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14岁少年,体重却高达300斤,一顿能干8碗饭,胃比四个成年人都大。
然而,唏嘘的是,他21岁早逝,在病床上哭着喊出刺痛全网的遗愿。
徐周磊,这个名字背后藏着多少辛酸与无奈?
是什么让他从小背负如此沉重的身体?

徐周磊,零零后,是江西农村的一名平凡男孩。
刚来到这个世界时,他跟其他新生儿没啥区别,8斤多重,白白胖胖,健健康康。
亲戚朋友见了都夸:“这小家伙长得真结实!”
那时候谁也想不到,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起点,竟会因为一句老话——“能吃是福”,埋下日后让人唏嘘的伏笔。

在那个年代,农村里对孩子的期待特别实在:吃得多,长得壮,就是好苗子。
徐周磊的爸妈也是这么想的,尤其是他妈,高龄产妇好不容易生下这个宝贝儿子,疼得跟眼珠子似的,几乎他要什么就满足他。

小时徐周磊
在很小的时候,徐周磊就显出“能吃”的天赋,饭量甩同龄人好几条街,一顿饭下去,碗摞得老高。
对此,家里人非但不慌,还挺高兴,乐呵呵地给他添饭,那时候,没人觉得这有什么不对,反而觉得这是家里的福气。
可这所谓的“福气”,没几年就露出了真面目。
徐周磊10岁那年,体重已经窜到了200多斤,走几步路就开始喘,像个小老头似的。

徐周磊
不仅如此,衣服得买特大号,裤子拉不上,得专门找人改。
这时村里的小伙伴也开始拿徐周磊开涮,喊他“胖墩儿”“大坦克”,他听了只能低头不吭声。
徐父徐母到这会儿才觉得过于肥胖不合适,可孩子的身子骨早就被“暴食”和不爱动弹给拖垮了,想回头已经来不及。
到了14岁,徐周磊的体重彻底失控,突破了300斤。
他的胃像是被撑成了个无底洞,一顿能干掉8碗米饭,比两个壮汉吃的还多,吃完还得再添点菜。

这时生活对他来说,成了实实在在的煎熬。
走几步路,满头大汗,喘得像拉风箱;上个楼,得扶着栏杆歇好几回,生怕腿软摔下去;
睡觉也成了技术活,翻个身得小心翼翼,床板吱吱响,他自己都怕一不小心压塌了。
更别提上学了,课桌对于徐周磊来说,实在太小,根本挤不进去,没办法,他只能早早辍学,整天窝在家里。
可是,待在家里的他更是没法子闭上嘴,控制不了的吃东西。
家里那股“能吃是福”的劲头早就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叹气声和愁眉苦脸……

徐周磊的父母为了儿子体重问题,真是操碎了心!
自三四岁起,家人便带着徐周磊到处求医,江西省内的各类医院诊所几乎被他们跑了个遍,光是门诊挂号的票根都能积攒一抽屉。
武术学校,甚至一些老中医开的偏方,他们也都试了个遍,可每次都是满怀希望而去,灰头土脸而归,效果总是差强人意。
后来,有人出主意说控制饮食,可徐周磊只要饿一顿就哭天喊地,闹得家里鸡犬不宁。

看着满脸是泪的娃娃,父母看着心疼,实在狠不下心,最后还是把饭碗塞满,让他吃个痛快。
也有热心人曾建议多运动,可他那庞大体型,稍微走几步就喘得像头“牛”,膝盖疼得直嚷嚷“救命”,连站久一点都费劲,更别提跑了。
然而,到了2014年,事情彻底失控。

徐周磊的身体开始拉响警报,而那年他才14岁,稚嫩的脸上却写满了与年龄不符的疲惫。
他当时的样子也让徐家人不由得想起曾经的“中国第一胖”孙亮——那个600斤的年轻人,最终没能逃过肥胖的魔爪,早早去世。
到底该怎么办?

昔日“中国第一胖”孙亮
走投无路下,徐周磊自己上网查,后拨通了广东省专业的减肥中心电话,求助时任副主任医师陈笑梅,据说她曾经帮人成功减过肥,并创造了奇迹。
那时徐周磊在电话里,哭求:
“姐姐,救救我吧,我快胖死了,我不想肥到天堂去。”
多么诚恳的一句话。
很快,陈医生接手了,带着团队给徐周磊做了全身检查,可结果出来时,所有人禁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他的胃大得离谱,且腹腔里堆积的脂肪多得吓人,简直可以用“公斤”来称,更关键的是,小小年纪的他很多指数都显示异常,心率快如擂鼓。
彼时医生们围着片子看了半天,得出的结论让人心沉到谷底:靠节食和运动已经没戏,唯一的办法是手术“缩胃”,何为“缩胃”?

