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后的杭州,在政策与资金的大力支持下,开启了一轮大规模的城市建设热潮,宛如化身为“基建狂魔”。除了主城区,周边的临平、下沙、塘栖镇以及未来科技城、转塘等地,大量新建的办公厂房及住宅楼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保守估计起码有五百万套之多。可以想象,再过半年左右,这座城市将会焕然一新,城区面积也将比原来扩大2到3倍。
如此庞大数量的房子,仅靠当地居民确实难以消化,吸引全国各地的新杭州人前来定居就显得至关重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杭州积极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以更加优惠、便捷的方式欢迎新杭州人的到来。例如,在子女教育方面,新进的杭州人子女可以就地选择职校上学,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在户口和社保方面,也不断放宽政策,降低落户门槛,让外地人更容易在杭州安家落户。这些做法无疑是正确且明智的,值得其他城市学习借鉴。特别是隔壁那个高大帅所谓大哥,髙仰着头颅藐视其他兄弟城!还排外严重,其实也就算宁波苏南一带早先过去的人罢了,该反省反省吧!
杭州不仅在政策上对异乡人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在城市氛围和环境方面也展现出了极高的包容性和友好度。作为连续17年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杭州,以其开放包容、热情友善的城市特质吸引着无数人。早在2005年,杭州就率先在公交11路试点推出“礼让斑马线”,随后出租车、私家车纷纷加入“礼让队伍”,这一小小的举动,体现了这座城市对行人的尊重和关爱,也释放出了对所有人的善意。杭州图书馆接纳拾荒者进馆休息、读书一事也曾在网络热传,被网友赞为“史上最温暖图书馆”,这充分体现了杭州对不同群体的包容和平等对待。
2023年底推出的青荷驿站,为来杭找工作的青年提供“免费住7天”的福利,让初来乍到的年轻人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温暖和关怀。此外,杭州对于新就业群体“小哥”也格外关注,增设了小哥驿站和帮扶点,小哥们不仅可以申请住房,还能够享受到优惠的就餐价格,解决了他们“杭漂”中的吃住问题。同时,杭州适时上线了“小哥码”,赋予了他们城市文明建设的一份尊严和尊重,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杭州在城市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卫生环境良好,坑洼道路逐渐减少,新的道路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在产业发展上,杭州除了电子信息、汽配、服装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外,近年来数字经济加速集聚发展,头部企业加速扩张,为高技能年轻人才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吸引了众多人才汇聚于此。杭州以其独特的城市魅力、开放包容的态度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未来发展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