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何而起,又因何不受重视,一千二百年的武举兴衰史

清風明月逍遥客 2023-01-11 10:20:46

我打小就喜欢听评书,特别喜欢“岳飞枪挑小梁王”、“常遇春大闹武科场”的故事。在评书世界观中,好像武举并不是唐朝才有,《东汉演义》《隋唐演义》《三侠五义》《杨家将》《岳飞传》《大明英烈》等等都有武举考试的故事内容。但是,评书世界与我们的现实世界并不是一个世界。

所谓科举制,是指采用分科取士的一种考试制度,也是统治阶级权衡各阶层利益的重要途径之一。唐朝的统治者非常重视科举选材制度,唐太宗曾经在端门看到新科进士鱼贯而入,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然而,由于农耕经济的特殊性,能够读书的人不多,而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又多为读书人,所以,读书人的地位自然很高,正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社会“重文轻武”思潮空前泛滥。

同时,由于古代的科举制缺少“以武取士”的内容,导致军人的地位极低,严重伤害了军人的尊严,降低了军人保家卫国的积极性,即便是同在朝廷为官,武将的地位也远不如文官。

大周皇帝武则天为了协调文官与武将之间的矛盾,维护勇武之人的社会地位,同时感到部分李唐旧将不好驾驭,为培养忠于自己的将领,长安二年(702年)正月下旨设置武科,从而结束了开科取士仅选文官的惯例,给了庶民以武入仕的可能。

其实“以武取士”的做法由来已久。在春秋战国时期,射、御、力是国家选士的必要条件,以武入仕成为国家选拔官吏的主要方式之一。特别是秦国“以力取士”更是重要的标杆,力士任鄙、孟说、乌获等都做了秦国的大官。

但在秦朝一统天下后“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汉朝更是对民间习武进行限制,并展开了“文治天下”的中国历史。

而大周朝武举制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武举考试内容偏重于技勇,主要设七个科目:

长垛——即远距离徒步射箭。在布帛上画五个圆弧,设置之于垛,应试者去三百有五步距离上引射。弓用一石,箭用六钱。

马射——即骑在马上射箭。堆土为垛,缀皮鹿二只于垛上,皮鹿长五寸,高三寸,驰马射之。弓用七斗以上。

马枪——即骑着马使用长矛挑刺。制木人四个列于土墙,木人的头上顶戴边长为二寸五分方板一块,考生骑马而至,运枪左右,枪尖触板必落而木人不倒。枪长一丈八尺,直径一寸五分,重八斤。

步射穿札——即射箭穿透铠甲。

翘关——即举重。关长一丈七尺,直径三寸半,凡十举。后手持关距出处无过一尺。

负重——背米五斛,行走二十步。

才貌——身高六尺以上,说话流利,应对清楚。

这七项中的前三项是评定优劣的主要依据,皆以优秀不失者为上等;后四项属应具之条件,基本达标即可。在京都举行的武科殿试,由朝廷兵部首席长官主持,中举者由兵部分别授予武官官职。

武周李唐时期,对武科十分重视,明令武举子入京应试,地方官须设宴送别,由官府公车载送至京师。录取者享受与进士同样的荣耀,张榜公告,使天下皆知。

在武举制度创立之后,出现了文人学士“弃文从武”的现象。许多文人自愿从军出塞,建立战功,以实现入仕的愿望。受到武举制的影响,唐朝文人更是以佩剑为荣,把弃笔、从戎、功成名就三者很好地贯穿在了一起,无形之中催生了社会“尚武”风气。

武举的开设,也使众多的习武者有了进入仕途的机会,尚武之人与时俱增,城镇乡村比比皆是。因为有利于军事人才的选拔、边防的巩固,所以继周唐之后,武科成为常制,为各代沿用。

北宋仁宗朝恢复了自五代停废的武举考试。武举被纳入整个科举体系之中,确定了三组考试的程序和外场考武艺、内场考策论兵书的考试办法,规定武举不能只有武力,还要考问军事策略,比如孙吴兵法等。

宋代武学在中央政府所在地及各州府分别设置,招收低级吏臣和门荫、草泽人等。武学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凡武艺技能和军事理论达到合格标准者,均可以参加武举的考试,成绩优异者还可以直接经皇帝殿试后授予官职。

宋朝重文轻武,尽管武举与文举并列,但武举出身者朝野不看重,自己也会觉得矮一头。武举考中,不过是差遣去干一些“京东捉贼”、“教习骑军”的事情,甚至还被差遣榷酤之职。

元朝最重军事,但恰恰是元朝并未实行武举。

到了明朝朱元璋曾以以“析文武为二途……甚无谓也”的理由反对武举,直到明英宗天顺年间,才又恢复了武举。明朝的武举更改为“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把军事谋略置于军事技术之上,如果在答策的笔试中不及格,便不能参加武试。初期的笔试考三题,试策两题,另一题论考四书。后来四书的题目改为默写武经。武试则最少要求骑射九矢中三,步射九矢中五。

明代武举,对于当事人来说仅仅是混个出身,在世袭军户中开了一条进入军界的通道,今后能不能升迁和得到重用,关键看军功。所以,志向远大者多数看不上武举。即便是武举出身,也深知要靠军功建树才能出人头地,如戚继光就是这样。

至清朝时,改为先试马步射,马射二回六矢,中三为合。步射九矢中五为合。之后比力气,包括拉硬弓、舞刀、举石。弓分八、十、十二力;刀分八十、一百、百二斤;石分二百、二百五十、三百斤。合格者才考笔试。

清朝明确规定,文科举是做官正途,科甲以外为杂途,而武科举的升迁排列在行伍、军功之后,即以行伍为正途,武举为杂途。正是因为人们看不起武举,所以,即便有了武举出身,人们也不觉得光彩。如熊廷弼,本来是武举湖广乡试第一名,为了证实自己的才能,又参加文举,再次获得湖广乡试第一名,他在家中大堂上写有“三元天下有,两解世间无”的对联,充分表达了自己由武转文的得意之情,流露出对自己的期许和傲气,也隐含着对武举的不屑。

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照例举行武举会试——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武会试。三年后,1901年清政府宣布废止武举制度。

至此,武举制度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0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