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校园霸凌的《默杀》是铁屋之辩的“呐喊”还是长叙事影片短视频化的集中体现?

拖鞋哥MFA考研 2024-09-14 17:12:48

聚焦校园霸凌的《默杀》是铁屋之辩的“呐喊”还是长叙事影片短视频的集中体现?

在暑期档初始,《默杀》无疑是最具话题吸引力和票房的电影。

上映首周便以4.54亿元名列票房排行榜首位,在日前公布的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中以84.1分领跑,《默杀》被业界认为是今年暑期档首部具有“爆款潜质”的作品。影片中,校园霸凌等未成年犯罪的社会现象,再次引发网友讨论。

《默杀》为《误杀》导演柯汶利悬疑新作,在叙事空间上,新片与《误杀》《消失的她》一脉相承,以东南亚国家为故事发生地,延续了悬疑片的“域外空间”表达。整体色调偏灰,突出光影制造的氛围感,也在视觉上提升了精致度。

影片围绕女子中学“校园霸凌”事件展开:初中女生惠君(徐娇 饰)长期遭受校园霸凌,她从高处坠亡后,暴行非但没有停止,甚至祸延至其闺蜜小彤(王圣迪 饰)身上。但目睹女儿小彤被欺负的母亲李涵(张钧甯 饰)却闭口不言。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一夜间,霸凌者也接连殒命于重锤之下。校工林在福(王传君 饰)看似知晓内情却冷漠疏离,暗中窥探的神秘男吴望(黄明昊 饰)看似身陷险境却面露笑容……

在票房走高的同时,《默杀》引发的争议也在逐渐发酵。诸多的热点话题、奇观化的影片内容、整体叙事的漂浮感让柯汶利这位曾经的悬疑精品导演备受质疑。作为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将社会议题作为吸引观众的首要标签,短视频化的创作方式背后体现了怎样的趋势与动向?对于集体沉默的思考是否存在击中人心的力量?

一、短视频化的叙事策略:跨媒介生产下的奇观展现与内容畸变

从电影的叙事与营销策略来看,无论是《默杀》本身的议题复杂程度还是暴力、凶杀镜头语言的直接表达,热烈情绪主导的叙事氛围,都是影片创作刻意追求奇观与关注度的体现,彰显了“短视频化”的受众转向与创作转向。

在《默杀》抖音官方账号置顶的预告片中便能看到这种电影短视频化的征兆。“女儿自杀五天后,父亲知道让人绝望的真相”点赞数高达178万,“剪掉女儿头发的每一刀,都像是剪在母亲身上”点赞数为167万,而影片最大的反转,一切都是小彤精心安排的复仇,“她露出笑容的时候,猎人与猎物就已经转换了身份”点赞达 90万。再配上“未成年人,谨慎观看”的“警告语”,很难有人拒绝这种尺度感的诱惑。

伴随数字技术的不断变革和媒介的更新迭代,短视频行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网络视频用户(含短视频)规模占网民整体的95.2%。其中,短视频在中国泛网络视听产业的市场规模中占比最高。

直观的数据表明,当下,短视频已经成为全民性内容传播的语言表达方式。在针对媒介演变和手和社会影响的研究中,麦克卢汉曾下过这样的论断,每一种媒介的出现和普及,都会伴随着与这种媒介相关的异常现象。在如今的网络视听行业规模与格局下,不仅网络视频趋向于通过开门见山、短小精悍的短视频方式传播,一般的影视剧也越来越呈现出速食化、碎片化与短视频化的传播趋向。

《默杀》的官方抖音内容

学者祝明、胡智锋在《碎片化时代影视剧传播的短视频化转向与困局》研究中指出,影视剧短视频化具体体现为通过对影视剧内容元素的筛选、二次剪辑创作,读解与包装、拼贴与塑造,以实现对影视作品的解构、建构或再构。

换言之,完整的影视剧被拆解为一个个碎片化的短视频片段,通过删繁就简的人为选择,将影视作品中的重要情节与“高能”片段或拼贴串联,或独立展示,或通过影视解说浓缩“萃取”,将这些原本不同的部分相对巧妙地整合在一个段落或整个文本中,从而呈现出与原貌截然不同的表达和传播效果。

