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错可以骂吗?可以,但不骂效果更好,学学明星小陶虹的做法

高傲的查查 2019-11-03 08:45:31

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家长永远都有很多选择,不同性格、不同观点的家长有不同的教育方式,各自所带来的效果自然也不同。

有的家长性子急躁,孩子一做错事就血压上升,然后开骂;有的家长有足够的耐心,孩子犯错了也不会说重话,用温柔化解矛盾。

现在很多教育专家都不提倡打骂孩子,打孩子确实是不可取的方法,但父母不是圣人,也会有情绪失控的时候,所以偶尔忍不住骂了孩子,也不用上纲上线,孩子都很聪明,他能理解父母各种行为里的用意,也能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意。

所以骂孩子是对是错,这个没法讨论,但我要说,骂孩子这种习惯,是不明智的。

孩子做错事,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父母尚且会做错事,因此我们没有任何立场去要求孩子事事做得滴水不漏,犯错是他们成长的一部分,所以当孩子在生活中犯一些小错误的时候,父母以平常心对待是最好的。

对孩子来说,父母的平常心能消除他的恐惧感,保护他的创新精神。

如果一个孩子每次做错事都会挨骂,那他在做错事之后一定是战战兢兢的,他会设想无数种糟糕的后果,也会猜测父母的各种恶劣回应,对于结果的惧怕,很可能会让他丧失反思事情本身的能力,在往后再做其他的事情的时候,他会变得小心翼翼,害怕犯错,不敢尝试,小小年纪,那份对万事万物的好奇心不见了,勇于探索的精神也被扼杀了。

父母应该做孩子探索世界路上的庇护所,而不是绊脚石,在他犯错的时候对他多一点宽容,用耐心去让孩子自己反思错误,重新出发,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开骂,让他对一切事情有了戒备心,踌躇不前。

对父母来说,孩子犯错时保持平常心能够让自己保持理智,少生气是保持健康和年轻的一大法宝。

孩子犯错的时候真的太多了,他们今天打破了一个碗,明天忘了做作业,如果家长每次都要生气,那我们就会有生不完的气,生气伤身是有科学依据的,很多疾病的形成或多或少都与情绪有关,例如乳腺癌。生气造成的情绪波动会引起激素分泌异常,很多疾病因此而来,家长们可不能忽视这里面的厉害关系。

孩子犯错时父母生气是正常反应,但父母们最好能认识到,在生气的那个时间节点上,你说出来的话,或者做的一些举动,很多时候都是不理智的,过后往往会后悔,因为那一刻你关注的是自己,而不是孩子,等到你情绪平复之后,才发觉自己刚刚不应该发脾气骂孩子。如果你在生气的那一刻就能停止发散负能量,对孩子无关痛痒的错误不放在心上,慢慢地,你会越来越了解孩子,也会将父母这个角色越当越好。

那么,大道理我们都懂了,真到了那时候,该怎么控制住情绪呢?

父母们可以参考一下小陶虹的做法:

小陶虹在最近的一次访谈中提到她女儿,说她女儿做错事的时候她很少会生气,前不久她女儿在家打碎了一个玻璃瓶,碎片弄得满屋都是,小陶虹看见了,第一时间将家里的狗狗抱到其他屋里关起来,然后开始动手打扫,满地找玻璃碎片,在这个过程中她没有责怪女儿一句,没有说“你怎么这样啊!”“你连个瓶子都端不好是怎么回事”这些类似的话,因为在她辛苦找碎片的期间,她能感觉到女儿已经知道错了。

当她知道女儿做错事的时候,她首先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理性去看待这件事,没有去吼女儿。小陶虹是一个非常理智且明智的妈妈,打骂孩子其实是一件伤人伤己的事情,如果父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那是再好不过了。

其实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你自己是那个犯错的小孩,你希望父母怎么对你?再往大了想,平常自己在工作中犯了错误,是不是也很害怕领导的责骂?如果领导好心不提,你是不是会对领导充满感激?而犯错所带来的后果,你肯定是了解的,心里会默默保证下次不再犯。

如果这种情况下领导责骂你,你心里肯定是不舒服的,没准还会记恨领导,产生逆反心理,不去反思。这就是骂与不骂的区别,用在教育孩子身上,其实也是相通的。孩子犯了错,做一个心平气和的家长,他会知错,也会从你身上学会耐心与宽容。

孩子不会故意做错事,即便有时候因为贪玩、粗心等毛病做错事,也是值得父母耐心对待的。

再举一个例子,我常常看一些家长因为孩子忘了做作业而骂孩子,如果你家也出现这样的情况,可以试一下不要骂他,家长这时候起一个提醒的作用,告诉他今天的作业还没做,然后给他想解决方法。比如临近睡觉了孩子还没做作业,那家长可以给他两种选择:一是今晚睡晚点,写完作业再睡;而是第二天起早点,早起做完作业再去学校。大部分孩子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其中一种解决方法,而不是不去做作业。

不做作业第二天上学没法跟老师交代,没有孩子会愿意面对严厉的老师,接受老师的批评,我愿意相信,孩子生来就是有自尊心理的,所以他们不是不想做作业,或者不是不想把事情做好,只是有时被别的事情吸引导致忘记了,他们不是故意的。

如果家长不愿意去了解孩子真正犯错的原因,由着自己的怒气去操控自己,后果一般是孩子在家长的责骂声中不情不愿去熬夜做作业,这种效果,会差很多。

其实你不骂他,为他想办法,他多半会感激你的,他也会反思自己,你陪着他牺牲掉的睡眠时间就是他的教训,孩子有自尊心,你给台阶他下,他下次会做得更好。

所以骂与不骂,效果真的差很多。当然,如果涉及原则性问题,比如欺骗父母,欺负比他小的孩子等等,这些错误家长不能用平常心去度过,而是需要严肃对待,但是也用不到骂他吼他这种极端方法,英国著名的教育家夏洛特·梅森说:“当儿童第一次犯错的时候(原则性错误),就得阻止他,只需给他们一个表示遗憾的眼色就可以了。”

孩子犯错,父母无论怎么表现,最终目的都是希望孩子能认识到错误,并且下次不再犯。那如果有比打骂更好的办法,为什么不试试呢?偶尔控制不住脾气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动不动就吼孩子骂孩子,是非常不好的习惯,我们都是第一次当父母,孩子在慢慢学习长大,我们也该学习慢慢成为一个更好的父母,这样对自己、对孩子都更好。

参考文献:

1.[英]夏洛特·梅森著,程红艳 等译. 家庭教育:0-9岁儿童训练与培养方案[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3

2.尹建莉著·好妈妈胜过好老师[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