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代表在北京握手,当着中方的面,日本表明态度,对华做出重大承诺

万象洞察 2025-01-23 17:11:44

在国际政治的风云变幻中,中日关系一直是备受瞩目的焦点。近日,一则消息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中日代表在北京握手,日本方面更是做出了一系列令人关注的举动,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深意?又将给两国关系带来怎样的走向?让我们一同深入探寻。

据澎湃新闻报道,新年伊始,中日交流便开启了新的篇章。1月14日,中日执政党交流机制第九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围绕“大变局下中日关系——执政党的使命和担当”这一主题展开了开放且坦诚的交流,来自中方部委、地方政府以及日本执政党代表共计60余人参与其中。这一交流机制的重启意义非凡,它是自2018年10月后,时隔近7年的再度聚首。

据新华社消息,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在会议上表示,中方愿与日方共同落实好两国领导人的重要共识,秉持和平共处、和合共生、和而不同的理念,致力于推动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建设性、稳定的中日关系。而日本自民党干事长森山裕、公明党干事长西田实仁也明确表示,日中执政党交流机制会议的重启,将为双边关系的改善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他们愿意与中方密切党际交往,增进国民友好感情,深化各领域的务实合作。

日本外相岩屋毅(资料图)

回溯过往,中日关系历经波折。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由于诸多复杂因素的交织,两国关系陷入了相对僵持的局面。然而,自去年秋天石破茂内阁成立以来,仿佛一阵春风吹过,中日关系出现了新的动向。先是中日领导人在多边场合实现了双边会晤,这一难得的会面为两国关系的缓和拉开了序幕。紧接着,日本外相岩屋毅时隔20个月正式访华,与中方进行了深入的对话。去年12月25日,日本外相岩屋毅访华并与王毅进行了长达三个小时的深谈,氛围融洽。在这次交谈中,岩屋毅当着王毅的面,做出了重大承诺,他表示日方在历史问题上会秉持“村山谈话”的立场,并以日本外相的身份表达了深刻反省和由衷道歉。要知道,近年来随着日本右翼势力的崛起,日本政府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逐渐模糊,“村山谈话”也鲜被提及。岩屋毅此次的表态,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展现出日本在历史认知上的一种回归与反思。

不仅如此,日本国家安保局长秋叶刚男也踏上了访华之旅。在一系列高层互访的推动下,中日两国还达成了包括大力推动青少年交流互访、出台更多便利化措施促进两国游客互访等在内的10项共识。这些共识的达成,为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升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日本国家安保局长秋叶刚男(资料图)

时间来到2025年1月,中日之间的互动愈发频繁。应中国的邀请,日本自民党干事长森山裕、公明党干事长西田实仁于1月13日至15日率日本执政党代表团访华。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日本执政党代表团阵容强大,堪称“重量级”。自民党干事长森山裕在自民党内举足轻重,团员中的自民党干事长代行福田达夫和副干事长加藤鲇子也备受关注,因为二人的父亲都曾在中日两国间的交流中扮演过重要的沟通桥梁角色。这一安排似乎暗示着自民党高层对培养中日间新一代交流人士的重视,也彰显出日本希望在中日关系上注入新活力的决心。

此次访华团还携带了首相石破茂的亲笔信。“亲笔信外交”在中日关系中并非首次出现,它往往承载着重要的信息和意愿。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东北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蔡亮分析,亲笔信的形式体现了石破茂首相改善中日关系的强烈意愿。森山裕在访华前也曾透露,石破茂希望自己能够尽早访华,并对中日执政党交流机制会议的成果表示期待。从这些细节中不难看出,日本方面对于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有着较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军事交流方面,据国防部消息,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代表团于1月中旬访问日本。代表团将会见日本防卫省、自卫队联合参谋部领导,并参观有关军事单位。这一举措被舆论认为有助于增进双方的理解与互信,进一步促进中日防务交流。军事交流作为国家间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恢复与发展对于两国关系的稳定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减少双方的误解和误判,还能为其他领域的合作提供更坚实的安全保障。

日本首相石破茂(资料图)

从经济层面来看,中日两国作为亚洲的经济大国,经济利益和产业链供应链深度交融。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双方在诸多领域的合作都有着巨大的潜力。加强中日经济合作,不仅有利于两国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产供链的稳定畅通。在当前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中日携手合作,共同应对挑战,无疑是明智之举。

在人文交流领域,国之交在于民相亲,面对面的交流意义重大。近年来,虽然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但中日民间的交流从未完全中断。日本大学生在上海“鲁迅小道”漫步,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中国的艺术团体在日本的文化活动中展示风采,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此次日本执政党代表团访华,也体现出对增进国民友好感情的重视。访华团内一位议员曾感慨,“见面交谈比什么都重要”,这一观点深刻地反映了人文交流在中日关系中的基础性作用。

日本外相岩屋毅(资料图)

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日关系的改善与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在大国战略竞争的背景下,日本在外交政策上仍面临诸多抉择。一方面,日本长期以来与美国保持着紧密的同盟关系,在一些国际事务中往往受到美国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日本自身也在寻求更符合国家利益的外交定位。石破茂虽有寻求更独立外交政策的倾向,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需克服诸多困难和阻力。

从历史的角度看,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始终是影响中日关系的重要因素。尽管岩屋毅做出了积极的表态,但日本国内部分势力仍不时出现否认历史、美化侵略的言行,这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也给两国关系的发展带来了阴霾。只有日本真正正视历史,深刻反省过去的错误,才能赢得中国人民的信任,为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望未来,中日关系既充满了机遇,也面临着挑战。双方在经贸、人文交流、气候变化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在经贸方面,双方可以进一步加强在新兴产业、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在人文交流方面,继续推动青少年、教育、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增进民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在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上,共同承担责任,携手应对挑战。

中日代表在北京握手以及一系列的互动交流,为中日关系的改善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但要实现两国关系的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还需要双方共同努力,以真诚的态度和切实的行动,克服重重困难,跨越历史的鸿沟,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只有这样,中日两国才能在亚洲乃至世界的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