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熟悉的身影,连续二十年都坐在观众席的第一排,她总穿着红色的衣服,化着精致的妆容,笑容优雅迷人。
这位神秘的“常客”到底是谁呢?她和春晚之间有什么特别的故事?她就是靳羽西,一个在时代发展中勇往直前,活出精彩人生的传奇女性。
靳羽西1946年出生在风景如画的桂林,那里的山水美景举世闻名,她的家庭充满艺术氛围,同时也具备经商的头脑。

父亲靳永年是“岭南画派”的知名画家,他的作品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在艺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母亲则是一位非常精明的生意人,她对投资理财有敏锐的判断力和独特的看法,为家庭的经济生活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靳羽西的父母非常重视女儿的教育,他们不只教她知识,更关心她的品德修养,在父母细致的培养下,靳羽西从小就表现得聪明又多才多艺。
她特别喜欢音乐,尤其是钢琴,弹出的曲子优美动听,好像在表达她对艺术的热爱,她还学跳芭蕾,轻盈的舞姿展现了她优雅的气质和追求美的愿望。

不仅如此,她对法语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说得非常流利,这为她以后走向国际舞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父母非常支持靳羽西的每一个爱好,总是为她聘请最好的老师,提供最好的学习条件,希望她能在艺术的世界里自由自在地发展。

16岁那年,靳羽西决定去美国念书,这可是个大胆的决定,为了支持女儿的梦想,父母下了狠心,把在香港的房子卖掉了,这几乎是他们所有的家当。
他们把全部希望都放在了女儿身上,盼着她能在国外学出个名堂,靳羽西带着父母的爱和期望,一个人踏上了去美国的求学之路。

她去了夏威夷的杨百翰大学,选择了钢琴专业,留学生活可不容易,为了不给家里添太多负担,她开始利用课余时间打工挣钱,在餐馆端盘子洗碗,还做一些零活。
这段经历让她变得更坚强,也更懂得学习的重要性,或许是遗传了母亲的经商头脑,她很快就能够自己赚钱养活自己,不仅负担了自己的开销,还能帮助家里改善生活。

上大学的时候,靳羽西参加了一场选美比赛,并且赢得了“中国水仙花公主”的美誉。
比赛现场,因为没有化妆师,她不得不自己给自己化妆,没想到这次意外的尝试,让她意识到自己在化妆方面很有潜力,这也为她后来创立自己的化妆品品牌奠定了基础。
靳羽西拿到音乐硕士学位后,很多人没想到她没继续走艺术道路,反而选择了经商。

她很清楚,在音乐方面可能很难做到最好,加上父亲总是教导她“要做第一,不做第二”,这句话一直激励着她,她觉得,只有换一条路,才能真正做出一番成就。
1972年,靳羽西和妹妹带着仅有的150美元,毅然踏上美国的创业之路。
起初,她们做的是中美之间的商品买卖,把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特色产品卖到美国。

但因为缺少经验,生意并不如想象中顺利,常常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商品卖不出去,资金周转不开等等。
她们的生活一度非常困难,甚至到了需要向别人借钱才能维持生计的地步,一次机缘巧合,靳羽西被朋友邀请,在一场活动中担任英语主持人。

这次经历让她萌生了一个想法,也许自己能在媒体圈闯出一片天,她敏锐地发现,很多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都还很表面,对中国文化的印象还停留在老旧的刻板印象里,比如长辫子和过时的服装。
因此,她下定决心,要发挥自己的语言优势和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让世界看到一个真实、立体的中国,改变西方对中国的片面看法,促进文化交流。
她相信自己能够胜任这项工作,并为此充满动力。

靳羽西想要打造一个全新的电视节目,目标是消除西方世界对中国的误解和偏见,但她身为华裔女性,在美国媒体圈发展困难重重。
不仅优质资源难求,还常常遭遇歧视和不公正对待,面对这些阻碍,她没有退缩。
她的目标不仅仅是制作一档节目,更是要改变西方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尊重。
信源:时尚精英访谈录|羽西品牌创始人靳羽西:做化妆品是为了让世界看到东方美2024-09-30 封面新闻

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世界看到中国的进步和发展,打破文化隔阂,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经过六年坚持,靳羽西在1978年终于有了自己的电视节目《看东方》,这个节目凭借新鲜的内容和靳羽西自然得体的主持,很快就吸引了美国观众的目光,成为中美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看东方》的内容包罗万象,既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风土人情,也有快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
通过深入的报道和细致的解读,节目帮助美国观众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中国,让美国人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不再是刻板印象,而是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东方国度。

靳羽西也因此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她的节目为中美关系的友好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4年是中国建国三十五周年,全国上下都沉浸在喜庆的氛围中,美国广播机构希望能实况转播这场盛大的庆祝活动,让更多人了解中国。

