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特朗普发布了一条内容为“拯救国家的人不违反任何法律”的贴文,并且将该贴文在他自己的“真实社交”等多个社交媒体平台上置顶,美国白宫的官方社交账号也进行了转发。显而易见,这不是一时“心血来潮”,也不是无的放矢。
特朗普贴文中“拯救国家的人不违反任何法律”这句话,被普遍认为是引用了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的言论,尽管拿破仑此言的“出处”已无从考证。那么,特朗普此时突然整出这么一条注定会带来争议的贴文有何用意呢?或者说是意欲何为呢?
路透社、《纽约时报》等媒体分析认为,特朗普此时发出这个贴文,应该是对于近期以来美国各界针对其“违反宪法”、“篡夺权力”等指控的回应。因为,他成立的这个“政府效率部”以及他和马斯克的行为在“有利于美国”的同时,也有将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踩在脚下的“趋势”。而这,必然导致了美国国内另一股力量的反弹。
比如,特朗普在1月20日上任当天就签署了“废除非法移民和合法临时居留者在美出生子女的‘出生公民权’”的行政命令。然而,该行政令却于当地时间2月6日被美国华盛顿联邦法官约翰·考根诺尔以裁决的方式“叫停”,理由是特朗普的行政命令“明显超越总统权力”,并可能会对受影响群体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还比如,特朗普和马斯克借助于“精简机构、节约开支”这个“高大上”理由在美国掀起的“裁撤机构和裁员”潮,也同样引起了巨大争议。直白地说,“特马”此举在客观上可以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节约财政支出、增强美国的“硬实力”,但其“方式方法”却也值得商榷。而且,“自相矛盾”、“任意改变”,甚至是明显“违宪”的现象已是不争的事实。
在马斯克“裁员”的过程中,“朝令夕改”的现象已经不是“个例”,而且还曾闹出了“尴尬”和“笑话”。比如,在“一拍脑门”将美国一个与“核武器管理”有关的机构中的部分雇员“裁掉”后,当天夜里就发现不能这般“草率”,因为这可能会影响到美国核武器系统的“维护和操作”,于是,第二天一早便赶紧通知这些人“返回”。
可是,这些人却联系不上了,因为他们已经将工作时“专用”的联系方式取消了。“此外,在马斯克“当场拍板”裁撤的机构中,有些是属于美国立法机构——“国会”设立的,所以,这就有了“对抗”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客观性。
在美国,“三权分立”制度始终贯彻在建国过程中。基于此,也就能够想到特马的“改革”注定不会一帆风顺。然而,以特马二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来看,他们显然不是“轻易认输”和“善罢甘休”之人。所以,他们一定会想方设法打破阻碍他们“改革”的“藩篱”。
网络有记忆。在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中,因为修建边境隔离墙的问题,他曾与美国民主党控制的国会有过一番激烈较量。记得,特朗普当时要求具有“拨款权”的美国众议院立即开会讨论此紧急事项。然而,当时的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却“借故”于要去美军驻阿富汗基地访问而断然拒绝了特朗普的“开会”要求。
当时,无奈之下的特朗普以美军总司令的名义向美国空军下达了“不许佩洛西登机”的命令。显而易见,这件事给特朗普留下了“心理阴影”,同时也让他意识到作为立法机构的国会是他推行“改革”的阻碍之一。而现在,在他第二个任期中,美国三权分立的“另一权”——司法权似乎也成为了他“我行我素”的“绊脚石”。
在这次大选中,特朗普控制的共和党在美国众议院和参议院中同时取得了优势地位。显而易见,比他在第一个任期中遇到的阻力明显小了许多。基于此,如果能够再利用“民意”让“拯救国家的人不违反任何法律”成为“共识”的话,便可以有效削弱“独立司法权”了。那时,他自然也就可以“我行我素”了。
