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化胡是真的吗?

沃唐卡 2025-01-05 00:18:46

目前主流观点认为老子化胡并无其事。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只提到老子西出函谷关后 “莫知其所终”,并没有老子化胡的相关记载。作为较为严谨的正史,《史记》的记载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如果老子化胡确有其事,司马迁不太可能遗漏如此重要的事件。

在印度早期的佛教经典如《佛所行赞》等,这些被认为是最接近释迦牟尼时代的文献中,均未提及老子与佛教起源有任何关联,从佛教自身的文献角度也无法证实老子化胡的真实性。

据多位学者考证,“老子化胡”一说最早是由佛教编造,佛教为了传入中国,在中原生存发展,不得不依附于道教,于是编造了 “老子化胡” 的说法,自称佛教为 “浮屠道”。但当佛教立足之后,又贬斥道教为 “外道”,否认老子化胡的说法。

晋惠帝时,天师道祭酒王浮在与僧人帛远争论的过程中,为抬高道教,贬抑佛教,根据东汉以来种种老子化胡传说,造《老子化胡经》。

此后,佛道双方围绕此问题展开了长达千年的激烈论争,这也说明老子化胡更多地是佛道两教为了争夺地位和信众而产生的一种说法,并非真实的历史事件。

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而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生活在公元前 6 世纪到公元前 5 世纪左右,从时间上看,老子要早于释迦牟尼。若说老子化胡为佛,在时间顺序上存在矛盾,除非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老子在西出函谷关后穿越时空到了释迦牟尼时代,但目前并无这样的证据。

道家思想和佛教教义有着明显的区别,道家强调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等,佛教则注重因果轮回、解脱涅槃等。两种思想体系在核心教义、修行方法等方面都大相径庭,很难想象老子会将道家思想转化为佛教教义并在天竺教化胡人。

那么老子化胡传说的演变过程到底是怎样的呢?

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不久,为了更好地在中国立足,最初自附于黄帝、老子。《后汉书・襄楷传》中提到 “或言,老子入夷狄为浮屠”,这可能是目前能找到的较早的关于老子化胡传说的记载,当时社会上出现了老子化胡成佛之说,以宣传佛道同源论或老子转生论,但此时说法相对简单模糊。

汉末三国时期,化胡说开始广泛流行,《魏略・西戎传》记载 “浮屠所载与中国老子经相出入,盖以为老子西出关,过西域,之天竺,教胡”,此时已经明确指出老子西出函谷关后到天竺教化胡人,但仍未形成完整系统的理论。

两晋南北朝时期,佛道二教都有较大发展,双方在化胡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论争。晋惠帝时,天师道祭酒王浮在与僧人帛远争论的过程中,为抬高道教,贬抑佛教,根据东汉以来种种老子化胡传说,造《老子化胡经》,将老子化胡的传说进一步系统化和具体化,谓老子西出函谷关,经西域至天竺,化身为佛,教化胡人,因此产生佛教,后人陆续增广改编为 10 卷,成为道教徒攻击佛教的依据之一。

这一时期,南朝宋泰始三年(467)道士顾欢作《夷夏论》,认为佛教是夷狄之教传入中夏,引发了大规模的 “夷夏之争”,佛道之间的辩论涉及上至朝臣奏疏,下至世俗论著。北魏孝明帝时,昙无最还曾与道士姜斌在殿庭中辩论《老子化胡经》真伪,最后姜斌被崇信佛法的孝明帝发配马邑。

到了隋唐时期,化胡之争仍在继续。隋开皇三年(583),沙门彦琮撰《辩教论》,斥老子化胡说。唐显庆五年(660),沙门静泰、道士李荣等奉诏集洛宫,辩论《老子化胡经》真伪。

武则天天册万岁二年(696),福光寺沙门慧澄,请依前朝毁《老子化胡经》,敕秋官侍郎刘如睿等八学士议决,但皆言汉、隋诸书有化胡之说,不当除削。唐神龙元年(705),诏僧道集内殿定《老子化胡经》真伪,沙门明法抗争,九月,下诏禁毁,违者科罪。

宋元时期,宋时又出现《老子八十一化》等宣扬此说。元朝初年全真教势力强大,大肆刻印王浮的《老子化胡经》,并新造《老子八十一化图》,遭到佛教徒的强烈不满。

元宪宗蒙哥为了平息佛教徒的愤怒,曾两次召集佛道辩论,元世祖忽必烈下令烧毁《老子化胡经》,不准再刊印,在官方的干预下,老子化胡传说在公开层面的传播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但在民间道教的某些流派中仍有一定的影响力。

明清时期,虽然官方对老子化胡传说持否定态度,但在一些道教文献如《历代神仙通鉴》中仍有相关记载,体现了部分道教人士对这一传说的坚持和传承,但此时其影响力已大不如前,更多地成为一种宗教内部的传说和文化现象,不再像之前那样引发佛道之间大规模的激烈争论。

接下来请朋友们欣赏一组沃唐卡编号为155-154542的四臂观音唐卡: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