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亏掉半个身家的李嘉诚,为何要半价卖掉港口资产?

反做空一线 2025-03-28 23:25:05

文/纸不语

以“高抛低吸”商业哲学著称的李嘉诚,曾经三次拒绝将旗下港口资产的40%股权出让给招商局集团,为何却在十年后选择了半价出售港口资产,且卖出的股权翻了一倍?

2025年3月4日,香港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和集团”)发布公告称,97岁的李嘉诚决定以228亿美元,将旗下43个港口打包出售给美国贝莱德财团,其中包括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

这两个港口被誉为“海上印钞机”,每年处理全球约6%的海运贸易,中国21%的商船必须从这里经过,单次通行费高达58.6万美元。更关键的是,交易还包括港口的智能调度系统和船舶数据库,这意味着中国货轮的出发时间、货物清单(甚至芯片数量)等信息将可能被暴露给美国。

不过,据《观察者网》援引《星岛头条》3月28日报道,接近长和高层消息人士透露,长和下星期不会签订任何关于出售巴拿马港口的协议。此前消息称,长和原定4月2日前签订最终协议。

李嘉诚出售港口资产被激烈批评

据媒体报道,从2015年,中国招商局就曾三次提出购买李嘉诚的港口资产,但均没有成功。第一次购买时招商局对李嘉诚的40%港口资产报价高达1500亿港元,但李嘉诚开出的价格是26-28倍市盈率,双方在价格上差距过大,交易未能达成。

第二次是2021年,中国招商局集团再次向李嘉诚抛出橄榄枝,报价320亿美元,求购巴拿马运河一端的巴尔博亚港,但李嘉诚以“非卖品”为由拒绝了此次收购。第三次是2023年,中远海运加价到350亿美元,试图收购李嘉诚旗下的港口资产。李嘉诚以“资产重组中暂不考虑”为由再次拒绝。

本次,长和集团宣布以22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57亿元)的价格,将其全球港口业务核心资产出售给贝莱德牵头的财团。此次交易涉及23个国家的43个港口、199个泊位及相关资源,但不包括李嘉诚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港口资产,如盐田国际、香港国际货柜码头等。

早在2025年1月,刚上台不就得特朗普就扬言“武力夺回巴拿马运河”,如今李嘉诚的出售行为被美国智库视为“重大胜利”。228亿美元的资金经过少数股东权益调整后,李嘉诚家族最后实收约190亿美元。而在贝莱德收购港口后,全球10.4%的集装箱吞吐量将被美国掌控。

图源:文轩财经

美国还计划对中国船只加收单次150万美元的“过路费”,未来甚至可能以“安全检查”为由扣留中国货轮,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就曾用类似手段拖延中国货轮72小时。

对此,中国方面迅速采取行动:商务部依据《国家安全法》审查该交易;香港特区则依据《反外国制裁法》冻结贝莱德在港资产。与此同时,中国正在推进“北极航线加速”等国家战略。

这一背景下,长和集团股价两天暴跌8%,评论区被批评李嘉诚的言论刷屏。然而,李嘉诚七成资产在境外,此次套现228亿美元可能转入离岸信托。有人认为这是“高位逃顶”,也有人质疑“他在英国亏掉半个身家,现在想靠卖中国命门回血?”

美国多次扬言“夺回”巴拿马运河

作为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关键枢纽,巴拿马运河承载全球约5%的海上货物运输量,每年有超1.4万艘船只通过,是通往美国和亚洲经济体的重要通道。早在1997年巴拿马运河的公开竞标中,巴拿马政局动荡,港口设施老旧,改造成本高,美国企业因更关注亚洲市场而低估其战略价值,导致和记黄埔以2200万美元低价胜出,拿下25年特许经营权,期限至2022年。

李嘉诚接手后,投入数亿美元改造,引入自动化系统,提升吞吐效率。2000年代初,港口年吞吐量从不足200万标箱攀升至400万标箱,收入稳定增长。2016年运河扩建后,港口货运量再上台阶,成为和记港口全球布局中的重要一环。

