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中央组织部在经过认真考虑后,决定将上海市《解放日报》的副总编张春桥调到人民日报社任职,但是时任上海市委第一书记的柯庆施却对此项人事任命坚决持反对态度,他认为张春桥是上海市委花费大量物力、精力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就这么被中央官媒“摘桃子”,所以他力排众议,强行将张春桥留在上海,继续从事媒体宣传工作。
张春桥这个人的生平比较复杂,他早年曾经参加过国民党特务组织,还撰写过抨击共产主义的文章,一副反动分子的做派。一直到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面对日寇的大举进攻,竟一败再败,而山东省主席韩复榘为了保存个人实力,居然将整个山东拱手让给日本人,堪称丧权辱国。这一切的一切让张春桥逐渐对国民党失去希望和信心,他转而开始慢慢向红色阵营靠拢。
1938年,张春桥跟着几个志同道合的好友一起延安参加革命,当年年底,他顺利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积极的左翼分子,此后十余年间,他一直活跃在宣传、舆论阵线上,为民族独立与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建国后,张春桥被委派到上海市政府任职,期间他结识了柯庆施,柯庆施是中共最早一批党员,他曾经远赴莫斯科参加了共产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并受到了列宁的接见,1923年他奉中共中央命令,返回国内从事地下活动,积极与封建、反动势力做斗争。由于柯庆施特殊的“旅苏”经历,中共党内对他十分敬重,就连毛主席也尊称他一声“柯老”。
建国后,柯庆施在江苏省委担任第一书记,同时兼任南京市委书记,任期内,他推行了多项改革政策,一扫旧社会留下的陈规旧矩,让江苏摆脱发展的低谷,迅速繁荣起来,一跃成为华东的经济支点。1954年,柯庆施被调到上海担任市委第一书记,他在思想上比较激进,隐隐有“左”的念头,而张春桥同样也比较“左”,两人有许多共同话题,因此很快便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战友、好同志。
1958年,柯庆施发表了一篇“批右崇左”的文章,张春桥闻讯后立即跟进,也写了一篇文章声援柯庆施。而当时全国上下都沉浸在“左倾”之中,柯庆施和张春桥的言论自然而然引发了大量讨论和赞赏,他们二人由此成为政坛的“顶流”,影响力直达中央。
1960年,柯庆施升任中共华东局第一书记,1965年,他又进入国务院担任副总理,但可惜的是,仅仅三个月之后,柯庆施便因为心脏病发突然去世,时年六十三岁。张春桥作为柯庆施的好战友,在柯去世后,继承他的衣钵,继续宣扬“左”的思想,结果导致新中国在1966年爆发了极为严重的动荡,全国上下顿时乱做一团,到处都在搞所谓的“阶级斗争”,许多老同志更是无缘无故受到迫害,被免职关押者比比皆是。
而张春桥则在动荡期间“浑水摸鱼”,通过挑动对立和斗争,大肆谋取政治利益,一度列席政治局,成为中央核心领导人。1976年,伟人去世后,张春桥甚至想联合江青、王洪文、姚文元发动政变,夺取国家最高权力。好在叶剑英元帅和华国锋同志及时察觉到了危险,随即紧急调动部队对张春桥等人进行镇压,避免了一场无妄之灾,维护了国家的长治久安。
1976年底,张春桥被投入秦城监狱关押,期间党中央要求他承认错误,写认罪材料,但张春桥态度强硬,他拒绝认错,更不愿意配合政治保卫部门的审查,实在是冥顽不灵!1981年,张春桥被送上被告席接受审判,面对公诉人和法官的轮番诘责、质问,他竟当众选择沉默,全程阴着脸拒绝作答。但最终,法官在综合了多方意见后,还是判处张春桥死缓,等到了1997年,他因为表现良好,被特许获得减刑,1998年,他因为罹患严重的肝病,被批准保外就医。
晚年的张春桥一直过着普通的生活,他整天待在家中,通过读书、练习书法打发时间,天气好的时候,他会在女儿的陪同下外出走一走、放松心情。2005年,他因病去世,女儿遵照他的遗嘱,从简办理丧事,并谢绝一切吊唁活动,一个月后,他的骨灰被迁入某革命公墓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