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央视315晚会揭露的“梁山希希纸制品有限公司”翻新卫生巾、纸尿裤事件,撕开了行业隐秘的伤疤。这家注册资本仅1万元的企业,以废品回收为幌子,从知名品牌生产线低价收购本应销毁的残次品,分拣出“二等品”重新包装,通过电商平台流入市场。这些产品未经消毒、包装无标识,甚至夹杂烟盒、口罩等污物,卫生状况堪忧。

更令人担忧的是,涉事品牌包括**米菲、自由点、Babycare**等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名字。这些本应代表品质的母婴品牌,其残次品却成为黑心商家牟利的工具,最终可能流向老年护理市场,威胁本就脆弱的老年人健康。
二、行业乱象下,老年人为何成为“高危群体”?1. 认知误区:价格低廉≠安全可靠
许多老年人因节俭习惯,易被电商平台上“厂家直销”“清仓特价”的纸尿裤吸引。然而,此次事件中,劣质“二等品”正是通过这类渠道销售,单店销量高达数万件。这些产品往往包装简陋、无生产信息,甚至伪造厂商名称(如虚构的“如沐春风公司”)。
2. 健康风险:细菌感染与皮肤损伤
国家标准GB 15979-2002明确规定,卫生用品禁用废弃材料,且需严格消毒。但涉事“二等品”分拣环境脏乱,工人徒手操作,残留污染物可能引发老年人皮肤过敏、尿路感染,甚至导致褥疮恶化。
3. 维权困境:隐蔽流通与责任推诿
黑心商家通过签订“禁止二次销售”的虚假协议规避责任,消费者发现问题后往往投诉无门。老年人不熟悉网络维权流程,更易成为沉默的受害者。
三、三步策略:老年人如何选出优质纸尿裤?
第一步:看源头——揪出“隐形陷阱”
查资质:购买前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核实生产商是否存在,警惕名称相近的仿冒企业。
避电商陷阱:优先选择品牌官方旗舰店或线下商超,避免无厂址、无客服的“三无店铺”。若网购,务必保留交易记录和包装标签。
第二步:辨品质——细节决定安全
材质触感:优质纸尿裤表层柔软无毛刺,吸水层均匀细腻。劣质品常使用回收木浆,手感粗糙且易掉屑。
吸水性测试:倒入200毫升温水,观察是否快速吸收、表面干爽。若长时间潮湿或侧漏,可能为劣质吸水树脂。
异味排查:正规产品无异味,若闻到刺鼻化学气味,可能含甲醛等有害物质。
第三步:选功能——匹配个性化需求
需求类型
推荐特性
避坑提示
防漏
立体护围+弹性腰围
避免接缝处粗糙或胶条不匀
透气
微孔透气膜+透气底膜
塑料感过强的产品易闷热
敏感肌
无荧光剂+弱酸性表层
警惕“超薄”却无材质说明的产品
四、行业变革:从乱象到信任重建
此次事件暴露的不仅是企业失责,更折射出监管盲区。截至3月15日晚,梁山县市监局已联合公安查封涉事企业,但长效治理仍需多方发力:
企业责任:品牌方应公开残次品销毁流程,接受第三方监督,切断灰色产业链源头。
平台监管:电商需建立“卫生用品白名单”,对高风险类目实行资质复核与抽检制度。
社会共治:鼓励消费者举报可疑产品,推动建立“一键溯源”查询系统。
对于失能老人而言,纸尿裤不仅是日用品,更是维持生活尊严的屏障。当黑心商家将利益凌驾于健康之上,我们更需以理性选择筑起防线。记住:每一分谨慎,都是对生命的尊重;每一次维权,都在推动行业向善。
(本文参考央视财经、北京商报等权威报道,选购建议综合行业专家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