然而,他们面临一个难题:缺少能够胜任的英文解说员,就在这时,大家想到了靳羽西,她或许能承担起这个重任。
靳羽西因为主持《看东方》节目而出名,加上她一直致力于中美文化交流,所以这次受邀为庆典活动做英文直播解说。

她的解说非常出色,让全球观众更好地认识了中国的进步和成就,也因此在国内媒体上赢得了很高的评价和关注。
中国的媒体都非常希望靳羽西能把世界各地的特色介绍给国内的观众,纷纷邀请她。
信源:78岁靳羽西做客“侨界会客厅”:坚守在中美交流第一线2024-11-14 上观新闻

靳羽西非常爽快地接受了邀请,并且主动提出不需要任何资金支持,只要国家需要,她愿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1985年,靳羽西的电视节目《世界各地》在中央电视台正式开播,这个节目以新颖的视角和精彩的影像,带着中国的观众们欣赏世界各地的文化风貌,极大地扩展了中国观众的见识,同时也更加奠定了靳羽西在中外文化交流方面的领头人地位。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从1983年开始,她连续二十年都被请到春晚现场,并且总是安排在观众席最显眼的第一排,成了春晚一道特别的风景。
为了感谢她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的重大贡献,中国邮政还特别为她发行了一套纪念邮票,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非常少见的荣誉。

大家觉得靳羽西会一直在主持界发展,没想到她又一次做了个让人惊讶的选择:转行做化妆品。
多年主持节目,她对化妆品市场非常了解,她发现,现在卖的很多化妆品其实不太适合亚洲女性的皮肤,这让她有了一个很棒的想法:专门为亚洲女性设计生产化妆品。
1990年,43岁的靳羽西嫁给了57岁的美国商人马明斯,马明斯是个成功的生意人,他对靳羽西的工作特别支持,经常鼓励她。

他们的婚礼在纽约举办,靳羽西穿了一件红色的中式礼服,漂亮极了,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她用这种方式,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迷人之处,那时候,中国女性用化妆品的人还不多,不少人甚至觉得化妆是件不务正业的事情。

马明斯对于在中国卖化妆品的前景感到不安,他觉得这样做风险很大,不过,靳羽西对此充满信心,她认为每个女人都爱美,没有人会不喜欢让自己变得更漂亮。
靳羽西相信,中国女性也有追求美丽的权利,她们配得上质量更好的化妆品,应该有机会用上好产品来提升自己的外貌。

1992年,靳羽西与丈夫一起投入500万美元,创办了羽西化妆品公司,并在上海开了首家专卖店。
为了让更多人记住这个品牌,靳羽西亲自参与产品设计和开发,对产品质量要求极高,每个细节都力求完美。

她甚至用自己的脸和手来亲自测试产品的安全性,有时候因为测试而被烧伤或者起水泡。
她用实际行动说明,真正的匠人精神就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将普通的工作做到极致,而她对工作的专注和投入,就是匠人精神最好的体现。
“羽西”品牌的诞生,给当时的中国市场带来一股新风尚,特别是它家的口红,立刻成了爱美人士追捧的潮流货。

靳羽西常常亲自去专柜,耐心细致地教顾客们化妆,分享自己的美丽秘诀,她还写了中国第一本美容书,手把手地教女性朋友们化妆步骤,以及服装搭配技巧。

她运用专业的化妆技巧和满腔的热情,致力于帮助中国女性变得更加自信,更好地展现个人魅力。
因为她对中国化妆品行业的杰出贡献,人们亲切地称她为“中国化妆品皇后”。

“羽西”牌子火了之后,靳羽西变得特别忙碌,她得经常中美两国来回跑,长时间奔波加上工作强度太大,身体和精神都吃不消。
而且,因为长时间分隔两地生活,她的婚姻也出现了问题,慢慢地产生了隔阂,最终走向破裂。
除了事业上的成就,靳羽西还特别关心公益活动。她出钱资助了不少高考中成绩优异的女生,给她们提供上大学的资金支持,帮助她们顺利完成学业。

她还在自己的老家捐款修建了好几所希望小学,努力为孩子们创造更棒的学习条件,她用实际行动帮助他人,回报社会,传递温暖和关爱。
现在的靳羽西,仍然经常出现在各种场合,比如上海电影节、时装周、世博会之类的活动,她还是那么优雅,心态也特别好,积极向上,一直都在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拼搏。
笔者认为
她从美丽的桂林出发,一路走到国际舞台,涉足音乐艺术,打造商业王国,担任文化交流的桥梁,最后成为美妆界的领军人物。
她每一步都走得非常坚定,充满光彩。她的成就,不仅仅是因为她的聪明才智和辛勤付出,更重要的是她对梦想的执着追求,以及不断发现和提升自身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