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不是拥有更多,而是懂得享受当下。
在众人眼中,培训师仿佛是站在知识与财富交汇点的幸运儿,他们博学多识,收入颇丰,还常常沐浴在鲜花与掌声之中,备受他人尊重。然而,现实却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许多培训师内心深处的不幸福。为何在这看似光鲜的职业背后,仍有不少培训师深陷苦恼的泥沼呢?其实,关键就在于他们常常陷入三件事的怪圈,导致幸福感大打折扣。
一、只顾事业,忽略家庭:失衡的天平
1、事业与家庭的两难困境
培训师这一职业,在很多情况下需要频繁出差,奔赴各地授课。这本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追求事业成功的途径,但如果过度投入,就容易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一些培训师为了多讲课、多赚钱,将大量时间和精力倾注于事业,却在不知不觉中忽略了家庭。
以我身边的一位培训师为例,他每年有超过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外出差。孩子生病时,他无法陪伴在侧;家人重要的节日聚会,他总是缺席。久而久之,孩子与他的关系变得生疏,家人对他的抱怨也日益增多。他虽然在事业上取得了一定成绩,收入也颇为可观,但每当回到家中,面对家人的冷漠和孩子的疏远,内心的孤独和失落感便如潮水般涌来。这种情况并非个例,在培训行业中,许多老师都面临着类似的困扰。
2、家庭关系破裂的隐忧
长期对家庭陪伴的缺失,不仅会影响家庭氛围,还可能对婚姻关系造成严重威胁。在我二十多年的从业经历中,目睹了不少因培训师常年出差而导致夫妻关系破裂的悲剧。对于男性培训师来说,或许在再婚方面相对容易一些,但对于女性培训师,尤其是带娃的女性培训师,再婚压力巨大。她们既要承担起抚养孩子的重任,又要在竞争激烈的培训市场中立足,面临着来自家庭和事业的双重挑战。
曾经遇到一位女培训师,她的孩子在五岁左右,正是最需要母亲陪伴的年龄。每次她出差,孩子都会哭着喊着不让她走,那撕心裂肺的场景让人痛心不已。而她自己,内心也充满了无助和愧疚。尽管她努力工作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但在孩子最需要母爱的时候却无法陪伴,这种痛苦让她时常怀疑自己的选择。这样的生活状态,又怎能谈及幸福呢?
3、时间自由的悖论
培训师选择这一职业,往往是被其所谓的时间自由所吸引,希望能够更好地平衡工作与生活,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然而,当讲课成为唯一的追求,甚至沦为赚钱的工具时,这种时间自由便失去了意义。他们如同被上了发条的机器,不停地运转,却忘记了最初的目的。
事实上,外出讲课的决定权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合理规划,是能够匀出时间陪伴家人的。比如,可以提前安排好课程,避免过度紧凑的行程;在不出差的日子里,全身心投入家庭,参与孩子的成长、关心伴侣的需求。只有平衡好家庭和事业,培训师才能真正感受到幸福的温度,否则,即便事业再成功,也难以填补家庭缺失带来的心灵空洞。
二、过于在乎他人评价:心灵的枷锁
1、他人评价的沉重压力
在培训师的职业生涯中,难免会遇到各种评价,而有些培训师却将他人的看法奉若神明,过于在乎他人的评价。一次课程讲砸了,可能会听到一些尖刻的批评,如“这傻老师讲课讲成这样还来讲课,就因为这样的人,把培训市场都搞乱了”。这些话语就像锋利的刀刃,直直地刺向培训师的内心,让他们陷入自我怀疑的深渊。
我认识一位年轻的培训师,他在一次重要的培训中因为紧张发挥失常,之后便听到了一些负面评价。从那以后,他变得极度不自信,每次备课都战战兢兢,害怕再次出错。在后续的课程中,他的表现越来越差,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他完全被他人的评价所左右,失去了自己的节奏和风格。
2、无法取悦所有人的真相
然而,他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无论多么优秀的培训师,都不可能获得所有人的好感。就如同再出色的厨师,也无法烹饪出令所有人都满意的菜肴。每个人的口味、喜好和评判标准都不同,培训师的课程内容和风格也不可能符合所有人的期望。
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里,人们的观点和评价千差万别。有些人可能出于嫉妒、误解或者其他原因,给出不客观的评价。如果培训师不加辨别地将这些评价全盘接受,就等于给自己戴上了沉重的枷锁,让自己在追求他人认可的道路上疲惫不堪。
3、学会释怀,为自己而活
培训师应该明白,生活是自己的,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他人的评价固然可以作为参考,但不应成为决定自己价值和幸福的唯一标准。当面对负面评价时,要学会冷静分析,提取其中有价值的部分,用于改进自己的教学,而对于那些无端的指责和诋毁,则要学会一笑而过。
特别是在网络时代,信息传播迅速,每个人都可以轻易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培训师一旦成为公众人物,更容易受到各种评价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更要学会过滤不友善的评论,保持一颗平常心。只有这样,才能摆脱他人评价的束缚,让自己的心灵重获自由,从而提升幸福感。
三、凡事过于追求完美:内耗的陷阱
1、完美主义的过度苛求
追求完美对于培训师来说,本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品质,它促使培训师不断精益求精,提升课程质量和教学水平。然而,当这种追求越过了界限,就会变成一种沉重的负担。有些培训师对课程的每一个细节都要求尽善尽美,不断地修改、完善,甚至达到了吹毛求疵的程度。
例如,在准备一门课程时,他们可能会花费大量时间在课件的排版、文字的措辞上,反复斟酌每一个案例、每一个观点的表述。即使课程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他们仍然觉得不够完美,继续投入大量精力进行修改。这种过度的完美主义不仅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容易让培训师陷入精神内耗。
2、接纳不完美的智慧
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板和长板,我们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做到完美无缺。而且,无论如何努力,课程总会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如果一直纠结于这些不足之处,就会忽略自己的优点和已经取得的成绩。
培训师应该学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发挥自己的优势上。比如,一位擅长互动式教学的培训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与学员互动的能力,而不是过分纠结于自己在理论深度方面的不足。通过合理利用自己的优势,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增强自信心,减少不必要的焦虑和内耗。
3、摆脱内耗,拥抱幸福
人生短暂,时间和精力有限,过度的内耗只会让自己陷入疲惫和痛苦之中。培训师要学会与自己和解,放下沉重的心灵包袱。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保持适度的完美主义,同时也要学会接受不完美的存在。
可以设定合理的目标和标准,当课程达到一定的质量要求后,就勇敢地将其呈现给学员。在实践中不断收集反馈,逐步改进,而不是陷入无休止的自我折磨。只有这样,培训师才能在工作中找到乐趣,感受到成就感,真正拥抱幸福。
培训师们,幸福并非遥不可及,它就隐藏在我们日常的选择和心态之中。避免陷入止步事业忽略家庭、过于在乎他人评价、凡事过于追求完美这三件事的泥沼,学会平衡生活与工作,看淡他人眼光,接纳自身不足,我们就能打开幸福之门,在培训师这个职业道路上收获真正的满足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