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衣哥”朱之文的四年网暴之战:一场农民歌手的法律反击
2025年2月18日,徐州经开区人民法院,一场备受关注的庭审正在进行。
农民歌手“大衣哥”朱之文,这位因一首《滚滚长江东逝水》火遍大江南北的草根明星,终于决定拿起法律武器,向持续四年对他进行P图辱骂、造谣诽谤的网暴者发起反击。
一、从“草根明星”到“网暴受害者”:朱之文的双重身份
朱之文,一个来自山东菏泽单县朱楼村的普通农民,凭借一副好嗓子和朴实无华的形象,成为了中国草根文化的象征。
他的歌声曾让无数人感动,他的故事也曾激励了许多普通人。
然而,成名后的朱之文并未享受到明星的光环,反而陷入了网络暴力的泥潭。
自2020年4月起,一名自媒体号主开始持续发布针对朱之文及其家人的P图辱骂视频。
这些视频不仅将朱之文的头像P到他人身体上,编造虚假情节,还涉及他的儿子、儿媳甚至未满周岁的孩子。
朱之文表示,这些视频内容不堪入目,给他的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精神伤害。
二、四年网暴:P图、辱骂与无休止的骚扰
朱之文在接受采访时难掩愤怒与苦闷:“我不认识我起诉的这个人,也从来没见过她,她为什么要在网上胡说八道?”
他坦言,自己并不反对别人通过发布他的视频赚钱,但此次起诉的对象却连续四年只发布他的视频,每条视频都进行了P图,内容充满侮辱和诽谤。
这些视频包括将朱之文的脑袋P到别人的身体上,将他P成一个孩子躺在别人怀里,甚至直接在标题上进行辱骂和造谣。
朱之文表示,自己只有小学文凭,不太懂网络,走红后更是要求家里人不可以在网络平台发布相关内容。
然而,这些造谣视频还是通过朋友转发到了他的手机上,让他既愤怒又不解。
三、法律反击:从证据固定到刑事自诉
面对持续四年的网暴,朱之文终于决定不再沉默。
2024年5月,他委托律师团队对相关视频进行公证,固定了290条涉案视频作为证据,其中29条视频的播放量超过5000次。
根据法律规定,发布带有侮辱、诽谤内容的视频播放量超过5000次,就可能涉嫌犯罪。
朱之文以侮辱诽谤为案由,向徐州市经开区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
他的代理律师杨安明表示,本案的焦点集中在对方发布的视频是否明确指向朱之文,视频内容是否能够被定性为侮辱或诽谤,以及对方发布视频的初衷。
四、网暴者的“匿名狂欢”与法律的“亮剑”
朱之文案并非孤例。
近年来,网络暴力已成为一种社会顽疾。
从“粉发女孩”郑灵华因网暴抑郁去世,到多名公众人物因网暴选择起诉,网络暴力的危害日益凸显。
然而,由于网络空间的匿名性和传播的迅速性,许多网暴者依然肆无忌惮地躲在键盘后面,以为匿名就可以为所欲为。
朱之文的代理律师杨安明指出,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任何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他希望通过此案,能够为类似案件树立一个标杆,让更多人意识到网络暴力的严重性和法律后果。
五、朱之文的“农民本色”与“明星困境”
尽管成名多年,朱之文依然保持着农民的本色。
他在家中养鸡、种菜,过着简单的生活。
然而,成名带来的困扰却让他无法像普通人一样生活。
他的家门口常年围满了拍摄者,甚至连去儿子家都要爬梯子躲避围观。
朱之文表示,自己并不想火,也不想出名,只想过平静的生活。
然而,网络暴力的蔓延却让他和家人的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
他的儿子和儿媳因为被卷入网络暴力而不敢出门,甚至连未满周岁的孩子也成为了造谣的对象。
六、结语:一场关于尊严与正义的战役
朱之文的起诉,不仅是一场个人的法律反击,更是一场关于尊严与正义的战役。
他希望通过这次起诉,能够给广大网友敲响警钟,让大家明白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对于朱之文来说,这场官司的胜负或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用自己的行动向网络暴力发出了挑战。
正如他所说:“法律该怎么判怎么判,我原不原谅他是我自己的事情。”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暴力已成为一种社会公害。
朱之文的案件,不仅是对网暴者的一次法律制裁,更是对社会的一次深刻警示。
我们期待,通过这样的案件,能够推动网络环境的净化,让每个人都能在阳光下自由呼吸。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