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山东淄博市博山区城西山脚下,有一个名为“昃(zè)家庄”的村庄,这个村庄里的绝大多数村民都姓“昃”(当地发音zhai)。
放眼全中国,以“昃”为姓是非常罕见的,翻遍北宋编著的《百家姓》以及后来所著的《续百家姓》,甚至现代所编的《中国姓氏大全》,均不见收录“昃”姓。
尤为奇怪的是,“昃家庄”的村民们世世代代遵守着一条“居青山,广谋田,务桑农,不取仕”的祖训。
历来读书做官都是光宗耀祖的事,“昃”姓先祖为何却劝诫子孙安守农桑、不入仕途?“昃”这个罕见的姓氏,又究竟有何渊源呢?
这,还得从380年前那场对皇室的大屠杀说起。
一、清廷诱降1644年3月19日凌晨,大明末代皇帝崇祯在大太监王承恩的搀扶下,颤颤巍巍爬上了紫禁城南面的煤山寿皇亭,在一棵歪脖子树上结束了自己年仅34岁的性命。
崇祯的死,标志着存续277年的大明王朝正式灭亡,也标志着中国最后一个汉族王朝退出了历史舞台。
一个月后,李自成兵败山海关,仓皇出逃,清军正式入关,为了安抚人心、笼络明朝旧臣,多尔衮以顺治帝的名义,不仅厚葬了崇祯、将明皇陵保护起来,还发布了一系列对明皇室成员优待的政策。
比如,公开承诺“前朝宗室首倡投诚、先来投顺、赴京朝见者,亦不夺其王爵,仍给禄养,以昭朝廷兴继之意”,此诏令一出,许多明朝宗室为了保住性命和荣华富贵,纷纷向清投降。
就连崇祯的太子朱慈烺也信以为真,偷偷从外地逃回京城,然而,不久后,这些皇室成员就发现,清廷所谓的“优待”,不过是由于时局需要,使用的欲擒故纵手段。
朱慈烺出现在京城后,顺治先是让明宫旧人指认太子的真假,结果“十人一见齐跪曰,此真太子”,可是,顺治却一口咬定这人“冒充皇家血脉”,当天便将朱慈烺入狱处死。
顺治三年五月,顺治又以“私匿印信,谋为不轨”为由,将早已降清的鲁王、荆王、衡王世子等11人处死,接着又将已投降的周王、晋王、德王、潞王等人杀害。
“秦王存枢……自成败,降清。隆武二年四月九日,有人讦存枢与晋王求桂、荆王甲、德王由栎、衡王由棷、潞王常淓谋起事。五月,与安宗等十七人同日遇害。”——《南明史》
之后,顺治对明皇室的镇压更为严厉,他一边晓谕兵部,要求各地严查明宗室的情况,一边对明宗室成员大肆屠戮,就连出嫁之女和在襁褓中的婴儿也未能幸免。
比如,清军在攻陷太原后,“捕晋宗室四百余人,送西安,悉杀之”,攻下大同后,“杀代王朱传奇,代藩宗室殆尽”,拿下兖州后,阳信王、东原王、安丘王、滋阳王等数千宗室尽被屠杀。
有学者统计,自清军入关后,明朝的嫡系皇室几乎被杀戮殆尽,其中有名字可查的,光郡王以上就有50多人,其余宗室更是不可计数。
即使不被清军所俘,身处各地的明皇室也是人心惶惶,一旦听到风雨草动,不等清军有所动作,自己率先便吓破了胆,自杀、绝食而死者比比皆是。
登莱巡抚杨声远就曾在奏疏里提到:“卑职与张知府只是对玉田王、平度王等人好言抚慰,谁知他们却惶惶不可终日,不久,玉田王割颈自杀,齐东王数日不食,玉田王妃、齐东王妃也在随后自缢身亡了。”
在这种高压环境下,很多明皇室只得隐姓埋名,四散奔逃,山东淄博“昃”氏就是其中的一支。据明清史专家顾诚先生推算,在崇祯时期,藩王遍布各地,宗室人口已繁衍到百万之众,那么,山东淄博的“昃”氏究竟属于明皇室的哪一支呢?
二、绝处逢生明朝时期,昃家庄隶属青州府,这里先后有三位王爷分封于此,他们分别是齐王朱榑、汉王朱高煦、衡王朱祐楎。
齐王朱榑是朱元璋的第七子,此人生性残暴自负,朱元璋驾崩后,他很是瞧不上继位的侄子朱允炆,结果朱允炆一怒之下,将他废为庶人、囚禁于南京,1403年,朱棣靖难成功,又恢复了这个弟弟的亲王身份,仍将他封于青州。
然而,朱榑死性不改,竟在封地愈加鱼肉百姓、横行暴敛,甚至将朱棣派去的使者全部灭口,朱棣忍无可忍之下,只得将朱榑再次废为庶人,并将他四个儿子全部囚禁于庐州。
朱瞻基继位后,朱榑和他的三个儿子突然“暴毙”,仅剩的一个儿子也一直被监管在庐州。
由此可见,齐王朱榑不可能、也不会是山东淄博“昃”姓的先祖。
至于汉王朱高煦更不可能是,为什么这么说呢?
