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台军演刚刚落幕,台湾地区针对大陆贸易限制措施的消息,又再度引发两岸舆论。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该部门于3月中旬收到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以及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所提交的贸易壁垒调查申请书,要求就台湾地区对大陆贸易限制措施进行贸易壁垒调查。
商务部经审查后,确认上述申请对象符合申请人资格,所递交的相关证据材料,亦符合相关规定。商务部决定自即日起,就台湾地区对大陆贸易限制措施进行贸易壁垒调查。
根据公告内容可知,台湾地区制定并实施禁止进口大陆产品的相关措施,所涉产品多达2455项,包括农产品、五矿化工产品、纺织品等。商务部将通过问卷、实地核查等方式,向利害关系方了解情况。相关调查应在2023年10月12日前结束,特殊情况下可延长至2024年1月12日。
根据海关总署所发布的数据可知,2022年1月至12月,两岸贸易额为3196亿美元,同比下降2.5%。其中,大陆自台湾进口2380亿美元,大陆向台湾出口仅815亿美元,大陆对台贸易逆差高达1565亿美元。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非大陆的产品不具备竞争力,而是因为台当局刻意设障,导致大陆产品根本无法进入台湾市场。上述商会所发起的贸易壁垒调查申请,其实只反映了一小部分问题。
引用国台办的话来说,大陆之所以致力于两岸经济交流合作,主要是为了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完善并增进台胞福祉的制度与政策,使台胞台企更有获得感和参与民族复兴的自豪感。
以“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为例,该协议自签署以来,尽管明面上称之为“互惠互利”,但实则都是大陆让利给台湾。在ECFA早收清单中,大陆对台开放539项,而台湾对大陆开放仅267项。而具体到农渔领域,这一数据更加夸张,台当局为保护岛内农渔民,限制大陆900余项产品进口,即便开放进口的产品,亦维持着高关税。
反观大陆,对多项岛内农渔产品实施零关税政策,台湾销往大陆的农渔产品金额也逐年攀升。然而从中获益的岛内农渔民,并没有在质量上给予大陆相应的回馈,反而有敷衍了事之嫌。
据沿海商贸人士透露,台湾输往大陆的水果,大多因陋就简,在包装、检疫方面都是得过且过,导致大陆承担太多不必要的额外工作。从这一层面来说,大陆长期对台让利“输血”,即便不能说是“姑息养奸”,但起码也是骄纵过甚。
在这样的形势之下,岛内“台独”分子猖獗如故,在绿营媒体铺天盖地的误导、抹黑之下,可能部分岛内民众对于大陆的经贸让利,也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反而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当然,对于台湾地区的娇纵应当行之有度,假使因此伤及大陆民众的利益,则有必要对此进行调查。以商务部此次所发起的调查而论,或可借此机会,让岛内民众对两岸经贸形势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也不失为对“台独”分裂分子的敲打示警。
时下,大陆对台方针政策明晰无误,就是在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基础上,广泛听取岛内各界的意见建议,坚定不移地反“台独”,为两岸融合发展,和平统一创造有利条件,希望岛内民众能够感受到大陆的殷切期待与善意,不要被“台独”分裂分子的恶意挑唆,拖入难以预测的深渊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