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守护中华国粹,1929年将3月17日设立为国医节,借此来弘扬守护了我们中华民族5000余年的中医文化。在治疗肠粘连方面,中医与西医没有良莠之分,各有所长,而就我院三十余年的临床经验来看,在肠粘连的治疗上中医保守治疗更为合适。
1、辩证论治——能更好应对肠粘连病情的复杂性
肠粘连病情复杂多样,个人体质及粘连位置不同所表现的症状也有很大的差异,如果仅依靠单一的治疗手段或药物很难应对如此复杂多样的病情。而中医则根据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通过对病、症的判断,结合具体病情和个人体质进行治疗,这样不但能够针对症状,更能针对病根进行治疗。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医在诊断上讲究望闻问切,治病必须要面诊而不能随意给方子去药房抓药的原因。2、整体调和——重在人体机能的调和,减少借助外物带来的创伤
中医的理论基础就是调整和调动人体自身机能来治疗疾病,尤其是适合治疗像肠粘连这样的疾病。因为肠粘连形成机制复杂,又主要由腹部手术(腹部创伤、腹部炎症等)引起,所以采取手术进行治疗很可能会使肠管受伤,引发二次粘连,反反复复。如若此时采取中医保守治疗的方式,可以很好的避免治疗过程中产生损伤,减少造成新粘连的可能,也更适合肠粘连的治疗。3、医治未病——防患梗阻加重粘连
中医治疗尤其强调医治未病,也就是对即将可能发生的疾病进行预防,肠粘连患者频繁发生肠梗阻,而肠梗阻又会使肠粘连进一步恶化,这在肠粘连的治疗过程中也是一个难题。中医通过对肠道的调节,舒活血运,以此来避肠免梗阻的发生,既能降低患者痛苦,又能在更快的时间对肠粘连进行松解。4、养生强体——增强体质,加快身体康复
肠粘连患者因为肠道功能受限,导致吸收不好,大多数情况下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瘦,进而导致体质也相对较弱。如果通过手术对肠粘连进行治疗,复发与否尚且不管,但对患者本来就弱的体质来说更是雪上加霜;而中医重在调节体质,调动身体机能增强体质以治疗疾病,不会越治身体越差,且中医讲究药食同源,治疗的过程中也是对身体的一种滋补,患者也不会再迷茫于术后如何进补的问题。中西医其实不分伯仲,在不同的疾病治疗上各有所长,要想治好病那就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治疗方式,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成功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