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帝的书房内,范闲目睹了庆帝日复一日地磨砺箭头,心中不禁生出疑惑,误以为庆帝正沉迷于弓箭之道。于是,他巧妙地献上了一张复合弓的设计图,企图迎合庆帝的兴趣。
范闲的判断却出现了偏差。庆帝的真正兴趣并非弓箭,而是坚固的盔甲。尽管如此,范闲的献图并非全无用处,它展现了他对技术的深刻理解,让庆帝对他刮目相看,认为他是个有价值的人才。
问题随之而来,在原著中,叶轻眉已经发明了重型连发弩机,这种强大的兵器在秦业伏击范闲时发挥了关键作用。如何将这些弩机与范闲的复合弓图纸巧妙地联系起来,成了一个难题。这些弩机不仅是破案的关键,也是引诱二皇子造反的重要一环。
庆帝,这位见识广博的君主,自然不会对范闲的复合弓图纸感到新奇。毕竟,他已经有了能够自动连发的重型弩机,对于范闲的献礼,他或许只是一笑置之。
至于盔甲,那才是庆帝的秘密武器,直到最终的决战才显露锋芒。正是因为这些盔甲,庆帝才有机会揭露范若若的真实身份。
范闲的这一举动,无疑是在夜宴斗诗之外,向庆帝传递了一个信号——他并非这个时代的人,而是来自另一个时空的旅者。这一行为的利弊,还需看后续的发展。
庆帝是否过早地摊牌?当年叶轻眉助庆帝登基,诛杀亲王时所用的兵器,庆帝并不知晓。叶轻眉绝不会天真到将所有底牌公之于众。
范闲进京时,携带着神秘的箱子,这一行为显得颇为不合理。庆帝一直在寻找这个箱子,尽管他并不清楚箱子里究竟藏有何物。他猜测那是一种远程致命武器,担心五竹会用它来对付自己,因此他致力于研究盔甲以求自保。
庆帝不会因为一张弓的图纸就放弃自己的生命保障,他打造的重型盔甲,让死士穿上,成为战场上的肉盾和替死鬼。而范闲的图纸,很可能只是用于普通士兵的战斗,与庆帝的计划并不吻合,范闲的判断出现了失误。
《庆余年2》面临的挑战在于,它似乎过于急切地揭示了一些本应保持神秘的元素,这种做法似乎并无必要。即便观众对情节了如指掌,他们仍然期待看到剧情如何在荧幕上呈现。就像不断重拍的《射雕英雄传》或《天龙八部》,观众并非因为不知道情节而观看,他们期待的是精彩的演绎。
剧版的做法显得过于刻意,读过原著的观众众多,但这并没有影响到第一部的热度。第二部无需过多提前透露剧情,只需继续推进故事即可。
甚至将陈萍萍轮椅的秘密按钮公之于众,这似乎低估了庆帝的智慧。他难道不会去调查吗?无论是狙击枪还是火药,都应该在剧情中自然展现,无需与观众过多互动。这不是相声表演,观众也无法参与剧情,何必担忧?
在戏剧的世界里,我们需要信念和信心。让我们相信故事的力量,相信它能够吸引观众,而不是过度依赖剧透和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