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的权力逐步增大,势必会威胁到皇权,难道周武帝看不到吗?
他看到了,但威胁皇权的势力,显然不止杨坚这一股。
相比于强大的宗室来看,杨坚的威胁似乎并没有多大。
因此,周武帝设计了一个权力制衡的局面:以杨坚为代表的外戚,制衡以齐王宇文宪为代表的宗室。
无论杨坚还是宇文宪,谁要是敢犯上作乱,皇帝就可以联合另一股势力,打击乱臣贼子。
可是在周武帝去世之后,新上位的周宣帝,显然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
在周宣帝看来,宇文宪的威胁显然远大于杨坚,其势力同样远大于杨坚。
在周武帝亲政之前,宇文宪就已经是国内举足轻重的一股势力。
最初,他以亲王身份坐镇蜀地,成为当地最高军政长官。
世宗即位,授大将军。武成初,除益州总管、益宁巴泸等二十四州诸军事、益州刺史,进封齐国公,邑万户。
随后,宇文宪官拜大司马,成为朝堂上的高官。
天和三年,以宪为大司马,治小冢宰,雍州牧如故。
周武帝干掉宇文护,夺回权力的时候,接替宇文护,成为新任执政官的人,正是宇文宪。
乃诏宪往护第,收兵符及诸簿书等。寻以宪为大冢宰。
别说周宣帝了,就算是英明神武的周武帝,面对宇文宪,也时刻充满猜忌。
宪既为护所委任,自天和之后,威势渐隆。护欲有所陈,多令宪闻奏。其间或有可不,宪虑主相嫌隙,每曲而畅之。高祖亦悉其心,故得无患。然犹以威名过重,终不能平,虽遥授冢宰,实夺其权也。
可无论有多猜忌,周武帝也不敢打压宇文宪,于是在他执政时期内,宇文宪的地位一升再升,升到了宇文宪自己都害怕的地步。
宪素善谋,多算略,尤长于抚御,达于任使,摧锋陷阵,为士卒先。群下感悦,咸为之用……宪自以威名日重,潜思屏退。及高祖欲亲征北蕃,乃辞以疾。
从这个角度来看,周宣帝忌惮宇文宪,倒也情有可原:连他老子周武帝都害怕的人,小皇帝感到恐惧,不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吗?
在周宣帝对宇文宪痛下杀手的过程中,还连带着把宇文孝伯也给杀了。
宇文孝伯与周武帝同年同月同日生,两人从小一起长大,关系铁得没法再铁了。
周武帝干掉宇文护,夺回权力之后,宇文孝伯依然是他身边最亲近的人。
高祖尝从容谓之曰:“公之于我,犹汉高之与卢绾也。”乃赐以十三环金带。自是恒侍左右,出入卧内,朝之机务,皆得预焉。孝伯亦竭心尽力,无所回避。至于时政得失,及外间细事,皆以奏闻。高祖深委信之,当时莫与为比。
周武帝去世的时候,向宇文孝伯托孤,还把禁军交给了他。
其后高祖北讨,至云阳宫,遂寝疾。驿召孝伯赴行在所。帝执其手曰:“吾自量必无济理,以后事付君。”是夜,授司卫上大夫,总宿卫兵马事。又令驰驿入京镇守,以备非常。
因此,当周宣帝准备对宇文宪动手的时候,宇文孝伯以托孤重臣的身份对周宣帝说:“宇文宪杀不得,我绝不会支持你。”
就这样,周宣帝在干掉宇文宪之后,顺手把托孤重臣宇文孝伯也给杀了。
孝伯叩头曰:“先帝遗诏,不许滥诛骨肉。齐王,陛下之叔父,戚近功高,社稷重臣,栋梁所寄。陛下若妄加刑戮,微臣又顺旨曲从,则臣为不忠之臣,陛下为不孝之子也 。”帝不怿,因渐疏之。
我们完全可以说,杨坚之所以能最终夺得皇位,首先要感谢的就是周宣帝。
要不是他对着宇文宪和宇文孝伯一通乱砍乱杀,恐怕事情不会发展到后来那样。
可问题就在于,如果周宣帝留下宇文宪和宇文孝伯,让他们与杨坚互相牵制,就一定能保证自己权力稳固吗?答案其实也无法确定。
在当时背景下,为了维持皇权的稳定,历朝历代的皇帝,把各种能想到的方法都用过了。
结果呢,都被事实无情的证明,在那种皇权不稳定的时代,皇权永远只能在动态中寻找平衡,想长久的维持皇权高高在上,都需要可遇不可求的原因。
周宣帝如果不杀宇文宪和宇文孝伯,或许轮不到杨坚上位,但谁敢保证,宇文宪和宇文孝伯,就一定不会起歪心思呢?
我们现在看到的史书,是为了证明周宣帝无端猜忌,害死了忠臣宇文宪和宇文孝伯,所以把这两人写得像白莲花一般。
可如果我们以周宣帝的视角来看待这件事,立刻就会发现:杨坚或许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宇文宪和宇文孝伯,同样不是好东西。
这些人都有一个隐藏的目标,就是想办法把皇帝赶下去,自己坐上那个宝座。
这其实就是权力博弈最大的难点。
如果皇帝只是为了防范某个具体的人或集团,他只需要简单地大开杀戒即可。
可一旦局面处于动态平衡的情况下,无论杀谁都可能让局面失控。
年幼的周宣帝无法控制这个局面,于是他选择了暴力破局,却最终为杨坚做了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