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春晚,贾玲下了一盘大棋。

乒坛小墨客 2025-01-26 09:50:45

央视蛇年春晚,已完成三次彩排。

一众明星大腕亮相,观众期待值拉满。

作为曾经的春晚常驻喜剧人,贾玲已连续两年缺席。

今年,她依旧没有出现在彩排名单。

告别了春晚的贾玲,实则在下一盘大棋。

近日,央视蛇年春晚三次彩排阵容公布。

在一众老牌歌手、实力唱将,新秀演员中,语言类节目嘉宾相对较少。

观众熟悉的名字,仅有沈腾和玛丽。

作为曾七次登台春晚的喜剧演员,贾玲的不再回归,令不少观众失落。

许多人第一次认识贾玲,是在2010年的春晚。

那一年,她搭档白凯南,为全国观众带来相声节目《大话捧逗》。

在以男性为主导的传统相声表演届,贾玲的出现,无疑是一匹黑马。

她在舞台上,将自己的喜剧天赋展现得淋漓尽致,给观众带来了欢声笑语。

也是从那一年起,贾玲开始常驻春晚。

从相声演到小品,贾玲搭档的演员也越来越多。

每一次出现,她都不会让观众失望。

正因如此,贾玲成为了很多人春晚最期待的演员。

后来,贾玲的发展和她的体重开始呈正相关。

她越胖,喜感越足,观众越喜爱她。

直到贾玲拍了《热辣滚烫》,她瘦了100斤。

贾玲似乎不好笑了,她身上的“喜感”也不复从前。

不少观众认为,正因如此,贾玲才不被央视邀请参加春晚。

以她如今的面貌,若是站上舞台讲小品,恐怕只会起反效果。

演员马丽曾说:

在春晚的舞台上,以一个喜剧演员的身份给观众带来快乐,我觉得这是一种使命感,更是一种荣耀。

而如今,贾玲主动告别春晚,是因为她作为喜剧演员的使命,已经完成。

并且,她已经开拓了下一阶段新的人生使命。

无论做喜剧还是做导演,贾玲的发心都是为了观众。

纵观贾玲从喜剧演员转型导演的历程,你会发现自始至终,她对观众的态度都没有变过。

从前做相声演员,她挨饿受穷,每天辗转于各个小剧场。

可能演完一百场,依然不被观众记得她的面孔和姓名。

每到过年,姐姐就催她回老家找份稳定的工作。

同班十多个女生都转行了,可是贾玲义无反顾地干了下去。

尼采说:

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后来贾玲把小品《你好李焕英》拍成了电影。

她说:“我不是为了当导演才去拍电影,是为了拍李焕英才去当的导演。”

相声和小品,用一种把观众抬得很高的方式,博得对方一笑。

而电影创作,亦师亦友,指引着观众思考自己的人生和与世界的关系。

两种创作的观赏性不同,但显然后者能带给观众更多精神层面的东西。

于是贾玲又拍了《热辣滚烫》。

她依然没有偷懒,她付出了太多,以至于杜乐莹这个角色,至今都让她痛苦。

“我到现在都不敢看那部电影,我知道自己拍的时候有多难过,有多疼,有多痛苦。”

《热辣滚烫》上映后,贾玲取得了可喜的票房成绩。

可围绕在她身上的争议,也达到了有史之最。

“过度营销减肥”,

“引导容貌焦虑”,

“剧本翻拍,非原创”。

无数谩骂和质疑,对一个将自己作为黑料和笑料“献 祭“舞台的姑娘来说,这些都不算什么。

贾玲的内心,有无数种坚定。

在被观众看到之前,就有了。

如今,她的第三部电影《转念花开》也即将上映。

她和观众共同探讨的人生课题,也要更多了一道。

而拍电影,也仅仅是贾玲这个“执棋人“走的其中一步。

贾玲,拍电影还不是终极梦想。

在近日的一则采访中,贾玲透露,自己的终极梦想是做情景喜剧。

“因为情景喜剧能陪伴人很多很多年”。

早在成立大碗娱乐时,贾玲和团队就开始着手创作情景喜剧。

奈何当时处于创业初期,贾玲又觉得当时关于情景喜剧的创作,好像意义不大。

这个计划虽然被搁置,但贾玲心里一直燃着一根小火苗。

也许等待时机成熟,贾玲就可以将这盘“菜”端出来。

谈及她畅想中的情景喜剧,贾玲充满了激情,眼神中泛着光。

不难看出,在贾玲的期待中,为娱乐而创作的作品,可以肩负起健康科普的社会责任。

而这样一份她理想中的情景喜剧,也能穿越时间和流行周期,历久弥新。

其实落到实处,她在意的还是传达给观众,更好更优的知识和观点。

《热辣滚烫》上映之后,贾玲接受采访:

未来的日子,我要爱自己。真的很希望朋友们都学会爱自己,珍惜自己的生命,因为每一个人都好值得啊。

24年9月,贾玲卸任大碗娱乐一切职务,且包括张小斐在内的旗下艺人到期后均不续约。

当时的声明中写着,贾玲将继续专注内容创作。

如今,事情已经形成了完整的闭环。

贾玲的一切人生走向和轨迹,就是去用作品影响生命,为此做创作和传播。

她走出的每一步棋,都是为了实现这个愿望。

也正因如此,是否回归春晚,对贾玲来说,或许已没那么重要。

人生最重要的,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活出自己喜欢的样子,旅途曲折漫长,步步落子无悔。

祝愿贾玲的这盘棋,旗开得胜。

0 阅读:10

乒坛小墨客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我,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