋的拍摄设备,使得短剧的画面质量和表演水平都难以达到观众的期望。

同时,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获取更高的流量和广告收益,一些创作者不惜采用低俗、恶俗的内容来博眼球。他们认为,只要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就能够获得成功,而忽视了内容的质量和社会影响。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使得竖屏短剧市场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优质内容越来越少,不良内容却越来越多。

审核宽松,监管存在漏洞

目前,竖屏短剧的审核机制相对宽松,存在一些漏洞。与传统影视剧相比,短剧的审核标准不够明确,审核流程也不够严格。这使得一些不良内容有机可乘,得以在平台上传播。一些平台为了追求流量和收益,对短剧的审核不够严格,甚至对一些违规内容采取放任的态度。

监管部门在监管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竖屏短剧的数量众多,更新速度快,监管部门难以对每一部短剧进行全面的审核和监管。而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短剧的传播渠道也越来越多样化,这也增加了监管的难度。此外,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也使得监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缺乏有力的依据。

受众需求,快餐文化盛行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人们的时间变得越来越碎片化,对碎片化娱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竖屏短剧正好满足了这种需求,它可以让观众在短时间内获得娱乐和放松。而且,短剧的剧情紧凑,反转不断,能够快速刺激观众的神经,让他们产生一种爽感。这种快餐式的娱乐方式,迎合了当下很多人的口味。

然而,这种快餐文化也容易导致观众的审美水平下降,对内容的深度和内涵缺乏追求。一些观众在观看短剧时,只追求一时的快感,而忽略了内容的质量和价值。这种需求也为不良内容的传播提供了土壤,使得一些创作者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而不断制作出低俗、恶俗的短剧。

拨乱反正:解决之道

竖屏短剧市场的不良内容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担忧。为了促进竖屏短剧行业的健康发展,为观众提供积极健康的文化娱乐内容,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从监管、创作和观众等多个层面入手,共同营造一个清朗的网络视听环境。

加强监管,完善审核机制

国家相关监管部门应发挥主导作用,加大对竖屏短剧的监管力度,制定并完善严格的审核标准和流程。明确规定哪些内容是严禁出现的,如色情低俗、宣扬仇恨、扭曲价值观等内容,一旦发现违规,立即采取下架、罚款、暂停制作资格等严厉的处罚措施,形成强大的威慑力。

建立健全多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加强广电、网信、文化等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实现信息共享,避免出现监管空白和重叠。同时,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竖屏短剧的内容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提高监管效率。

提高创作者素养,树立正确导向

创作者是竖屏短剧内容的源头,他们的素养和价值观直接影响着作品的质量。因此,要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等方式,加强对创作者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艺术水平和社会责任感。鼓励创作者深入生活,挖掘现实题材,创作出更多反映社会正能量、展现人性美好、具有思想深度和文化内涵的作品。

此外,行业协会和平台也应发挥积极作用,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对创作者进行引导和规范。设立优秀作品奖励机制,对那些传播正能量、受到观众喜爱的作品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励创作者树立正确的创作导向,创作出更多优质的竖屏短剧。

提升观众审美,增强辨别能力

观众是竖屏短剧的最终受众,他们的审美水平和辨别能力对于抵制不良内容起着关键作用。学校和家庭应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引导青少年正确看待竖屏短剧,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辨别能力,让他们能够自觉抵制不良内容的侵蚀。

同时,通过媒体宣传、公益广告等形式,向广大观众普及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念,提高观众对不良内容的认知和警惕性。鼓励观众积极参与监督,对发现的不良内容及时进行举报,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监督氛围。

总结与展望

竖屏短剧作为一种新兴的影视形式,在满足观众碎片化娱乐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不良社会引导问题。色情低俗、媚俗、仇恨渲染、无脑逆袭和穿越等内容,不仅损害了观众的身心健康,也对社会风气造成了负面影响。

解决这些问题刻不容缓。我们需要加强监管,完善审核机制,提高创作者素养,树立正确导向,同时提升观众审美,增强辨别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竖屏短剧行业的健康发展,让其成为传播正能量、展现时代风貌的优质文化载体。

我们期待竖屏短剧能够摆脱不良内容的束缚,回归到内容创作的本质,以优质的剧情、精湛的表演和深刻的内涵吸引观众。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竖屏短剧一定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为我们带来更多积极健康、富有创意的作品,丰富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

0 阅读:0

文元众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