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2.6亿,曾经世界最大天眼被放弃,美媒:崛起、遗产、悲惨崩溃

南蓉谈军事 2025-02-07 03:40:31

2025年了,美媒对曾经世界上最大的天眼——美国天眼,还是真的有点“关怀”了,1月中旬的时候。

居然再次发布了关于它的成就说明,这一篇名叫“阿雷西博天文台:一个巨人的崛起、遗产和悲惨崩溃”的消息,引发不少人感慨。

这是干什么?是被中国天眼的成就刺激到了?感觉到自己的天眼没了,有点“惋惜”了?的确,如果从成就上来看,还真的有点“惋惜”,毕竟发现的不少。

而且,美国天眼就这样没有了,那对自己未来的探索也会带来巨大的冲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下面就详细看看。

曾经世界最大的天眼被放弃!

阿雷西博天文台就是曾经最大的天眼,也号称美国天眼。

不过在中国天眼建设完成之后,它的地位也就被颠覆了,变成了世界上第二大的单面口径射电望远镜,也就是世界第二大天眼。

同时,由于它在2020年彻底崩塌了,世界上也只有中国存在“唯一的天眼”了,并且也是世界最大的。然而呢?在崩塌之后,美国也放弃了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的确,在2020年11月的时候,美国天眼出现了一条大型电缆故障,并且留下了一个大口子,是因为钢缆断裂,望远镜反射盘被砸出了30米长的裂痕。

过后,苏日安是存在一定的希望,但是在还没有修复的时候。

在同年的1月,又出现了一个电缆线的断裂,导致了其非常不稳定,以至于塔和平台不稳定性出现了,最终在连续两次的电缆事故后,望远镜悬挂的接收设备平台当天坠落并砸毁了望远镜反射盘(天线)表面,使得望远镜很可能已不能再使用。

过后,在进行确认之后,发现,的确已经没有办法使用了,因为三座吊塔上的残余钢缆无法支撑重约900吨的仪器平台,导致整个平台坠落在直径为305米的反射面板上,至此阿雷西博彻底结束了观测寿命。

过后,虽然科学家们仍然希望建造一个新的天文台出现,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宣布,没有资金,那这也只能说,彻底可以关闭了,所以,也就这样,曾经世界最大的天眼,彻底被放弃了,已经完全没有办法使用了。

当然,虽然没有办法使用,运行,但科学家们还是期待将其变成一个“教育基地”,只不过还没有明显过的进展。所以,到底结果会变成什么样子,的确是未知。

只是从现阶段的情况来说,这一座“天眼”的变化,的确是让人惊讶。

曾经世界最大的天眼变成垃圾场,但成就却留下来了,有哪些?

的确,从公布的图片来看,这一座曾经最大的天眼,已经是破破烂烂的了,变成了垃圾场的模式,只不过话说回来,没有进行修复,维护等情况之下,出现这样的情况,也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就算是耗资2.6亿美元打造,这这么放弃了,的确也是比较可惜,在没有将其变成一个教育基地前,可能也会一直维持这样的模式了,就是一个垃圾场的模式。

但对于它曾经的研究,曾经实现的一些突破成就,这一点是避免不了的,并且是永久性留下来了,推动了世界科学的发展,有哪些成就呢?比如:

1974年,发现一种新型的脉冲星,在1993年的时候,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的赫尔斯(Russell A.Hulse,1950— )和小约瑟夫·泰勒(Joseph H.Taylor Jr.,1941— ),以表彰他们发现了这一种新型的脉冲星,这一发现为研究引力开辟了新的可能性。1992年,发现已知的第一个系外行星系统。2016年,第一次重复快速无线电爆发的发现。

除此之外,美国天眼还支持了支持小行星监测、对金星等行星的雷达绘图,以及对地球电离层的分析等等。

所以,美国天眼创造的这些成就,是留下来了,推动世界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只不过呢?由于它没有办法继续使用了,而全球也只有中国唯一的天眼了,那未来更多的成就,可能就是中国来创造了。

只不过现阶段,中国天眼的突破,主要就是脉冲星上,可能很多人还没有看到其他什么,但这个脉冲星的发现,也是创造了世界奇迹了。

“中国天眼”发现脉冲星数量突破1000颗,它有什么用处?

上面也看到了,脉冲星的价值非常高,而1974年的诺贝尔奖,就是脉冲星的发现,所以,我国天眼发现的脉冲星数量突破1000颗,也凸显了我国在这方面成就是非常不错的,相对其他国家来说,其探索完全是超负荷了。

最为关键的是,我国的这些发现,已经超过同一时期国际其他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数量的总和,包括大量毫秒脉冲星和脉冲星双星,丰富了脉冲星的种类和数量,那它到底有什么作用呢?主要有两个:

第一个、对于理解脉冲星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个、也是脉冲星最大的特点,那就是脉冲星具有不间断释放脉冲信号的能力,而未来人类要想走向深空,就需要它来对航天器进行引导,以免出现“迷路”的情况,所以,在大规模的脉冲星支配之下,就可以通过它绘制出宇宙地图,从而推动我国深空探索的实力,这就是好处。

当然,除了这些之外,也还有其他的功能,巡视宇宙中的中性氢,研究宇宙大尺度物理学,以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主导国际低频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网。

获得天体超精细结构,探测星际分子,研究恒星形成与演化、星系核心黑洞一级探索太空生命起源等等,都是推动给我国未来深空探索的关键模式。

所以,也期待我国的天眼可以发现更多,早点完成更多的成就探索,让大家目睹一样,创造中国航天职中探索的新奇迹,这就是基本的情况。



0 阅读:0

南蓉谈军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