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作者:水木长龙
夜晚观望星空,在没有灯光污染且是晴天的条件下,比如户外或山顶,会看到繁星满天,闪烁不已。这些星星大多数都是来自遥远宇宙处曾经的星体光影。之所以说是“星体光影”,是因为,现在我们看到的大多数星星很可能早已不存在了,它们的光芒在宇宙中传播了几十万年,甚至几千万年,或者几亿年才到达我们的眼睛。
或许会有不少人反思到:光芒传播了那么久的时间,为什么还能传达到我们的眼睛?难道它们在偌大的宇宙空间中传播,就没有遇到过障碍物吗?要知道,宇宙中可是存在着大量的星际尘埃、星云、黑洞等各种阻止光传播的障碍物的,对于能传播几亿年的光,实在是令人觉得匪夷所思?
其实,这也没什么不可思议。要知道,光即是电磁波,而宇宙的微波背景辐射至今还能被检测到充满几乎整个宇宙呢,尽管已经衰减到非常微弱。同理,遥远宇宙处的星体光芒如果非常强,强于我们太阳光的几十亿倍——比如超新星大爆炸的瞬间,在向地球传播的过程中,即使会遇到各种阻碍——吸收、反射、折射等,但最终还会剩余微弱的光到达地球。这也是为什么星体距离我们越远,它们的光芒越暗淡的原因。并且,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光线在经过大质量物体时,会被弯曲传播,也就是说光也有可能会绕过大质量物体进行传播。
以上即是大多数人所认同的科学解释。
如果所有的问题都只是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颠来覆去地排序组合,科学只会被圈起来原地踏步;如果把过去时空的过去科学当成亘古不变的真理永远笃信不疑,科学就会从曾经的炽热状态逐渐迈进不毛冰地。
有一句话叫做“尽信书不如无书”。同样的,尽信“科学”等于无科学。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真的是宇宙大爆炸留下的痕迹吗?星体光芒真的可以在宇宙空间传播几千万、几亿或几十亿年到达地球吗?我们夜晚看到的大多数星星真的只是几千万、几亿或几十亿年的光影吗?探索科学,探索宇宙,水木长龙与您继续我们的探索之旅。
如果宇宙是闭合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就有可能不是宇宙大爆炸留下的证据,也有可能是宇宙之外我们无从探知的另一宇宙(比如平行宇宙,或比我们宇宙大不知多少倍的其它宇宙)或宇宙之外的高智慧巨型生命体(比我们宇宙还大的超级智慧生命,我们的宇宙在它们面前如同足球一般),像我们一样,为了探测其它宇宙生命的存在,而向我们宇宙发射的一股强大信号。
由于我们的科技水平有限,虽然能够捕获到这种信号,却无从破解,而错误地理解成了宇宙大爆炸留下的痕迹,至今尚未完全消退。殊不知,被称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辐射能量,也许只是宇宙之外智慧生命发出的尚不到一个世纪的某种特殊探测信号。
我们知道,宇宙中有一种奇特的微粒子,仿佛拥有宇宙的最高通行证,基本上可以在宇宙中一路开绿灯。所以我们的身体成了它们自由穿梭的通道,每秒有数万亿的它们穿过我们的身体,而我们却毫无知觉,故此它们被美称为“宇宙隐身人”。没错,它们就是“中微子”。
中微子的速度差不多可与光度匹敌(OPERA实验最终指出,多次检测出的中微子远超光速,很可能是电缆松动造成的错误数据)。但也有一些研究学者认为,中微子就是超光子,OPERA实验的电缆松动只是巧合的巧合(如同负负得正一样),无非是为了捍卫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沃尔夫冈·泡利预测“中微子”没多久,在给朋友的信中又后悔地说:“我做了一件可怕的事,我假设了一种不能被探测到的粒子。”
泡利无需为他的预测担忧,因为没过多久他的预测就被检验是正确的。
我们知道,泡利提出的理论基本上被证明都是对的,他有关物理理论的话语也是十分严谨的。如果中微子就是速度比光速快的超光子,那么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就站不住脚跟了。我们不妨这样思考:在我们的三维空间(或四维时空)里,光速是最快的速度,但并不是宇宙中的最快速度。光速是三维空间与四维空间速度转换的临界状态值。当粒子速度大于光速,便会进入四维空间而在四维空间以超越我们三维空间的光速飞行。所以,泡利才会在给朋友的信中说:“我做了一件可怕的事,我假设了一种不能被探测到的粒子。”因为中微子是在四维空间飞行的粒子。
可是,我们的科学家早就探测到中微子了呀,比如,冰立方中微子天文台目前不是已经探测到很多中微子了吗?
或许这就像“漏网之鱼”一样的道理,侥幸被我们捡到了“降速并进入到三维空间”的中微子。这就是为什么要建立“冰立方”用水检测的原因。
回到我们的主要问题:星体光芒真的可以在宇宙空间传播几千万、几亿或几十亿年到达地球吗?
科学家探测到,除了宇宙中已经存在的数不尽数的中微子外,超新星的爆发,恒星内部的核反应,宇宙射线,自然发生的放射性衰变等都会创造出中微子。
爱因斯坦在相对论里指出,超过光速时间相当于会倒流,但这只是针对我们的三维空间而言。如果大部分中微子都超越光速在四维空间飞行,并在个别时候降速穿越到三维空间,那么对于我们来说,这等于是根本不需要什么时间。当降速的中微子中的一些与大气层中的水原子撞击会生成电子发出蓝光,蓝光在传播过程中会被大气层中的一些杂质改变颜色。
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星星之光也许是中微子起的媒介作用,并且很有可能是从几千万、几亿或几十亿年通过高维空间的飞行即时到达我们眼睛的。换句话说也就是,宇宙空间遥远的星星并非早已不在了,也许它们一直都在。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对水木的支持。
本篇文章「水木长龙」原创,转载标明出处,谢谢!(2019/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