朱高煦是明成祖朱棣的第二子,也是靖难之役的大功臣,由于太子一向仁弱多病,在朱棣的纵容下,他便生出了夺嫡之心。
永乐二年,朱高煦被封为汉王,藩国云南,可他却以路途遥远为由,迟迟不愿就藩,几经权衡之下,朱棣只得将朱高煦的封地改在距离京城更近的青州,没想到,朱高煦诸多推辞,还是不愿就藩。
朱高煦的夺嫡之心昭然若揭,1425年,明仁宗朱高炽病逝后,朱高煦竟计划截杀当时的太子朱瞻基,事败之后,朱高煦不仅不知悔改,还变本加厉,正式起兵造反,幻想能像父亲一样,把侄子拉下皇位。
可时移世易,朱高煦想当朱棣,朱瞻基却不想当朱允炆,结果可想而知,朱高煦兵败被活活烤死,他的儿子们也全部被杀,朱高煦一脉就此断绝。
与齐王朱榑、汉王朱高煦“爱惹事”的性子不同,明宪宗朱见深的第五子——衡王朱祐楎生性老实,又崇奉道教、好学礼贤,所以,朱祐楎一支得以在青州发展壮大,到明朝末年,共传承了六代八王。
1644年,正值明朝灭亡之际,裨将李士元曾劝末代衡王朱由棷称帝反清,可朱由棷胆小如鼠又爱财惜命,他轻信了清廷的承诺,没有丝毫反抗便投降了清军,待到清廷稳定了局势后,被拘禁在京城的朱由棷,才发现自己已成了砧板上的鱼肉。
1645年,清廷以衡王子弟有人叛乱为由,不由分说将衡王朱由棷和世子全部杀害,曾经流金溢彩、富丽堂皇的衡王府也被抄没、夷为平地,只留两座石坊留在原地,无声诉说着人生如梦、世事无常。
衡王族人得到消息,立即四散逃命,其中一支在两兄弟的带领下,扶老携幼逃到了颜神镇西山脚下的王大岭。
当时,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只有一座不知何人于何时建造的石屋避身,见此处风景秀丽、人迹罕至,逃难的一行人便决定在这片深山老峪避居下来。
为了安全起见,他们不得不隐姓埋名,见当时日已西斜,两兄弟便以《千字文》 中“日月盈昃”的说法,将朱姓改为“ 昃”姓。
在《说文解字》中,“昃”的释义为“日在西方时 ,侧也 ”,就是太阳西下、快要落山的意思, 这支朱姓后人以“昃”为姓,既是受当下环境的启发,也暗含大明王朝盛时已过,不忘祖宗之意。
即便沦落他乡,他们也骄傲地认为自己是龙子凤孙,所以,两兄弟分别改名为昃龙、昃凤,在《昃氏族谱》和《九龙峪碑文》的记载中,昃龙、昃凤便是昃姓人的祖先。
雍正初年,经过四代人的繁衍生息,昔日人迹罕至的王大岭已人口众多、耕地成片,清政府正式将此地编户入册,纳入管辖,也就是在这时,当地人才给这片土地取名为“昃家庄”,这一名称一直延续到今天。
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个清朝年间,昃姓族人出过读书人、商人、农民,却唯独没有出过官员,这也算是他们作为明朝皇室后裔,对清廷的一种无声抗议吧。
经过专家考证,衡王的后人除了逃难到昃家庄外,还有一部分逃到了青州境内便于躲藏的王坟村、郇仁马村、王孔村、戴楼村等地,经过380年的繁衍发展,如今衡王宗室分布于全国各地,人口已超过两万,其中尤以青州为多。
除了改为“昃”姓外,这些衡王后人有改姓为“林”的,还有改姓为“霰”的,只不过在康熙年间,许多人见清廷放松了政策,纷纷改回了“朱”姓。
总结:翻遍史书,朱元璋是历代帝王中对子孙后代最好的一个。
比如,为了避免后世子孙名字重复,他亲自定下了取名的规则和方法,一直到今天,不少朱姓人家仍在按照朱元璋定下的方法取名;
再比如,为了拱卫疆土,朱元璋大封宗室,将自己的子侄全部封于各地,并给与他们丰厚的物质和地位保障。
皇室成员不必从事任何职业,他们生来地位就高于地方官员,而且从生到死所需的一切花费,全由明王朝承担,钱花不完又整天无所事事的皇室成员们,只能卯着劲的生孩子,据学者推测,明代皇族的人口增长率是当时全国平均人口增长率的10倍以上!
到了明朝末年,朱元璋曾以为傲的皇室子孙,已然成了大明王朝的一颗毒瘤,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手不能抬、肩不能扛,更为可怕的是,朝廷国库空虚,连军队的饷银都发不出,这些宗室却占据着国家的大半财富。
人多势众,又富可敌国,难怪明亡后,李自成和清军会把屠刀举向明皇室了。
归根究底,这个祸根,还是朱元璋亲手为子孙埋下的。
2018年有机构用基因检测的方式,统计出当年拥有百万之众的明皇室,如今约有20万人延续了下来,他们中的大多数分布于我国北方诸省,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人,还保留着原本的“朱”姓,其余也有改姓为“王”、“张”、“刘”、“高”等常见姓氏的,也有极少数的人,改姓为上文提到的“昃”、“霰”等罕见姓氏。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曾经的皇室贵胄,如今早已泯然于世,只有姓氏承载着那段非凡的历史,供后人凭吊畅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