此外,李嘉诚还将港口版图扩展至全球,在23个国家运营43个港口,构建起覆盖五大洲的物流网络。如今,巴拿马运河已成为大国角力的焦点,运营红利也不断凸显。该运河每年承载全球6%的海运贸易,地缘和经济价值巨大。

2017年,中国和巴拿马建交,随后大量中国企业加大当地基建投资,合作规模迅速扩大。2021年,巴拿马政府将和记港口运营权延长至2046年。特朗普2020年竞选时就质疑“巴拿马运河是否落入中国手中”,2024年重返白宫后,多次表示中国企业控制巴拿马港口威胁美国利益,扬言“重新夺回运河”。

图源:文轩财经

受地缘政治紧张和贸易壁垒增加影响,2023年全球海运贸易占国际贸易的比重从2010年的85%降至80%,全球海运吞吐量增长仅2.5%,远低于2019年前5%的水平,港口行业利润率从2010年代的20%降至15%左右。

在巨大政治压力和贸易放缓态势下,李嘉诚以其一贯“高抛低吸”商业哲学,选择以228亿美元价格将全球港口业务(除中国大陆和香港外)出售给贝莱德牵头的财团。

香港多家媒体抨击了这笔交易,称这将导致巴拿马运河使中国的航运和贸易“受制于美”。港澳办首次转发了《大公报》的文章。特首李家超提出三点看法:一是重视社会关切;二是香港特区政府倡导公平营商环境,反对国际经贸中的胁迫手段;三是所有交易须合法合规,政府将依法处理。

《大公报》针对李嘉诚出售港口一事的评论文章。图源:极目新闻

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表示,有些香港商人误信“商人无祖国”,以为一切“在商言商”。其强调,没有祖国的商人只会沦为没有父母被人欺凌的孩子。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也回应此交易称反对贸易霸凌。

这一背景下,长和集团取消了传媒发布会及分析师会议,股价下跌6.4%,创下2020年以来的最大跌幅。长和集团的声明称,此次交易是公司全球业务重组的一部分,是一场 “纯商业行为”。

巴拿马运河一年收入近50亿美元

或许正是巴拿马运河潜在的高经济和地缘价值,让特朗普早有图谋。

还没有担任总统前,2011年,特朗普称美国归还运河“愚蠢”。2024年12月,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指责巴拿马对美国公司和海军收取的通行费是“敲诈”,并威胁要将运河“收回”。重新上台后,特朗普将巴拿马运河视为“美国重要国家资产”,再次声明要夺回运河。

今年一月份以来,特朗普向巴拿马政府施压,强调中国投资带来的“潜在威胁”,试图迫使巴拿马重新谈判运河管理权。美国还威胁对不符合其利益的国家实施关税壁垒。由于巴拿马经济和金融体系高度依赖美国,美国的经济制裁威胁对其构成巨大压力。

图源:环球时报

美国为什么三番五次地试图拿到巴拿马运河的控制权?

据极目新闻报道,巴拿马运河横贯巴拿马中部,全长81公里,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是全球关键贸易航道。它使船只绕过南美洲合恩角的航程缩短超1.1万公里。

2016年,巴拿马运河扩建后,通行量增长25%。2024财年,9944艘船舶通过,收入达49.86亿美元。目前,运河有180条海上航线,连接170个国家和地区,覆盖1920个港口,年均通行1.3万至1.4万艘船,承载全球约5%的贸易货运。2024年,运河货物总量超2.355亿吨,其中超2/3与美国相关。

1903年,美国通过军事干预获运河区永久使用权。1914年运河通航后,美国长期控制,攫取大量利益,巴拿马却获益甚微。1964年巴拿马人民通过抗争,迫使美国1977年签署《托里霍斯-卡特条约》,于1999年底将运河区的完整主权全部移交巴拿马。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