顾名思义是把胃容量硬生生切小,再加上严格的饮食管理,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可手术不是闹着玩的,风险高得让人腿软。
更麻烦的是,为了安全起见,医生也建议,先把徐周磊的体重降到300斤以下再说其他。
但这减肥谈何容易?
尤其是对于一个14岁,身心发育没有完全成熟的孩子来说,更是比登天还难——他连少吃一碗饭都做不到,更何况要掉几十斤肉?
一家人望着检查报告,屋子里安静得只剩呼吸声,谁也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

但总不能不做,接下来的日子,徐周磊和家人开始了艰难的减肥之旅,具体他们是怎么做的?
徐周磊往往饿起来跟受刑似的,半夜肚子咕咕叫,他便会常常偷偷摸摸翻厨房找吃的,哪怕是一块干面包都能让他满足。
可家里人也不是吃素的,父母一看这架势,干脆把冰箱上了锁,还专门找个亲戚盯着他,生怕他偷嘴。
然而这一锁倒不打紧,家里气氛立马变了味儿!

徐周磊觉得自己像个囚犯,动不动就跟爸妈顶嘴,家里三天两头鸡飞狗跳。
那段时间他心情差得不行,整个人也像是被抽干了精气神。
尽管如此,徐周磊父母还是强忍着心疼让儿子运动。

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到2015年,徐周磊硬是把体重从天文数字降到了200多斤,离医生说能做减重手术的要求近了一步。
可这点成绩,背后也是无数次崩溃和反复。

饿得头晕眼花的时候,他也偷偷啃过馒头;
运动累得想死的时候,徐周磊也瘫在沙发上骂过天。
可每次缓过来,他还是得爬起来接着来,没办法,命是自己的。
除此之外,家里经济也撑得够呛。

跑医院、买药、请营养师,积蓄花得一干二净,连父母的养老钱都搭进去了。
徐周磊有时候看着爸妈熬红的眼睛,也觉得自己特不争气,可这肥肉就像黏在身上的“债”,怎么甩都甩不掉。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熬着,苦是苦,但总归还有点盼头。
只可惜,天总是不遂人愿……

4年前,徐周磊的身体终于扛不住了!
他在江西一家医院的ICU病房里,带着无尽的遗憾,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
而那年他年仅21岁,更难以置信的是,他的体重达到了历史最重400多斤。
400斤是什么概念?
和一只猪的重量差不了多少。
去世前,他也躺在病床上,眼泪止不住地流,气息微弱地对父母留下最后一句话:“我要减肥,我想活下去。”
这句简单却沉甸甸的遗愿,像一把钝刀子,狠狠扎进了每一个网友的心里,疼得让人喘不过气。

而他父母彼时也站在床边,眼睁睁看着儿子咽气,那种撕心裂肺的滋味,恐怕一辈子都忘不掉。
从徐周磊经历,可以看出他的逝世,不是什么偶然,而是多年一点一滴累积下来的恶果。
他不是没试过改变,也不是没人想拉他一把,可肥胖这个“慢性杀手”实在太阴险狡猾。
从徐周磊小时就悄悄缠上他,像藤蔓一样死死勒住他的身体,一步步蚕食健康,直到最后把他拖进深渊。
真是太唏嘘了。

数据摆在那里,冷冰冰却触目惊心,全球每年有将近300万人因为肥胖丢了命,青少年肥胖的问题更是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而在咱们中国,尤其是农村地区,“能吃是福”这种老观念还根深蒂固。
不少家长觉得孩子胖乎乎是好事,压根没在意,可等到发现不对劲,问题早就拖成大麻烦了。
徐周磊故事告诉我们,肥胖真不是“胖一点没事”的小事,它是个能要命的病。

如果不重视,后果可能比想象中还要惨。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这类悲剧?
有医生说,青少年肥胖最好的办法是改生活习惯,少吃点la圾食品,多动。
可这哪是孩子一个人能搞定的?
得靠爸妈盯着,学校帮着,社会搭把手才行。
假若徐周磊父母早点明白这个道理,兴许就不会走到那一步吧。

最后也希望每一个读到这里的人,都能从中找到一丝警醒和改变的动力。
因为生命,只有一次,值得我们好好珍惜。
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各抒己见。



1.《被食欲诅咒的孩子们:永远吃不饱,一直到死》凤凰网,2022年7月29日发布;
2.《全球每年280万人“胖死”!胖是“传染病” 肥起来真要命》新华网,2018年10月14日发布;
3.《14岁男孩体重300斤腰围超身高 求氏一年无果(图)》广州日报,2014年7月11日发布,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