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至今不能够原谅白素贞,两条四川的蛇,为了浙江男人,水淹我江苏人。”乙巳蛇年来临前后,这个陈年老梗再次被网友翻了出来。
“水漫金山”是“白蛇传”故事的高潮部分,作者将僧蛇斗法的地点选在了镇江金山寺。如网友所言,青蛇、白蛇出身四川,与许仙结识于浙江,那么,为何会将“水斗”的桥段设在江苏呢?今天,我们邀请到研究民俗学多年的江苏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余红艳,为我们答疑解惑。
白蛇传年画 天津荣宝斋印绘 华沙国家博物馆藏
“水漫金山”很晚才出现
“水漫金山”是现行“白蛇传”故事中有名的桥段,在影视剧的推波助澜下,早已深入人心。根据学者的研究,这个桥段其实并非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在“白蛇传”故事流传过程中,被逐步添加进去的。
民俗学家、江苏大学文学院教授余红艳介绍说,“白蛇传”缘起于“三怪”故事,宋元时期,经过人们的集体改写,最终落地杭州,成为一个西湖水怪故事。而和镇江发生关系,则最早可见于明朝末年冯梦龙的改写本中。
在冯梦龙整理、改编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里,许仙不仅被发配镇江,法海还成了金山寺的长老。
相较其他版本,冯梦龙的改写本,情节叙述更为完整,更有戏剧性,故此也传播最广。此后,小说、戏曲、弹词、鼓词等艺术形式对“白蛇传”故事也多有表现,但基本情节多依据冯梦龙的改写本。
但是,在冯版“白蛇传”中,并没有“水漫金山”这一情节。余红艳介绍说,在这个版本中,冯梦龙围绕“金山寺”安排的具体情节,主要还是为了体现白蛇对金山寺高僧的畏惧心理。许宣去金山寺烧香之前,白娘子与其约法三章:“一件,不要去方丈内去;二件,不要与和尚说话;三件,去了就回。”之后因许宣未归,白娘子与青青乘船到金山寺,遇见法海,白娘子急忙“摇开船,和青青把船一翻,两个都翻下水底去了”。
那么,“水漫金山”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余红艳介绍说,在清中叶“梨园旧抄本”中,作者依据金山寺四面环水的特殊地理位置发展出“水斗”这一情节,而到了1771年,方成培戏曲本《雷峰塔传奇》,借鉴了“梨园旧抄本”,将“水斗”进一步发展成为“白蛇传”故事的高潮——水漫金山。
余红艳说,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雷峰塔传奇》中的白娘子为寻回许宣而力战法海,从而引发了水漫金山,然而,在“水斗”之前,白娘子告诉小青:“这金山寺中有个法海禅师,法力无边,不比凡僧。”由此可见,白蛇惧怕金山寺高僧的心理并未改变。
“水斗”中,白蛇掀起江水,“江中水势大作,一直漫上山来”,法海从容淡定:“不妨。此乃妖魔法术,把我这袈裟,罩住山头,水势自然退出矣。”这样的形象,和现代我们熟知的法海“恶者”形象完全不一样。这是因为法海这一人物形象,经历了由明清时期宗教话语和道德话语中的正义使者,到“五四”时期文化话语中的守旧力量,再到革命话语和当代民间话语中的反动势力的演变过程。以现代人的价值观去审视,法海的形象早已改变。
白蛇传年画 天津荣宝斋印绘 华沙国家博物馆藏
从水漫金山到水漫镇江城
在方成培戏曲本《雷峰塔传奇》中,“水漫金山”造成的灾难只局限在金山范围内,而在法海的法力保护下,几乎未造成人员的伤亡。但在后来的“白蛇传”叙事中,灾难范围逐步扩展,灾难程度也更为严重。
余红艳介绍说,嘉庆十一年(1806年),玉山主人创作章回体小说《雷峰塔奇传》,在第十回“淹金山二蛇斗法 叠木桥两怪叙情”中,白娘子“念动真咒,驱动四海龙王”,发起水漫金山,“可怜镇江城内不分富贵贫贱,家家受难,户户遭殃,溺死无数生灵”。
从此,“水漫金山”为镇江城带来的重大灾难得到了后来改编者的沿用,而到民国时期的“白蛇传”书写中,这场由“水斗”引发的灾难已到了“沿江一带地方,尽成泽国”的程度。
