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猜猜这是什么?
还有这个?这个呢?图片来自B站up主@天堂丶恶魔
答案揭晓——这些都是B站3月起引进的日本动漫《银魂》中的截图。本来B站买下《银魂》的版权,让许多老粉拍手叫好,没想到播出的版本却这么让人匪夷所思。满屏马赛克,甚至在原版打了码的地方又覆盖一层马赛克。这一骚操作被粉丝调侃为——
码上加码
说实话,原本没那么不健康的画面,加了这些马赛克反而显得更“少儿不宜”了。“这满屏的马赛克本体是什么?”“我到底在看什么?”
可在国内,动画的尴尬境遇又何止“被打码”呢?01前不久,一则消息猛地登上热搜。
根据江苏省消保委发布的一则《动画领域侵害未成年人成长安全消费调查报告》,21部动画片共查出1465处易被模仿危险点!用语方面,687个问题点;
剧情方面,176个问题点;
场景方面,416个问题点;
动作方面,128个问题点;
其他与核心价值观不符的引导暗示性元素方面,58个问题点…
在这份长长的名单中,《熊出没》《小猪佩奇》《名侦探柯南》《迪迦奥特曼》《小马宝莉》等热播动画赫然在列。
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所谓的“危险因素”,有肢解、暴力打斗、杀人、抢劫、谩骂、违法、攀高、阴暗画面、大笑大叫、植入广告……比方说,《名侦探柯南》第1集21分出现的枪杀和毒药,《熊出没》第4集,10分34秒处的用锯子追砍,《小猪佩奇》第3集,3分36秒的从飞机上跳落,以及第7集里,3分32秒的危险攀爬。精确到秒!每一部动画,都被一集一集一秒一秒地拉着看,从里面找出“可能侵害未成年人成长安全”的问题。而这些被点名的动画,许多都是之前已经遭投诉,停播整改过的。就拿《熊出没》来说,2013年它曾因“暴力失度语言粗俗”被央视点名整改。里面的一些熊大熊二闯入光头强家里偷东西,光头强手持猎枪和电锯的场面,被家长认为会对孩子进行错误引导。可即便是整改过的《熊出没》,也还是没有达到家长们的要求。这部曾在少儿频道创下国产动画最高收视纪录的动画,里面依然存在许多“暴力元素”和“危险模仿行为”。《喜羊羊与灰太狼》也同样,因“低俗、暴力、早恋”等各种原因被家长联名举报。有人专门做了一个统计,截止到2013年播出的集数中:灰太狼一共被平底锅砸过9544次,被抓1380次;喜羊羊被煮过839次,被电过1755次。多么暴力,多么可怕!回想我们上学时,中午电视上还会放《猫和老鼠》。里面的汤姆被杰瑞打过多少次,杰瑞又被汤姆折磨过多少次?估计放在现在,也难逃被举报下架的命运。02一些儿童心理研究表明,当孩子成长到2岁时,就会开始模仿各种行为。所以小孩子爱看的动画片首当其冲,里面的暴力和粗俗镜头最让家长担忧。此次调查,也是由于家长们对于动画内容管控的呼吁。根据江苏省消保委发布的报告,他们还向1026位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有近7成的家长表示“孩子会模仿动画片里的人物、动作”,超过8成的家长认为“市面上动画片的放映尺度需要进一步严格把控”。而令家长担忧的除了其中的危险元素,也包括许多被界定为“阴暗黑化”的元素和“成人化”的动画情节。
日本的《迪迦奥特曼》《名侦探柯南》,美国的《小马宝莉》,国产的《魔道祖师》《天官赐福》成了重灾区。可讲道理,以上并不全是面向幼儿、儿童观众的作品吧?也有很多动画片的受众是成年人啊,成年人就不配看动画了吗?你让幼儿园的小孩子看柯南,然后说里面的杀人场景、尸体画面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还反手把它举报了,这像话吗?所以说,这则报告从一开始选取样本就出了问题。你叫它一声“未成年人动画片”,它答应吗?
可这种风气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只要看不顺眼就是举报伺候。去年,动画片《菲梦少女2》因为角色头发五颜六色的,被举报“容易带坏小孩子”。
随后湖南卫视虽然给出解释“头发颜色是为了方便区分每个角色的风格”,动画的内容导向是传递正能量,却还是第一时间停播整改。我想问问举报者,如果把她们的头发P成黑色,都不要化妆,你还能分得清谁是谁吗?你看看她们的五官,不是都长一个样吗?许多人从小看到大的《虹猫蓝兔七侠传》,干货满满的科普向动画,却因为“血腥暴力”“打打杀杀”,举报!
