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2日,俄罗斯政坛暗流涌动——普京亲信、总统助理阿列克谢·久明被曝全面接管国务委员会核心事务,而前总统梅德韦杰夫在最新民调中支持率跌至冰点,彻底无缘权力巅峰。这场持续24年的“普京王朝”继承战,终因三大铁律尘埃落定。梅德韦杰夫输得干干净净,久明却靠一场库尔斯克战役杀出重围!
铁律一:忠诚高于一切信任?梅德韦杰夫早被普京拉黑了!2011年,梅德韦杰夫在联合国对利比亚投下弃权票,导致俄罗斯痛失北非战略支点,普京当场震怒。更致命的是,梅德韦杰夫曾公开承认“卡廷惨案”责任,甚至引入西方客机取代俄制飞机——这些“亲西方黑历史”在俄乌冲突后成了他的政治死穴。最近的一次民调显示,梅德韦杰夫直接落选,可见他在俄罗斯民众心里到底是什么地位。
反观久明,从普京保镖到国防部副部长,再到库尔斯克反恐总指挥,20年履历写满“忠诚”二字。他不仅救过普京性命,更在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中秘密策反乌军,为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立下首功。“久明是普京的影子,梅德韦杰夫只是过客!” 俄政治分析师直言。
铁律二:军方与地方势力必须“通吃”普京的权力根基,是军队、安全部门与地方诸侯的三位一体。梅德韦杰夫虽贵为前总统,却是个“彻头彻尾的文官”——任内经济连年下滑,军费开支缩水15%,连俄军将领都嘲讽他“只会敲键盘”。而久明手握三张王牌:
1. 军方人脉:国防部副部长任内推动“匕首”高超音速导弹量产,获俄军高层力挺;
2. 地方根基:图拉州州长任上GDP增长12%,被普京赞为“模范地方官”;
3. 安全系统:克格勃出身,执掌联邦安全会议分委会,直接向普京汇报。
更狠的是,久明2024年临危受命指挥库尔斯克反击战,协调三州军政资源,成功将乌军赶出俄领土——这场胜利让他同时收服军方与地方势力,成为普京眼中“唯一能压住场子的人”。
铁律三:战功是硬通货“在俄罗斯,没上过战场的领导人不配掌权!”2000年,普京驾驶苏-27视察车臣前线,一战奠定“硬汉神话”。24年后,久明复刻这一剧本——库尔斯克战役中,他身着军装亲临火线,指挥俄军发射“锆石”高超音速导弹摧毁乌军指挥部,被俄媒封为“新战争之神”。
反观梅德韦杰夫,虽在俄乌冲突后狂发“核威胁”博眼球,却被扒出任内裁军10万、退役坦克2000辆的黑历史。更讽刺的是,他负责的合同兵招募计划完成率不足30%,前线士兵怒骂:“他连征兵都搞不定,凭什么指挥我们?”
普京的阳谋:用国务委员会为久明铺路2024年7月,普京突然改组国务委员会,增设21个分委会掌控经济、军工、地方治理等核心领域,久明以秘书身份全权统筹。这一招堪比“垂帘听政”——普京退居幕后,久明前台练兵。
数据显示,久明上任后推动三大改革:
1. 军工产能翻倍:2024年俄导弹产量突破1500枚,反超北约供应乌克兰的武器总量;
2. 经济去美元化:人民币在俄贸易结算占比飙升至65%,彻底摆脱SWIFT枷锁;
3. 地方放权:向车臣、鞑靼斯坦等自治共和国下放30%财税权,换取政治忠诚。
“久明不是接班人,他就是下一个普京!” 欧洲智库报告称,俄罗斯正从“一人独裁”转向“双头政治”,久明通过国务委员会架空总理米舒斯京,直接掌控国家命脉。
尾声:梅德韦杰夫的悲剧与中国的启示梅德韦杰夫的失败,揭露了强人政治的残酷逻辑——忠诚不够、战功没有、军方不服,注定沦为弃子。而久明的崛起,恰似普京当年的翻版:从保镖到州长,从战场到权力巅峰,每一步都踩在俄罗斯的民族情绪上。
对中国而言,这场权力游戏的启示同样深刻:大国崛起离不开核心领袖,但更需制度化的权力传承。当俄罗斯沉迷于“普京-久明”二人转时,我们早已用“集体领导+梯队培养”打破历史周期律。
为中国的制度自信点赞支持↓↓↓
小编带节奏,收钱了
不死没有接班人的,他想永远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