最新一期民调显示,特朗普的国内支持率高达53%,这是美国几十年来非常罕见的现象。直白地说,这主要是他与马斯克推行“精简方案”的效果。因为,不管是哪一个国家的普通民众,只要是“精简机构”、“节约开支”、“惩治腐败”一类的举措,他们都会给予“掌声”,而且,不会在意“程序”是否“合法”的问题,而这可能就会给特朗普这样的执政者一个“夹带私货”的机会。
人们还注意到了这样一个现象,那就是,不管是美国国务卿还国防部长,亦或是美国政府的其他高层,每当阐述一个问题时,几乎都要首先提一下“特朗普总统如何如何”,这在美国的“惯例”中是极为罕见的。而且,这些高层已经在“不加掩饰”地称赞特朗普是“谈判大师”和“交易大师”。这意味着什么,其实已无需赘言。
此外,在总结特朗普的“交易艺术”时,人们似乎津津乐道于特朗普的“试探”手段。意思是先释放出一个“天马行空”或“匪夷所思”的信息,以便看看各方的“反应”,如果“反对意见”很激烈的话,那就“权当没说”,反之,那就会“义无反顾”地做下去。因此,有分析认为,特朗普此时释放出“拯救国家的人不违反任何法律”的信息也许正是基于此“手段”。
对于特朗普“拯救国家的人不违反任何法律”的说法,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参议员、民主党人亚当·希夫跟帖评论道:“说得像个真正的独裁者。”而曾经参与过特朗普“弹劾案”审理的律师诺姆·艾森则评论称,特朗普是在借用拿破仑的话为他的非法行为寻找“借口”。
理性而言,“国家利益至上”和“民意”是把“双刃剑”。用好了自然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和强盛。但是,如果“用偏”了或者被“有心之人”利用的话,对于一个国家的整体利益来说,可能也意味着一场“巨大灾难”的来临。
比如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德国,本来具有“风可进雨可进国王不可进”理念的德国结果却被“小胡子”的“德国至上”和“群情激昂”裹挟成了“法西斯德国”,不仅给世界人民,也给德国自己造成了巨大灾难。
毋庸讳言,就“拯救国家的人不违反任何法律”这句话的内涵而言,可以说是“细思极恐”。比如放在美国的现实而论,从表面上看,可以有助于特朗普和马斯克对美国的“纠偏”和“改造”。可是,同时也意味着“程序”会被“无视”,即在实质上会造成美国的立法机构(国会)和司法机构(最高法院)的权力“弱化”。
而一旦美国“三权”中的“另两权”试图“反击”的话,特朗普说不定就会利用“民意”实施“国家全面紧急状态”。之所以说是“利用”民意,是因为对于美国的普通老百姓来说,他们才不管什么程序不程序,他们关心的是“国家的钱”(纳税人的钱)不能乱花,他们看到平时高高在上的人被“裁掉”、“贪污腐败”者被惩治,他们就“心爽”。
至于一旦实行“全面紧急状态”也就意味着他们的言论和行动会被限制,以及“全面紧急状态”解除后美国已是“另一番模样”的问题,他们也懒得现在去思考,反正他们只在意“当下爽”。果真如此的话,特朗普在完成“改革”的同时,也就等于一脚踹开了国会和最高法院的“羁绊”,自此后就可以“我行我素”甚至是“为所欲为”了。
其次,从“拯救国家的人不违反任何法律”的本意而言,其中符合“拯救国家”这个概念定位的也许仅仅是“执政者”,可是,它也完全可以“引申”到“爱国”这个更广义的层面。比如特朗普正准备实行的对进口汽车加征关税的问题,那么,假如美国民众见着外国品牌的汽车就砸的话,是否也可以用“爱国”和“拯救美国自己汽车品牌”的理由为自己做“无罪辩护”呢?
再者,如果“拯救国家的人不违反任何法律”在美国形成“共识”,或者这一理念被美国国内完全“接受”的话,对国际事务的影响也可能是巨大的,因为那也许就意味着:“为了美国的利益”,美国政府可以将“国际法”踩在脚下,可以不在乎人类社会的基本“道义”。所以,特朗普此时抛出“拯救国家的人不违反任何法律”论,是否也与正在进行中的“调停战争”有关,想来也是个“见仁见智”的话题。
特朗普会将美国引向何方?美国是“再次伟大”还是就此“衰落”?对于世界人们来说,尽可以“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