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即是仁道,以仁道体天道,即可感受得到“万物皆备于我”的生命化境

尘谷行知 2023-08-22 20:03:21

文字/尘谷行知

良知之学是一门经世致用的学问,良知是天,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只有通过不断地强化修习,把良知恢复到本来的营彻明净状太,才能真正发挥出人性的力量。

人道,即是仁道,以仁道体天道,即可感受得到“万物皆备于我”的生命化境。

经世致用,就是融入世俗,把良知或者天理上升到生身命运的主导地位,让它来引导我们每天每时每刻的思想行为,最终把良知在日常生活的细水长流中运用到极致。

就像我们在缝补衣服的时候,只有将线从针眼里穿透过去,这根针才会发挥出它的作用来,光有针不行,光有线也缝不了衣裳。

良知和世俗的关系就是如此,假如没有良知从世间穿透过去,两者分离成二元的对立状态,那么这个世界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如一潭死水,无生无趣。

出世法是不讲良知的,很多人会把良知和慈悲心看成是同一种心灵模式,非也。

你要是带着这样的认知去修行,是根本修不出什么东西来的,既修不圆出世法,还修不出入世法。

怎么证明呢,其实从现实生活中就可以看得出来,你的心量似乎变得越来越小,感觉有东西缠着自己一样,无所适从,种种不良情绪莫名其妙地打乱了自己的生活。

成功没有捷径可走,坚持是唯一的秘诀。把一件事情坚持到底,你想不成功都难。修身亦是如此。

良知谈论的是事物在发生发展时,按照某种不可人为控制的顺序进行演变的过程,本质上是一种“理”,从修行者角度看,即是“性”,开悟见性就是见到了这个东西。往更玄的层面说,它是一种“气”罢了。

事有事理,物有物理,情有情理。

父子之间、长幼之间、男女之间、君臣之间、朋友之间、夫妻之间,等等这一切人际关系都是能过良知的亲和力来维持的,如果把良知从这两两之间抽离出去,所得到的就是佛家的“慈悲心”。

这很好理解,慈悲心就是没有父子关系、长幼关系、男女关系、君臣关系、朋友关系、夫妻关系,将所有有情无情的一切众生都同等对等,无人我之别,一切坏住成空都是虚的,不可执著。

当此,你对良知之学是不是有点眉目了,这是一种实学,是孔子的“一贯”之道,而不是玩虚的。

1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