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黑”的省,2709亿吨煤炭红利消失,山西转型成功了吗?

桐桐看趣事 2025-05-02 03:57:25

它被誉为全国最黑的省份,除了拥有丰富的煤炭矿产资源,还有表里山河三晋大地的美称,也是华夏文明最早发源地之一。它就是山西,一个历史悠久且风景秀美的地方,也是一个经济转型中的大省。

01山西之美

俗话说得好,3000年历史看陕西,5000年历史看山西。

山西位于中国华北平原的西面,向东与河北隔着太行山,向西和向南隔着黄河与陕西以及河南相望,向北则与内蒙古以外长城为界。

山西总面积为15.67万平方公里,形似一个平行四边形。山西在地理位置上处于太行山以西,因此得名为山西,在古代又是春秋战国时的晋国地,故又简称为晋内共有11个地级市,省会为太原。

山西在地势上东北向西南倾斜,是典型的山多川少之地,全省约80%的面积几乎被山地和丘陵覆盖,剩下的就是少部分的平川河谷。

在山西的东侧则是太行山,西侧是吕梁山,外有黄河环绕,内有汾河自北向南流向黄河,形成的还有大河内有高山的格局,故山西又有着表里山河的美称。

山西被誉为华夏文明的摇篮,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文字记载史。中国历史上的三大伟人尧舜禹也都曾在山西境内建都立业,山西太原还曾被唐太宗称为龙兴之地,并将其封为唐王朝的北都。不仅如此,山西还是众多神话故事的发源地,例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和精卫填海等都源于山西。

也正因为这样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今山西就享有文物大省的美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达531处,数量稳居全国第一。

这里有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云冈石窟,还有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的五台山,据说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也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山顶云雾缭绕,景色优美。

盘踞在悬崖峭壁上的悬空寺,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其建筑风格独特,整座寺庙依山而建,远远望去,仿佛是一座悬空的神秘之城,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煜祺为天下奇观。

总而言之,山西的美,说不尽,道不完。这样的山西,如果有机会,你想去看看吗?

02山西之困

山西的困,不是网络上说的,山西人“午睡”文化的困,而是经济之困。曾经很多人对山西还抱着人均煤老板的刻板印象,家里有矿,为什么经济还是发展欠佳?

山西除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外,还是一个资源大省。山西的煤炭,作为我国最大的优质动力煤的生产基地,煤炭资源储量高达2709亿吨,约占全国的17.3%。

网上流传的那一句“14省的火炉,燃烧的是山西的故土”也是师出有名。毫不夸张的讲,全国一半的电灯都是靠它点亮的,山西也正因煤炭众多而被网友调侃为全国最黑的省份。不仅如此,山西的煤层气以及铝土矿储量也是位居全国第一。

长期以来,山西形成了以煤炭产业为核心的经济结构。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煤炭产业在山西经济中所占比重极高,煤炭工业增加值曾一度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 60% 以上 。这种单一的产业结构使得山西经济对煤炭市场的波动极为敏感。

2012 - 2016 年期间,煤炭价格持续低迷,山西经济增速也随之大幅下滑。过度依赖煤炭产业,还抑制了其他产业的发展空间,使得山西在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方面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

山西对煤炭资源的高度依赖,在国家号召发展清洁能源与煤炭资源面临枯竭的双重影响下, 如何转型,如何成功转型,成为一大难题。

一方面,外部需求的减少使得山西的一些出口导向型企业面临订单减少、产能过剩的困境。

另一方面,大量的资源已投入到煤炭开采和相关产业,使得其他产业的发展得不到足够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持。例如,在研发投入方面,山西长期以来主要集中在煤炭开采技术的改进上,对于新兴产业如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的研发投入严重不足。

此外,山西的产业高度集中在煤炭,其他高附加值行业发展受限,导致大量年轻人外流。过去10年间,山西人口整整减少了182万,成为全国流失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偌大的山西,只有一所211大学,没有985。一句话总结,想发展,但是钱不多、也没人才。

但经济转型肯定是要干的,那近几年山西经济的转型之路怎么样了?

03山西之兴

近年来山西一直在积极转型,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像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都在蓬勃兴起。

虽然去年山西GDP增速拿了一个倒数第一,但今年一季度,山西全省GDP总量5611.28亿元,同比增长4.5%,差一点就进了全国前二十名,多项指标展现韧性,消费增速更以5.9%位列全国第七,投资结构持续优化,新动能加速成长。

一季度山西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增长 2.5 倍;高技术制造业中,计算机办公设备制造业增长 1.3 倍;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能源产业增长 19.0%,高端装备制造业增长 15.8%。这一系列增长数据反映出山西在产业转型上的决心和成果,

得益于文旅消费“现象级爆发”,山西延续1-2月重点景区接待量20.4%的增长势头,新业态带动旅游收入增长23.5%,过夜游客占比提升至40%以上,实现“流量”向“留量”的质变 。

2024年是山西文旅被越来越多人看见的一年,自从《黑神话:悟空》带火了山西旅游,山西就从无人问“晋”的小透明变成了热搜常驻的大网红。旅游爆火像一剂强心针,让长期陷于“发展焦虑”的山西看到新可能。

一季度,山西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484 元,同比增长 5.2%。按常住地分,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1207 元,增长 4.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5027 元,增长 5.8%。

翻开山西省的政府工作报告,“转型”一词出现频次持续攀升:2024年提及17次,2025年增至24次。这一次山西开始认真了!

转型之路必定是充满艰难险阻,但唯有迎难而上,痛定思痛,才能抓住一线生机。山西在发展过程中会面临一些挑战,比如产业结构调整仍需深化,生态环境修复任务艰巨,科技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等,但这并不意味着山西会一直原地踏步,甘愿做倒数第一。

从曾经煤炭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 60% 以上的单一困局,到如今战略性新兴产业多点开花,山西用数字见证着蜕变的轨迹。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返乡投身新产业,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经济结构的重塑,更是一个古老省份向新而生的蓬勃生命力。数据会说话,而山西的未来,正藏在这组不断刷新的成绩单里,向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大步迈进。



文章素材来源猩球世界

0 阅读:17

桐桐看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