事实上,这些都是影片叙事与宣发在接受短视频成为主流受众惯习后跨媒介叙事的内容畸变,一味的的增加话题性和标签性议题,只会带来受众的不解与抗拒。如今,影视剧的短视频转向正在不断消解长叙事内容本身的理性与深度,让受众被奇观所吸引,从而忽略了议题本身严重性和危机性。

有媒体报道,很多观众在看完《默杀》后指出影片叙事逻辑不连贯、追求高概念化的叙事噱头和视觉画面的“重口味”等问题。诚然,《默杀》将各种各样的恐怖、悬疑、惊悚元素叠加在一起,一定意义上增加了电影的戏剧性和冲击力,但在这场视觉奇观的背后,却很难看到真相“浮上水面”的自然衔接,悬疑和解密的推进显得生硬。

之所以有割裂感的背后是电影“短视频化”所产生的“水土不服”,也就是说,长叙事内容片段化解构和弱逻辑化显然是不能助推完整故事线构建的。然而不可回避的是,“短视频化”是电影在短视频时代的商业选择,其是否会造成影片艺术性的消解,此时,我们还不得而知。

林在福的心理转变

二、成为商品的社会议题:市场化创作下的叙事惰性与票房价值

《默杀》虽然以校园霸凌为基础叙事内容,但同时涉及了家庭暴力、性侵幼儿、连环杀人、慈善诈捐等多个劲爆话题,涵盖了多个社会现象,讨论度和社交属性很强,能引发观众的窥视欲和猎奇心。

在窥视欲之上,猎奇心理是一种普遍的心理需求,泛指人们对于自己尚不知晓、不熟悉或比较奇异的事物或观念等,表现出的一种好奇感和急于探求其奥秘或答案的心理活动。创作中利用受众心理提升可读性和吸引力往往是传播者所考量的主要问题,对于聚焦社会议题的悬疑商业片而言,窥视欲和猎奇心无疑是最好的抓手。

一开始,霸凌者接连殒命于重锤之下后,线索指向小彤的母亲李涵,随着叙事的推进校工林在福成为明牌凶手,但在影片最后导演再度反转,揭开了受害者小彤为林在福合谋者的真相。值得肯定的是,导演对于故事环境的搭建以及反转设计,以及“谁是凶手”的解谜成为观众沉浸式观影的强驱动力。

被霸凌的主人公

但短视频化的叙事逻辑和对猎奇语言的追求,让《默杀》陷于主题表达散乱与故事价值或缺的窠臼。比如案件真相的补充多次假借患有精神疾病的工具人吴望之手,仿佛为理清故事设置了一个上帝视角,与模式化的议题堆砌共同彰显出整体的“叙事惰性”。

在这种叙事惰性中,《默杀》角色被简化为话题的载体,失去作为独立个体的复杂性和独特性,变成某种“类型”或“标签”,限制了角色的深度和维度,核心人物的张力也被大幅稀释。这样一来,对于社会议题的讨论也仅限于提出的层面,并未来得及让观众开始思考个中因由,往往就开始下一个猎奇场景的构建。

与此同时,为了减轻议题叠加的混乱感,电影一方面,故意制造或放大冲突,追求情节上的极端刺激和猎奇效果,破坏了故事的连贯性和可信度。另一方面,以自然主义的写实手法拍摄了暴力和凶杀场面,血腥的场景以及惊悚的音响共同增强了电影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力。

然而,本身作为猎奇和情节引人入胜的类型电影,悬疑片易于从现实话题中取材,从而扩大影片的话题度和流量,这种“轻叙事,重话题”的创作方式正从带来更大的商业回报。事实也正是如此,从陈思诚到柯汶利,这种以追求票房和爆点的商业影片好似国产电影的一剂票房猛药。去年,《消失的她》票房一路狂飙,最后报收35亿。今年6月沉寂的暑期档,日均票房不到1亿,率先救市的也是悬疑电影《默杀》。

法国戏剧家让·阿努伊关于电影的著名论断至今没有过时,他说“电影是一个产业,然而很不幸,它也是一门艺术”。电影首先是一个产业,它涉及大规模的生产、分配和消费过程,其目标是在经济上取得成功。眼下,对于市场票房的追求,让本身应该成为思考映照的社会议题成为商业电影中的商品,从短期来看,是让电影在当下多样化的娱乐样式中增强了竞争力。

