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松进攻战打响!41000发炮弹雨倾泻,俄军狂炸40分钟!北约战机紧急出动

办公室金秘书 2024-12-30 11:42:17

四万发炮弹,四十分钟,一座冰雪覆盖的城市被轰炸。当圣诞钟声仍在西方世界回荡时,第聂伯河畔却响起了另一种声音。到底是什么,让俄军在这节骨眼上如此迫不及待?

俄军选择在圣诞节这个特殊时刻,对乌克兰的赫尔松发起猛攻,可谓是打了个"时间差"。要说这场仗打得是真有意思。

首先,你肯定纳闷,为啥俄军偏偏挑这个节骨眼儿打赫尔松?这里头可大有文章。要知道,赫尔松可不是一般的地方,它就像是乌克兰南部的一把大门钥匙。掌握了这里,就等于手握了通往克里米亚的生命线。俄军这波操作,说白了就是想给自己找条稳妥的"回家路"。这次进攻可真是来势汹汹。40分钟发射41000发炮弹,这火力密度简直堪比下饺子!要是把这些炮弹摆一排,估计能从莫斯科排到圣彼得堡了。这种疯狂的火力投送,在整个冲突中都是前所未有的。说到渡河作战,这可是个技术活儿。第聂伯河现在水位下降,河床都露出来了,还结了冰,对俄军来说简直是天赐良机。不过,这事儿也不是那么容易的。现在这无人机到处飞,想偷偷摸摸过河,那可真是比登天还难。一不小心就会变成对面炮火的活靶子。

俄军这次可是来真的。第58集团军带着两个帮手(合成集团军)已经在河对岸站稳了脚跟。这就跟下象棋似的,先在对岸放个"车",然后才好展开后续的杀招。但是,咱们得说道说道这背后的门道:1、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赫尔松就像是个战略要塞,控制了它就等于掌握了乌克兰南部的咽喉。往东可以威慑顿巴斯的乌军,往西能够直指尼古拉耶夫和敖德萨,简直就是个"三岔路口"。2、政治意义:这可是普京眼中的"核心目标"之一。他一直念叨着要完全控制乌东四州,赫尔松就是其中之一。3、时机选择:冬季严寒,河面结冰,这种天气条件反而成了俄军的帮手。再加上圣诞节期间西方国家都在放假,反应可能会慢半拍,这不就是个好时机吗?

而说到停火问题,那可就有意思了。拉夫罗夫把话说得明明白白:光停火不行,得有个保障俄罗斯安全的"法律文件"。这话听着挺官方,其实就是在说:"没有保障的停火,就是在给自己挖坑。"看看最近的形势:乌克兰搞偷袭,北约加紧备战,战机都紧急出动了。俄罗斯这边也不示弱,"榛树"量产加速,还打算重启核试验。这阵势,不干倒对方,誓不罢休啊。更让人瞠目的是,俄罗斯居然修改了核政策,把核武器使用的门槛降低了。这操作可把国际社会给吓得不轻。眼下的局势,要想停火?那可不简单。普京看清了现实,停火是死路一条。在没有实质性保障的情况下,谁也不会率先停火。

这场仗打到现在,已经不仅仅是军事较量,更是意志和耐力的比拼。就像一场马拉松,重要的不是起跑有多快,而是谁能坚持到最后。在这个寒冷的冬天,赫尔松战事的走向,或许会给这场持久战带来新的转机。

0 阅读:42

办公室金秘书

简介:洞察国际风云,分析国际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