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球局势风云变幻,巴以问题未解,半岛情势再次牵动人心。当前,半岛局势的焦点集中在“发射侦察卫星”事件上,引发不断升级,朝韩之间的“护栏”逐渐成为争议的焦点。韩国宣布将部分终止《板门店协议》,朝鲜则回应称将恢复边境地带一切被协议限制的军事活动。更进一步,韩国不仅自己“拆护栏”,还积极邀请美国一同参与。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国防部长尹锡悦表示,将强化韩美军事合作,实现对朝鲜的所谓“全面威慑”。这一举动将美国置于半岛局势升级的前沿。然而,半岛局势的升温并非仅仅源于朝鲜发射侦察卫星,实际情况远比表面看起来更为错综复杂。
早在朝鲜发射卫星之前,美韩就已经传出消息,计划在11月底启动侦察卫星发射工作,瞄准朝鲜。朝鲜之所以提前发射卫星,正是为了应对这一威胁,美韩自己将枪口对准了自己的脑门,朝鲜则别无选择,只能强力反击。在回顾半岛问题的时间轴时,美国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令人深感不光彩。
回溯到尹锡悦和拜登在中国的斡旋下,朝鲜本已步入谈判桌。然而,是美国及其西方盟友拒不履行减轻对朝制裁的承诺,堵死了朝鲜的出路,最终摧毁了朝鲜与西方的信任关系,使半岛陷入目前这一“核火药桶”的状态。
上半年,在尹锡悦的合作下,美国频繁将航母、核潜艇等“大杀器”部署至朝鲜附近,炫耀武力。在这种情况下,朝鲜若不反击,实在难以自圆其说。美国之所以如此热衷于炒作朝鲜问题,朝中社在一篇文章中毫不客气地指出,其最终目的是通过半岛局势,尤其是朝鲜卫星发射事件,引发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军备竞赛,以维持美国的军事霸权。
有人或许会好奇,美国已陷入俄乌和巴以问题的泥沼,按理说,若“三线开战”,最终受害最深的应该是美国自己。为何仍要在半岛升级局势呢?简而言之,美国欲将最大的“地缘政治竞争对手”——中国,拉到同样陷入军备竞赛的轨道上,然后利用自身相对优势的军事储备来打败中国。
美国在亚太地区构建影响力的核心是“美日韩”三角框架,其中韩国的地位被认为是美国在该地区的核心利益之一。然而,现实是中日韩三国关系的发展势头强劲。美国曾企图通过在南海和台海问题上制造事端,将印太地区的主导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但如今,美国明显发现这一战略陷入了困境,因此将目光转向了半岛。
对于美国来说,半岛是一个更容易操作的战略焦点。美国将其武器交易矛头直指朝鲜,并通过部署“萨德”系统来挑衅中国。这显示了美国在南海和台海问题上的多次交锋都以失败告终,只能提高筹码。美国试图通过对韩国的武器交易,以及在地区制造更大的紧张局势,将焦点从其他地区成功引导到半岛,试图将其拉入军备竞赛和新冷战的泥潭。
然而,中国在这一局势中果断出手。王毅外长亲自赴釜山,与韩国外长和日本外相共同出席中日韩外长会。三方同意为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创造条件,共同加强相关准备工作。在会晤中,王毅与各方就半岛局势、核污水排放、半导体供应链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王毅明确表示,中韩两国在产业供应链上关系紧密,强调要避免“泛安全化”误区。
中国的表态表明,将矛头直指美国的“新冷战”思维。冷战是上个世纪的产物,当时全球化尚未开始,全球经济联系不如紧密。美国企图将世界一分为二,却遭到了中国等国的坚决反对。中国在外交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和美国博弈的经验,不会被美国的陷阱所困扰。美国想要强行拉低中国的战略格局,将其陷入军备竞赛和新冷战的泥沼,但中国始终保持冷静,不让美国得逞。
综合考虑当前国际局势和半岛动荡,中国采取的措施是加强与中日韩的对话与合作。这既有利于地区和平与繁荣,也有助于保卫中国自身的利益。中国不会被美国的战略算计所动摇,而是致力于扩大朋友圈,减少敌人数量。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的立场清晰,对和平与繁荣的贡献备受肯定。
美国打算让世界陷入三战,企图想参照二战重塑世界老大地位。。
中国追求和平是肯定的,奈何美国挑衅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