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妙人儿
2011年6月23日晚上,天空正下着小雨,在一个公交站点前,一辆银灰色的轿车快速驶过,撞到路边的一个小女孩,女孩的头撞到了马路边上的石头,当场就昏了过去。
肇事司机却没有任何停留,直接驾车逃逸。
女孩被送到医院抢救后,被判定为重伤,成为了植物人。
女孩的母亲潘女士知道这一噩耗后,报了警寻找肇事车辆,事故地点的一条路上大概有二十个摄像头,可一一看过所有监控视频的内容,其中并没有能清晰表明车主身份的视频内容。
最可惜的是,肇事逃逸车辆逃逸的方向,有一个大的摄像头,是最有可能拍摄到的,它却损坏已经有两年。
没有清晰的视频,警方根据模糊的场景和经验判断,其中一辆轿车最接近女孩出事故的位置,这辆轿车为白色或是银灰色。
比较幸运的是,现场有三个目击证人,三名学生见到了事情的发生经过,他们一起拼凑出了车牌号的其中几个字母和数字。
于是,潘女士根据这些仅有的信息,写了悬赏令,四处张贴寻找肇事车辆。
可是过了许久,依然没有找到这辆肇事司机。这件意外事故,让潘女士的心脏也越来越差,有时甚至要吃救心丹维持。
潘女士最希望的是找到肇事司机,她始终不能理解这个司机的想法,将人撞成重伤,心狠到并没有做任何停留,直接开走了。
但潘女士并不恨这个司机,她也并不想追究这个司机的任何责任,只是希望这个人能主动站出来,让姝霏得到一个应有的道歉,能够有个好一点的医疗环境。
单亲母亲潘女士一直是自己独立带着女儿姝霏生活,日子贫困艰苦,懂事的女儿一直是她的支撑。
姝霏自小都很聪明乖巧,三岁时便能背诵出三百首古诗,四岁开始就能写出一手漂亮的字。
后来,她自己努力学习考上了重点初中,重点高中,她的愿望是考上清华北大。高中时,因为她怕住宿影响学习,便和母亲商量选择走读。
潘女士原本的工作在外交人员服务局,工作了十几年。
知道了女儿的想法后,潘女士没有任何犹豫,辞掉了自己的工作,专心在家照顾孩子,争取给女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日子虽艰苦困难,潘女士却一直在坚持着,眼看姝霏逐渐长大,转眼就到了高二,很快即将毕业上大学。女儿不仅是潘女士的曙光,将来也是她后半辈子的精神支柱。
自潘女士辞职后,每天早晨,她都目送姝霏离开。
每到晚上姝霏回家的时候,也就是晚上十点十五分左右,姝霏会在不远处的公交站点下车,潘女士就会准时拿着手机站到阳台上望着姝霏回家的路线,因为她是远视眼,即使是站点那边,她也能看得很清楚。
十点半时,她就能听见女儿“哒哒哒”上楼,点亮声控灯的声音。
这次意外也正是因为这次走读的决定而发生,在潘女士辞职两年左右,一日晚上十点十五分,天空下着小雨,潘女士照样打开阳台门,等待着女儿姝霏从公交上下车,
可等到十点半,她也没见到女儿,更没有听见外面楼道中女儿上楼的声音。
过了一会儿,她发觉事情不对,连忙给老师打了个电话。
在老师那里,潘女士知道,姝霏今天第一个就冲出了校门。她按捺心中的不安,想着可能因为下雨的缘故,让姝霏错过了这趟公交。
过了没多久,潘女士忽然发现,下面的路上来了许多救护车和警车,不停地闪烁着灯光,她意识到事情不太对,
也正是在那片嘈杂光亮中,她依稀见到了一个人躺在马路边上,那人穿着白色的短袖,红色的校服裤子,周围满是护士和警察,潘女士立刻冲到了马路上。
尽管只用了一分钟,但等她到楼下时,救护车已经走了。
她找到当时的警察询问情况,将姝霏的特征描述给了警察,警察肯定了她的描述就是出事故的学生,还将现场遗留下来的物品拿给她看。当潘女士看到那把收起的小雨伞时,立刻就确定了,出事故的就是自己的女儿。
当时,她就觉得天塌了一般。
警察开车将潘女士送到了医院,她冲进医院慌乱找着女儿的位置,差一点就冲进了急诊室,警察将她拉住,安抚着她。
她能做的只是不停地祈祷,祈祷着能姝霏能够顺利度过这场意外,她也不停告诫自己,要稳住不能乱。
潘女士在医院等了二十分钟左右,急诊室的门终于打开了,是医生找她签手术同意书,她下意识觉得姝霏的情况不太乐观。
那时的她,眼睛已经看不清上面的字,只能胡乱划了几笔。
手术后,姝霏进了重症监护室,医生才有时间和她说明姝霏的身体情况。
医生说,姝霏右半边的头已经凹陷进去,锁骨和肋骨都折了,肋骨没有一根是好的,整条右腿被撞成了黑紫色。
姝霏成了植物人,每天都在床上躺着不能活动,她每天三顿进食全靠鼻饲,一根长长的管子伸到胃里,母亲为她做好食物后,放进打浆机打成糊状送进去,每天下午还会喂她吃一个苹果和香蕉,同样是打成糊状。
