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宣讲员葛仁卿:从侦察班长到“红色播种人”的信仰远征

齐鲁晚报 2025-04-28 12:01:06

“广北县九区的周家村有一个连报名参军,被渤海军区授予“周家连”称号,他们从一个个普通农民子弟成长为革命战士、革命英雄,用近一个世纪的奋斗历程为国家、为人民立下了战功……”春日的阳光洒在东营市东营区辛店街道百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72岁的老兵宣讲员葛仁卿挺直腰板站在台前,声音洪亮地讲述着周家连的英雄故事,台下居民屏息凝神,仿佛被带回那段烽火岁月。

葛仁卿常说:“只要我的手还能写、嘴还能说、腿还能走,我就一直坚持宣讲下去。”作为东营市优秀红色故事获得者、东营区名师宣讲员、胜利油田“五老”先进个人,他打造了“老兵流动课堂”,将红色信仰化作一粒粒种子,播撒在新时代的土壤里。

戎马岁月:“当一个好兵就是要刻苦”

“我们家当兵的人多,因为从小受家庭熏陶,我们兄弟二人长大后也都去当了兵。”葛仁卿是山东莱西市人,1953年10月出生,自1973年12月入伍成为炮兵侦察兵,1976年12月入党。

“侦察兵是‘炮兵的眼睛’,我们要测量坐标,为大炮提供距离角度,再通过有线无线两种方式传递信息。”回忆起那段军旅岁月,为了做好侦察兵,葛仁卿不仅学习认真,还常常在野外训练中背着冲锋枪、望远镜等一系列工具跑上山,精准测算坐标,刻苦完成训练。他说:“怎么当一个好兵?就是要刻苦,好好学习。”

因能力突出,葛仁卿在入伍第二年就升任侦察班长,创下当时 “最快晋升” 纪录,他总是骄傲地说,“我们这个班是计算速度最快的,那时每次比赛都得第一名!”在退伍前,葛仁卿还将自己的实战经验凝练总结,编写了《怎样做好侦察班长和科学使用计算盘》手册,后来被作为教导队培训专用教材广泛传播。

退而不休:从“党务尖兵”到 “宣讲新兵”

1978年4月,葛仁卿退伍分配到胜利油田工程院从事党务工作。工作中,他仍保持着当兵时的刻苦精神,对待工作精益求精,多次获得中石化和胜利油田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思想政治工作者称号。在党务工作中,葛仁卿曾担任宣传员职务,他说:“那时候我都是纯手写演讲稿,也曾经给三、四百人上党课,讲解党史知识、时政形势等内容。”

葛仁卿于2013年10月退休,2021年2月底,辛店街道百合社区第一党支部书记孙秀贞找到他说:“社区让各支部推荐一至两名基层百姓宣讲员,到现在却没有一个报名的。”由于曾有讲课经验,葛仁卿决定报名参加,并顺利通过申请审批,在3月26日收到了辛店街道基层百姓宣讲员的聘书,也正式开启了他的“宣讲之路”。

“首次试讲时,我紧张得手都发抖,满脸大汗,还好,没出现什么失误。”葛仁卿对自己的宣讲工作可谓精益求精,他直言,不仅年纪大了记性不好,还因自己的普通话带着胶东口音,担心大家听不懂。“记性不好我就一遍遍背稿子,直到印在脑子里。有时候在小树林一边散步一边背,有时候背得睡不着觉,就起来接着背。”在一次次宣讲的历练中,葛仁卿宣讲时越来越神情自若,侃侃而讲,“台下全在聚精会神地听我讲,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给了我很大的信心!”

葛仁卿自我要求十分严格,他不仅要求自己做到脱稿流利演讲,还会请人帮忙制作PPT或视频,与演讲内容相对应,力求内容真实丰富,让听众能够感同身受。为此,从前期大量搜集资料撰写初稿,到试讲请人修改、广泛征求意见,再到与PPT或视频相配合,一篇成型的演讲稿在他手中总是反复打磨2到3个月,才会被他满意地搬上讲台。“现在我熟练背过四五个成型的稿子,做到随时能讲!每次宣讲前我还会再顺几遍,为了讲得更流畅。”

薪火相传:“流动课堂”暖万家

在一次校园宣讲中,葛仁卿问了孩子们一个问题:“你们知道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吗?”台下的孩子们却异口同声道:“不知道。”这样的场景让他深感教育的重要性,葛仁卿说,红色教育、国防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自己有责任也有义务把这些故事带到每一处,讲给更多的人听。

宣讲道路上,让葛仁卿印象深刻的事还有很多。有一次,他在胜利四小宣讲,有个男孩在台下拍了一段视频发给妈妈,并说:“今天葛爷爷来给我们讲了英雄的故事,讲得可好了!”没想到,男孩的妈妈是恒韵阳光幼儿园的园长,看到视频以后深受触动,便邀请葛仁卿去幼儿园给老师们也做一场宣讲,她感激地对葛仁卿说:“这就是发生在我们附近的英雄故事,我们却都不知道,谢谢您来讲给我们听。”听到这话,葛仁卿心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宣讲这件事不仅做得对,还要一直做下去!

后来,葛仁卿将宣讲重点放在了讲红色故事上,他说:“我经常去学校、社区等地宣讲,那我就顺着孩子们、居民们的喜好,多讲大家愿意听的故事。建军100周年快要到来,我也有责任和义务,好好挖掘本地红色故事,讲好英雄故事。”自2022年9月葛仁卿被聘为东营市退伍军人校外辅导员后,他马不停蹄地编写了《我和王杰是邻居》《大胡子连长李文学》《抗日小英雄王二小》《视死如归刘胡兰》等宣讲稿,他说:“只要哪个学校需要,我随时可以开讲。”

当兵时做“炮兵的眼睛”,退休了就当群众的“精神灯塔”。如今,葛仁卿把宣讲阵地当作了自己的“第二战场”,近年来,他亲自编写了21篇宣讲稿,深入机关、企业、街道、社区、农村、学校、幼儿园等地,宣讲党史、国家发展史、改革开放史以及英雄集体(人物)、劳动模范、科技先锋、优秀志愿者等先进故事240余场。

“真情传播,真诚践行,教育别人,愉悦自己。”正如葛仁卿的宣讲理念所言,他用行动证明,红色基因的传承,从来不是单向的给予,而是一场跨越时空寻找精神共振的双向奔赴。(大众新闻记者 刘海文)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