施暴者的洋洋得意

三、沉默社会的善恶回响:旁观者取向下的心理症候与人性思辨

直面社会现象,引入影片创作,即使迎合了短视频时代下的创作方式,《默杀》依然表达了其对于人性善恶的思考。可以说,它一方面代表着当下流行的大众文化和影视创作趋势,另一方面又不乏真切的现实关怀和人性思考。

如同片名,在《默杀》以暴制暴的复仇故事中,更让人不寒而栗的周围人的袖手傍观,以及闭环式的祸临己身。观影之后,或许大部分观众才开始真正理解片名的含义:让这些欺凌和杀戮一次次成功的,让这些暴力和放肆一点点成长的,正是社会中集体性的沉默避让。

影片利用一处长镜头语言讲述了众人对林在福苦难的漠然与忽视,原本可以因为一点正义感而避免的意外以及可以坦然的真相都在沉默中造成了更大的杀戮。

雨中的漠然

在长镜头闪回中,林在福为了彻查女儿惠君坠落死亡真相在学校门口发传单,这一场面其实在之前出现的钟晓晴妈妈寻找女儿时已经出现,好似轮回。

这一长镜头几乎串联了事件中的所有核心人物,包庇女儿的校长、掩盖真相的方老师、施暴的女孩子们、不肯伸出援助之手的李涵、偷拍李涵母女的吴望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影片中作为串联主线的角色——陈语彤是这一内涵的象征所在。从小母亲要求其假装哑巴以避免说出往事,到被母亲要求回避惠君的遭受欺凌,再到最后暗中为林在福传递信息,联合其完成复仇的转变是让人深思的。回过头来,陈语彤生理性的无声和众人社会性的喑哑构成了颇具象征性的对照。

为什么选择沉默?有人因为对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推崇,有人源于忌惮校长的权力架构,甚至连掌握真理,引导做人的方老师也不敢或者回避而隐瞒亲眼所见的事实。也有影评指出,校长和警局的局长同样存在着权力的勾结,所以林在福一路质问着“为什么天台的监控会突然坏掉”,从学校问到警察局,遭遇的却是层层驱赶,这是整个系统强权向弱者施加的沉默。

导演曾在采访中提到,他的创作灵感来自一则社会新闻,一个女儿放学后没有回家,但监控显示,她已经回到了楼里,妈妈挨家挨户地问,最后发现女儿被人杀害了。这个案件发生时,不少人听到动静,但所有人都秉承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没有任何人制止、报警,最终酿成悲剧。

曾经我们说,对于受害与不公的冷眼旁观是一种麻木的看客心理。对于看客心理的批判,是鲁迅作品中对于那个时代国民性批判的核心部分。但在当下,社会的大多数沉默的因由更多的在于个体化的趋势:在充满“动荡的自由”与不确定性、流动性的风险社会中,不断增长的对个性、选择和自由的要求,开始从集体中脱嵌,聚焦于个体的利弊与生活。

正如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所言:“人们想看的是有动感的画面——成千上万的图片,稍纵即逝却斑斓夺目。”在这个媒介迭代的时代,顺应现代生活节奏的“短视频”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从海量且结构化的长叙事内容到短视频的兴起,对于短视频持续塑造的受众而言,快节奏叙事、高信息密度、低时间成本是符合需求的,如同微短剧的崛起。

“短视频化”的创作趋势需要反思,但其背后的社会议题也是集体性沉默同样值得反思。诚然,《默杀》的故事环境是架空的,但这些叠加的社会议题也与我们现实中的一些新闻事件形成了映照。比如邯郸初中生遇害案,哈尔滨继父性侵15岁少女案等等都是我们不能忽视的真实所在。可以说,都马市恰如福柯意义上的“异托邦”空间,却充分展示了现代世界的心理症候和社会寓言。

对于未来而言,作为集体社会中的个体,如何不沦为“沉默”的帮凶,也是值得我们沉思的问题。

0 阅读:60

拖鞋哥MFA考研

简介:拖鞋哥MFA考研为考取广播电视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