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的数字展馆展厅,多以视觉创意设计为先,互动科技辅助,在光影和音乐的配合下,为参观者开拓一个全新视角,开启一段数字艺术的互动之旅。
多媒体技术的叠加应用,造就了科技与艺术碰撞的奇特效果,3D Mapping作为一种新的、先进的视觉呈现技术,能够为参观者带来沉浸式的互动体验。
1、3D Mapping技术原理
3D Mapping,又称Facade Mapping、三维楼体投影、三维楼体艺术或三维声乐影像投影,是一种将数字图像通过投影设备投射到各种形状和材质的表面上的技术。这种技术先对投影的物体进行三维扫描获取精确几何数据,再通过专业软件将设计好的图像或动画与这些数据结合,计算出最佳投影路径和角度,最后利用高亮度、高分辨率的投影机将图像精确投射到物体表面,实现无缝视觉融合。
2、3D Mapping特点优势
立体感强:3D Mapping技术能够将传统的二维画面转化为三维立体影像,为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可根据不同的展示需求和场景进行个性化定制,准确传达展陈信息和展品特色。
介质多样:该技术可以作用于任何介质,从而打破物理空间的限制,使物体表面转化为生动的动画,实现物体与动画的完美结合。
视觉冲击力强:通过将定制动画投影到不同的载体上,可以创造出地面投影、水幕投影、车身投影、景观投影、涂鸦投影以及穹顶投影等多种形式,为观众带来奇幻且震撼的视觉体验。
3、3D Mapping场景案例
湖南博物院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采用3D Mapping与空间结合渲染的手法,在墓坑壁上演绎帛画、套棺构成的空间世界,让观众在极具冲击力的视觉体验中领会西汉时期人们对于死后世界的思考。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梦幻冰雪馆:光影大厅的数字媒体光影秀,在立面与穹顶通过增加3D Mapping技术实现沉浸式戏剧化空间,丰富整体观观赏体验。光影大厅通过播放灵活多样的片源展示各式主题,打造哈尔滨独一无二的沉浸光影极致体验。
中国国家博物馆:“华彩万象——石窟艺术沉浸体验”首次以盛开的莲花作为造型主体设计成巨型数字装置,艺术家们结合数字绘制、数字3D Mapping影像和AI算法技术,以当代眼光和独特视角来表现、挖掘和阐释克孜尔石窟、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艺术风格与丰富内涵。
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充分运用3D Mapping等最新展示手段和数字技术,在三楼“数字技术还原石窟”呈现位于新疆的克孜尔石窟38窟全景,17窟最精彩的壁画部分和库木图拉石窟的穹顶,逼真还原石窟整体结构和壁画色彩。
综上所述,展馆的3D Mapping技术以其立体感强、介质多样、视觉冲击力强等特点,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未来3D Mapping技术将会为我们带来更多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