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旬邑县以“守护家园、筑牢防线”为职责使命,坚持问题导向,采取严而又严的管控、实而又实的举措、细而又细的关怀,以“七个突出”精准施策,决战制胜疫情防控,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
坚持大数据推送信息与主动排查相结合,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四早”要求,针对入境人员、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旬返旬人员、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及重点市来旬返旬人员、重点边境城市和中高风险地区所在省的其他来旬返旬人员、其他省来旬返旬人员等5类重点人群,组织专门力量,分类精准管控,分层级、有针对性地实行集中隔离、居家隔离和核酸检测等措施。7月10日—8月15日16时,省市大数据推送相关疫情信息3267条,管控2107人,集中隔离62人,居家隔离298人,健康监测1747人,核酸检测1926人,核酸检测率91.41%。
全面动态掌握全县疫苗接种人员底数,精心组织,专人负责,全面动员未接种人员及时就近接种。截至截止8月16日24时,累计完成接种233524剂次,第一针完成140714人,第二针完成92529人,第三针完成281人。其中,18岁以上47056人,完成率63.36%;15-17岁5374人,完成率108.19%;12-14岁8154人,完成率112.44%,超额完成接种阶段性目标任务。
对商超、宾馆、饭店、药店及其他公共场所,严格落实定期通风、换气、消毒等措施,引导出入人员测温、扫码、戴口罩、核验“通信大数据行程卡”。成立3个联合督查组,开展督查检查10余次,下发通报3期,梳理问题5条,全部整改到位。对27家冷链食品企业、32名从业人员,开展食品核酸检测32次、从业人员核酸检测31次、外环境核酸检测26次,坚决斩断“物品传人”“环境传人”传播链条。加强客运班车、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环境消杀,开展从业人员核酸检测340人次。全力做好文化娱乐场所及旅游景点管控,实行“限量、预约、错峰”措施。所有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均建立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做好健康信息记录、防疫物资储备、防控措施落实等工作。同时,抽调260余名党员干部设立“党员先锋岗”,负责全县66个居民小区外来人员排查和防控措施落实等工作。
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门禁管理制度,实行24小时“扫码测温、核验通行、佩戴口罩”。明确县医院为全县新冠肺炎疫情救治定点医院,设置独立化、规范化发热门诊,完善“三区两通道”、留观室、独立CT等硬件。指导县镇村三级医疗机构、全县49家药店加强“一退两抗”药品管理,实行“实名登记+核酸检测报告”制度,坚决禁止诊所、卫生室收治发热患者。
全县范围原则上不举办或承办各类线下大型会议、活动等。近期,全县精简大型会议、活动10余场次。农村红白喜事等民间聚集性活动严格限制人数,及时登记报备外省来客。目前,倡导缓办或简办红白喜事40余场次。
充分利用电视、村广播、小喇叭等媒介,采取印发宣传资料、张贴标语、播放小视频等形式,大力宣传疫情预防指南、居家观察注意事项、卫生健康等知识,教育引导引导干部群众做好防疫措施,增强群众防控意识和能力。在旬邑融媒、古豳旬邑、旬邑疾控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各类疫情防控知识50余条,张贴宣传标语200余幅、《旬邑县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500余份,印发宣传彩页5万余份,编发宣传短信10万余条。
督促各镇办按照“三减少、三加强”要求,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引领作用,健全疫情防控工作体系,盯死看牢防控第一道防线。督促各部门定期不定期检查行业领域重点场所疫情防控工作,查漏补缺,举一反三。督促各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加强薄弱环节整改,坚决消除疫情风险隐患。同时,引导群众树立“第一健康责任人”意识,切实做好口罩要戴、社交距离要留、个人卫生要讲、新冠病毒疫苗要种“个人防控四要”工作。(刘亚妮 王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