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八大春鲜:舌尖上的季节性滋味

辉哥做美食 2025-03-22 20:32:13

南京东路,一个被人称作“美食天堂”的地方,却因青团而格外喧嚣。

每年这个时候,沈大成门口总是排满了队伍,仿佛成了沪上春日的固定景观。

一个朋友曾经打趣地提问:“到底是什么让大家疯狂打卡这块不起眼的点心?

”答案似乎就在那粢毛青团的神秘制作里。

粢毛青团:青团季节的热销先锋

对于上海人而言,粢毛青团不单是一种美味,更是一段被唤醒的记忆。

它的外皮颜色透亮,内里却包裹着鲜肉和马蹄,层层叠加的美味让人一口便沉沦。

有人说,吃粢毛青团是在追寻一种名为“春天”的味道。

作为青团里的明星,粢毛青团逐步引领了青团风潮。

每年沈大成亮相的新口味总能吸引食客的注意,而“春三鲜”的全素内馅则是青团里的素食担当,轻咬一口,荠菜、春笋、香菇的鲜美汁水铺面而来,春天的脚步似乎也近了。

刀鱼馄饨:淮扬风味的鲜美体验

如果说粢毛青团是视觉和味觉的交融,那刀鱼馄饨则是淮扬菜的代表性风味。

这款馄饨由蔬菜汁制成的翠绿面皮包裹着刀鱼内馅,刚上桌就能闻到鲜香扑鼻。

对于想体验淮扬味道的食客,刀鱼馄饨绝对是一场冒险般的旅行。

但“鲜到眉毛掉下来”远不止刀鱼馄饨,春卷和鸡头米汤水,也清清淡淡中透着春天的滋味。

不少食客专程来到新镇江酒家,只为了一场不可错过的中式下午茶。

初春蚕豆:简单却不简单的美味

在春天,简单是天然的美。

当然,蚕豆也不例外。

作为春季的特色食材,蚕豆与春笋、小豌豆炒炒,就能让人心满意足。

也许它看似平淡无奇,但这类菜肴最讲究的是时鲜的选材和火候的掌控。

对于尚越SH·YUE这样的新本帮融合餐厅而言,简单中餐的精制把控已成常见。

而这里特别推荐的澳洲带子与羊肚菌的组合也让不同的口味融合在旬间。

南北融合的马兰头香干

穿过鲁迅公园对面的小弄堂,走进派克餐厅,满目皆是上海的家常味道。

此时正值马兰头与香干组合的季节,这道菜也成了不少食客的心头好。

虽然切得不很碎,却有一种特别的“家常味”。

或许正是这种简约清新的魅力,才让人流连忘返。

毕竟对于一碟马兰头香干饭菜,油而不腻,入味刚好,正是上海人对家常菜的最好寄托。

正如大家总说的一句话:“上海的春天,怎么能少了腌笃鲜?

”这种家庭样式的炖煮也是真正的上海味儿,咸肉、鲜肉和春笋慢炖,时间把这道菜演绎得淋漓尽致。

文章结尾,回到南京东路,或许我们可以换个角度去看待这些属于春天的美食,它们之于上海人并不仅仅是要满足舌尖的快感,还代表着微小而具体的幸福。

而一次春日美食的旅程,也是每个寻常日子里珍惜的故事。

正是这种食物与记忆的交互,使得世间最温情的江南,总在春天里丰富且动人。

每一个人只要在春日里去尝一尝,便能真正感受到那些食物背后的温柔与爱意。

0 阅读: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