《小猪佩奇》,在泥坑里蹦迪,攀高,孩子看了还会学猪叫,举报!
《迪迦奥特曼》,暴力打斗那么多,孩子看了跟同学打架怎么办,举报!
《哆啦A梦》,又是时光机又是记忆面包,孩子看了会幻想不劳而获,举报!
《斗罗大陆》这种更不行了,既血腥又有早恋剧情,举报!
照这个标准来看,动画片就没有能看的,那些曾带给观众力量,鼓舞了几代人的经典也不例外——上海美术制片厂的《大闹天宫》,什么熊精虎精白骨精啦,孙悟空乘着云朵在天上飞啦,多危险,举报!
迪士尼的《灰姑娘》《白雪公主》,染发,早恋,勾心斗角,还有少儿不宜的镜头,举报!宫崎骏的《千与千寻》,里面的人物全都奇形怪状的,都不知道从哪里吐槽了,直接举报吧!还有《葫芦娃》《哪吒闹海》《龙珠》《猫眼三姐妹》……全部举报,举报,举报!03家长们不分青红皂白的一次次投诉,可算把网友给惹怒了。许多人留言谴责和调侃这些家长的「一键举报」骚操作。
虽说近年来,儿童因模仿动画片里的情节,发生悲剧的新闻时有耳闻。2018年,一名8岁女童模仿动画片攀岩,不慎坠亡。
2017年,一名5岁女孩模仿动画片撑伞“飞下”11楼,摔成重伤。
2016年,一名10岁女孩模仿动画片使用电锯,把妹妹的脸锯伤。
2013年,一名8岁男孩模仿动画片里的“绑架烤羊”,把两个小伙伴严重烧伤。
但是,这些新闻的关注点难道不应该是:“女童为什么会在没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攀岩”
“谁把5岁儿童单独放在打开窗户的11楼”
“电锯为什么放在10岁儿童可以拿到的地方”
“为什么没有人教给8岁孩子不能玩火”在孩子年龄尚小时,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能力也尚未形成明确标准;这时保护好他们的身心健康,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不该是监护人的义务吗?把错误都推到动画片身上,家长们疏于监管的负罪感就少一些了吗?
有许多家长,把动画作为自己忙不过来时、代替自己陪伴孩子,在孩子吵闹时、帮助分散孩子精力的工具。可在出了问题后,却反过来怪动画“教坏了”自己的孩子。这到底是动画片的错,还是自己对孩子疏于教育和引导的错呢?恕我直言,危险的不是动画,而是认为“把这些动画禁止就能让孩子远离危险”的某些家长的心理。因为即使没有这些动画,还是有许许多多的危险,有可能被孩子看见和模仿啊。社会不是真空,危险本就无处不在,就连新闻里也会出现罪案、暴力镜头……那是不是有一天,有的家长要把孩子犯的错误推到新闻联播头上?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他们已经不只揪着动画下手了。著名儿童作家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其中有一本因为出现了自杀桥段,被读者在网上曝光后全面下架。虽然书的内容已经进行了删改,但就像杨红樱回应的:“断章取义是最坏的读书方法。”因噎废食,一杆子打死所有,也是最坏的问题解决办法。把动画都举报了“杀死了”,让成年人和未成年人都没得看,就好了吗?即使侥幸存活的,也被删被改,打上让人哭笑不得的马赛克,就好了吗?一直这么敏感下去,矫枉过正,不怕有一天没得看?因此“动画分级”的呼声越来越高。如果我们有了较完善的审查制度和分级制度,更规范的动画市场,确实可以一定程度上保护未成年人。但它也永远无法替代,家长们的引导和陪伴发挥的重要作用。没有什么可以替代。社会上的危险因素不会变少,家长的角色永远不能在孩子的成长中缺席。其他的都只能打个辅助而已。总是顺手“举报”的家长们收手吧,放过动画。不如把举报的时间留给你的孩子,多陪陪他。多带他去户外运动,别忙起来就随便打开一部动画给孩子看。而对成年人来说,也有权利要求看一部“不删减、不打码”的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