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专家称: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看似精妙,实际效果恐难达预期

核桃侃世界 2025-04-09 18:13:04

日本学者: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算盘打得响,效果难如意

美国政府一纸“对等关税”令,让日本彻底尝到了盟友翻脸的滋味。这场看似公平的贸易政策,实则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切开了美日同盟的脆弱性。东京大学佐桥亮教授看得明白:美国的算盘珠子拨得噼啪响,但最终能不能如意,恐怕得两说。

一、美国的“三板斧”算盘

美国这次关税政策,明面上说是“对等”,骨子里全是生意经。佐桥教授总结得透:第一招是拿关税当谈判筹码,逼着各国上桌谈条件;第二招想吓唬企业回美国开厂,觉得高关税能让别国觉得“不在美国生产就亏大”;第三招更直接——缺钱了,想从关税里捞钱补财政窟窿。

可这算盘打得再精,也架不住现实打脸。就说让制造业回流美国这事,人工贵得离谱,哪个老板愿意干这赔本买卖?美国副总统万斯嘴上说不急,可明眼人都知道,这场贸易战拖得越久,美国经济越吃不消。佐桥教授说得直白:“我看这政策迟早黄”。

二、日本经济的“内伤”

东京股市这几天像是坐了过山车,7号那天日经指数直接跌穿31000点,创下历史第三大跌。丰田、马自达这些车企巨头的股票,几天功夫就蒸发了上万亿日元。更揪心的是,558万汽车从业者饭碗悬了——从北海道到九州,零件厂关门的消息接二连三。

要说最要命的,还得数那25%的汽车关税。日本每年往美国卖137万辆汽车,占对美出口的三成多。现在每辆车成本暴涨,利润眼看着要见底。大和总研算过账,这么搞下去日本GDP得掉0.36%,要是拖上两年,搞不好得重演“失去的三十年”。

三、石破茂的“委屈外交”

日本首相石破茂这回算是栽了跟头。2月份访美时又是承诺万亿投资,又是大谈日美友谊,结果转头就被关税大棒砸懵。现在天天喊着要找特朗普“当面理论”,可白宫大门朝哪开都不知道。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叹气:现在想找人谈判都没门路。

其实早该想到,美国从来不做亏本买卖。石破茂拿对美投资当护身符,特朗普却惦记着日本汽车市场的门槛——94%在日销售的车都是本土造,美国车连门都摸不着。这回美国拿700%大米关税说事,明摆着是借题发挥。

四、觉醒时刻到来

这场关税风波,倒是给日本敲响了警钟。佐桥教授说得好:该醒醒了!指望美国手下留情,不如自己找活路。3月底的中日韩外长会开了个好头,三国联手搞环保、做生意的20项共识,比对着美国点头哈腰实在多了。

日本企业也学精了。丰田忙着扩建美国工厂,马自达把生产线往北美搬,虽然成本压得喘不过气,总比坐着等死强。可这么搞下去,日本本土制造业怕是真要空心化,这步棋走得对不对,还得时间说话。

五、未来的岔路口

美国的关税大棒,撕破了盟友关系的遮羞布。现在日本算是看明白了:跟着美国混,关键时刻照样挨闷棍。东京街头小酒馆里,常能听见上班族发牢骚:“咱们辛苦造的车,倒成了人家的提款机”。

要说转机,也不是没有。中国新能源汽车如今占了全球四成市场,日系车退出的空档,说不定就是新机会。只是这弯要转得急,日本得先放下身段。就像佐桥教授说的,这次危机搞不好真能成为日本外交的转折点——是继续当跟班,还是自己闯条新路,该好好掂量了。

这场关税风波,说到底给所有国家提了个醒: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日本要是能从这次教训里悟出点自立更生的道理,这顿打也算没白挨。

0 阅读: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