为什么“水漫金山”情节前后会有这样的变化?除了加强僧蛇戏剧冲突外,余红艳认为,这也和金山寺地理位置发生变迁有直接关系。
余红艳介绍说,金山本来是长江中的一座小岛,是宁镇山脉断裂于江心的孤峰,南眺润州,北临瓜州,有“江心一朵翠芙蓉”的美称,又称“浮玉山”。这在明代文征明所绘《金山图》中有所体现。因此,在清中叶之前的“白蛇传”叙事中,白青两蛇与许宣均是乘舟上金山。水斗也只会波及金山上的僧侣和生灵。
而在1840年前后,金山南岸涨出不少新滩。1879年金山与陆地相连,到了1908年左右,金山完全和陆地连成一片,从此,“乘船上金山”变成了“骑驴上金山”、“打马上金山”。此外,金山与陆地相连还有人为原因。“太平天国时期,金山附近驻有太平军,太平军在金山与长江南岸之夹江间设置木栅栏,与南岸连成一气。栅栏辟门,日夜启闭,日间舟楫查验放行,入夜则加锁,及至太平天国失败,木桩未拔,从此无人过问,这应该是金山加速上岸的直接原因”。
而玉山主人《雷峰塔奇传》虽创作于嘉庆年间,但随着金山与镇江城的逐渐靠拢,其构思的水漫金山,出现了“龙王霎时收束不住,水势滔天,淹下山去”,造成江水上岸,危害百姓的局面。到了民国时期,金山与陆地完全相连,“白蛇传”的改写者们,在实地考察后,自然会将“水斗”的后果写成“沿江一带地方,尽成泽国”的样子。
白蛇传年画 天津荣宝斋印绘 华沙国家博物馆藏
为何是金山寺
毫无疑问,“水漫金山”增加了“白蛇传”故事的传奇性。
但在当时,江南一带名刹遍地,杭州灵隐寺、苏州灵岩山寺,都是著名的古刹名寺,为什么一定要把“斗水”这一情节设置在金山寺呢?
余红艳认为,这是因为金山寺具有其特殊地位,且高僧降蛇传说本身就是金山寺的核心景观符号。
据介绍,镇江金山寺始建于东晋,唐时始称金山寺。南朝时梁武帝曾在这里设水陆法会,金山寺自此成为水陆法会祖庭。
关于梁武帝在金山寺首设水陆法会的缘由,文献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记载。一是源于高僧托梦。另一种说法则是将武帝设水陆法会的初衷与郗后相连。宋人编写的《六朝事迹编类》,郗氏善妒,死后化蛇,托梦梁武帝,想要解脱,武帝由此而诏金山寺高僧撰仪文而设水陆法会,使其摆脱蟒形,得以超度。这表明水陆法会最初就是一场由金山寺高僧主持的大型降蛇仪式。此后,金山寺的降蛇传说屡出不绝。
余红艳认为,僧人“降蛇”故事在杭州、苏州、镇江等地多有流传,它们往往被视为“白蛇传”故事的源头。江南为何会流行僧人降蛇传说?余红艳告诉记者,在江南地区,普遍存在蛇信仰。江南水稻桑蚕忌鼠害,而蛇则是鼠类的天敌,江南文化的背景强化了江南蛇信仰。在江南地区,蛇王庙、蛇王殿是民间开展蛇崇拜仪式的重要场所。比较著名的有苏州娄门城头上的蛇王庙,庙中没有神像,在梁柱上刻着大大小小的蛇,蛇神还处在自然状态的阶段。而在佛教进入长江流域的东汉末年,首先面临的便是如何战胜江南地区普遍存在的蛇信仰。佛教在进入江南并扎根江南的过程中,逐渐采取了一系列与江南蛇信仰相抗衡的举措,其中,不乏以“降蛇”来开展的叙事模式。
而在《金山志》和《金山龙游禅寺志》中,还分别记录了一则更为具体的僧龙斗法故事:
往有高僧呼龙曰:“汝能现身乎?”龙即现一头如山。僧曰:“汝能大,却不能小,能入吾钵中乎?”龙即入钵中。僧曰:“汝能出乎?”龙百计莫能出。僧因与之说法,降其毒恶。即今顺济龙王,是为本山伽蓝之一。
高僧降蛇(龙、蟒)的传说显然是印度佛教故事在中国的变体。佛祖钵收毒龙的故事直接影响了金山寺“高僧降蛇”传说的演变,这一细节更是在后来直接发展成法海以金钵收伏白蛇的叙事模式。
余红艳认为,以金山寺作为江南佛教的宗教圣地,以唐灵坦法师、裴头陀等金山寺高僧为原型,以金山寺盛传的“高僧降蛇”故事为基础,成功塑造了手持金钵、维护正义的高僧形象——法海,这正是传说对地域景观既有文化史的借鉴与“地方性知识”的表达。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臧磊
校对 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