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张瑞芳:她三婚嫁严励找到了真爱,儿子在国外疗养院打工

勇敢的漂流瓶 2025-03-28 10:08:51

“谁能懂,张瑞芳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这句话在2012年6月28日,张瑞芳逝世的那一刻,显得格外沉重。

她的一生,像一部跌宕起伏的电影,充满了戏剧性的转折和深刻的情感。

从银幕上的辉煌到生活中的坎坷,张瑞芳的故事不仅仅是关于一个演员的传奇,更是关于一个女性如何在风雨中找到真爱的历程。

张瑞芳的第三段婚姻,是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一章。

1951年,她与著名演员金山离婚后,独自一人来到上海,开始了新的生活。

那间9平米的小房子,成了她重新出发的起点。

就在她以为这辈子不会再结婚时,严励走进了她的生活。

严励,一个多才多艺的男人,比张瑞芳大1岁,早年参加新四军,后来转业到上海电影制片厂。

他的开朗和随和,逐渐融化了张瑞芳心中的冰霜。

1952年11月7日,张瑞芳与严励结婚。

婚礼当天,张瑞芳突然接到上海市委的电话,要求她参加一个活动。

她没有告诉任何人她今天结婚,只是默默地赶去参加活动。

傍晚,领导得知她今天结婚,才派车将她送回家。

新房里坐满了人,大部分是严励的战友,张瑞芳亲切地与大家握手、打招呼,完全没有大明星的架子。

婚后,张瑞芳和严励的生活并不轻松。

张瑞芳不能生育,夫妻俩决定收养一个儿子,取名严佳。

张瑞芳的戏约多,社会活动也多,严励主动承担了照顾儿子和料理家务的重任。

1954年,张瑞芳在上海第十七棉纺织厂体验生活,十几天没回家。

那天,严励特意做了她爱吃的菜,和儿子坐在餐桌旁等她。

张瑞芳一进家门,看到这一幕,眼里涌出了泪水。

1966年,特殊年代来临,张瑞芳和严励都遭受了冲击。

张瑞芳被关进监狱,严励因为胃病住院,生命垂危。

儿子严佳每天早上走路一个小时,买一块小奶油蛋糕,去医院送给父亲吃,然后再去学校上课。

张瑞芳在监狱里,不知道自己还能否出去,还能否见到丈夫和儿子,眼里涌出酸涩的泪水。

1969年12月17日,张瑞芳离开了监狱,被下放到上海郊区奉贤五七干校劳动。

直到这时,她才能与丈夫和儿子取得联系。

严励父子得知张瑞芳还活着,激动得放声大哭。

1970年12月,张瑞芳星期天可以回家了,一家人终于得以团聚。

张瑞芳的头发基本上白了,看到儿子已经跟她一样高了,百感交集。

儿子将脸埋在张瑞芳的肩头,哽咽着说:“妈妈,你走了3年零18天,我和爸爸都很想你。

我们没有你的音信,但相信你会好好的。”

1973年,张瑞芳回到了上海电影制片厂,工作和生活逐渐恢复正常。

1976年,特殊年代结束,张瑞芳彻底迎来了新生。

她担任上影厂演员剧团团长,培养了一批新人。

儿子严佳成年后在上海无线电厂工作,后来去澳大利亚打工,并在那边结婚成家。

张瑞芳和老伴因为身体原因很少去澳大利亚,儿子儿媳每年都回国探望他们。

1998年,严励被查出胃癌,在医院接受治疗。

病情有所好转后他出院了,随后张瑞芳又住进了医院。

1999年11月1日,严励因胃癌在上海病逝,享年81岁。

老伴走了,张瑞芳在悲痛中坚强。

儿子儿媳将她接到澳大利亚,她不会说英语,天天被关在家里,生活很孤寂。

张瑞芳在澳大利亚住了一段时间后,又回到了上海。

2012年6月28日,张瑞芳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94岁。

临终前,儿子回到上海照顾她。

严佳抓住妈妈的手,眼里涌满泪水。

张瑞芳深情地看着儿子,然后微笑着闭上了眼睛。

张瑞芳情感沧桑,但在与严励的第三段婚姻中收获了幸福。

她虽然早已离我们而去了,但她在银幕上塑造的“李双双”“赵玉敏”等经典角色,永远活在观众心中。

张瑞芳的故事,不仅仅是关于一个演员的传奇,更是关于一个女性如何在风雨中找到真爱的历程。

她的坚韧和勇气,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当你面对人生中的难题时,你会选择怎样的道路?

欢迎留言告诉我们你的故事。

0 阅读:0

勇敢的漂流瓶

简介:勇敢的漂流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