鼻饲管要求每两个月更换一次,光是管子的费用都要在三百元左右,可家庭状况并不允许如此频率的更换速度,潘女士只能每半年更换一次。
在过了更换日期的日子里,她每天都在担心女儿胃里鼻饲管的状况,也深深自责自己的无能为力。
潘女士自从女儿出事后,从来没有在女儿面前掉过一滴眼泪,她知道姝霏一直能感受到身边的情况。
因为有时在病床前,她同姝霏聊天时,姝霏会流眼泪,她的手轻轻握住姝霏时,姝霏会回握住她的手,每次她有事离开,姝霏就舍不得放开她的手。
护士给姝霏扎针时,姝霏紧张的样子让护士扎不进针,潘女士就在一边安抚她,告诉她扎针才能活下来。每次听到母亲的话,姝霏就能放松下来。
而姝霏的父亲却在这次意外中并没有出过多少力。
在姝霏三岁时,父母就开始分居,父亲从小到大都没有承担过任何责任。
当姝霏在重症监护室时,医生诊断她很可能挺不过来,于是潘女士联系了姝霏的父亲,可是他却认为是潘女士为骗取他的钱财,故意撒谎编造了这件事。
姝霏的父亲在网络上找到姝霏班主任的电话,和班主任通过电话,他才肯相信这件事情,带着三千五百元到了医院。
到了医院后,他也并没有对她们提供什么实质性的帮助,整日在来探望的亲戚朋友面前哭诉,哭诉自己在医院的整日休息不好,往日工作的辛苦,他觉得姝霏是个累赘,已经没有救了。
过了大概三个月,潘女士终于再忍受不了,将他赶了出去。之后,他再也没有出现过。
姝霏在医院住了一段时间,潘女士就将她接回了家。母女住在一间简陋狭窄的房子里,转眼,姝霏就在病床上躺了几年。
在这期间,潘女士为姝霏买了婴儿用的尿垫,姝霏的大小便都需要在床上完成。
潘女士几乎每一个小时就要给她按摩,在按摩时,她能感受到女儿的力气,女儿也能感受到是母亲来了。
姝霏最喜欢母亲给她揉脸,她会笑,还会发出撒娇的声音给母亲听,会有向母亲怀里扑的微小动作。
每一个半小时,潘女士都会给姝霏翻一次身,为她拍背拍肺,防止有痰卡在气管中,给肺部造成感染。
在潘女士的照顾下,姝霏的感知越来越明显,潘女士更加想要将自己最好的一面给女儿看,传递给女儿阳光的情绪。她不停地和女儿聊天,聊一些积极的内容,还唱歌给女儿听。
家里来了客人,潘女士也都表现得很阳光积极,不想给客人和女儿任何负面情绪,她时常告诉自己一定要坚强。
她日复一日照顾女儿,自女儿出事后,她从没睡过完整的一夜,她看过许多相似的新闻,她也一直期待着奇迹降临在女儿身上,能够在某一天身体恢复正常,去考上她理想的大学。
所有人都很惊讶潘女士的坚持和想法,认为潘女士似乎疯了,说出的话都有些天方夜谭。
因为女儿的意外,潘女士欠了四十多万元的外债,再加上生活中的各种不便,她曾多次陷入深渊之中,准备过两盒安眠药,是姝霏在住院时医生开的镇静药。
潘女士拿着两瓶药,曾经多次想要同姝霏一起离开这个世界,可每次看着姝霏的时候,她都于心不忍,她也知道自己没有权利决定女儿的生死。
之后,彻底将她从自杀的深渊中拉出来的,是姝霏更大的进步。
随着时间流逝,姝霏开始睁开了眼睛,别人和她说话时,她的眼睛也会转动。
潘女士会不停地引导她,让她发出声音,她逐渐学会了“妈”的发音,尽管声音还有些模糊不清。学会了发出声音,生活中遇到什么事,她都会发出简单的单音节字来提醒母亲。
除了声音,她的动作幅度也越来越大,脚也能慢慢地抬起来一点,这都给潘女士带来了很大的希望,也逐渐放弃了自杀的念头。
植物人恢复的例子也有很多,曾有一名女士因意外成为了一个植物人,躺在床上的她分毫不能动,也从没在她的身上见过任何感知反应,比姝霏的情况更加糟糕。
但她的丈夫并没有放弃他,每日在她的床前聊天,唱歌,试图唤醒她。就这样,她躺在床上六年。
六年后,再一次偶然间,她流下了一滴眼泪,这让她的丈夫知道自己的努力并没有白费。
慢慢地,她从有些轻微的动作,到能够坐起来,再到能说一些简单的话,逐渐会将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
姝霏的情况相对好一些,她身体已经能微微活动,眼睛也可以同人交流,相信她的离彻底苏醒并不遥远。
潘女士在心中牢牢记着三个词:坚强、坚持和感恩。这种态度,也是让姝霏逐渐好转、发生奇迹的原因。
也希望想要逃逸的肇事司机能够主动承担错误,否则,内心的谴责会伴随一辈子,投案自首才是唯一的出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有钱有人就是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