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初夏的清晨,李秀英习惯性地摸了摸床头柜上丈夫的遗像,轻声说了句:「老张,又是新的一天了。」
这个五十四岁的女人,脸上的皱纹里藏着太多不为人知的辛酸。二十年前,丈夫张国强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永远离开了她。那时候儿子张明才八岁,女儿张蕾才五岁,两个孩子还那么小,她却不得不一个人扛起整个家。
「妈,你就跟我们回家吧,总这样苦熬着有什么意思?」大伯子张建国当时是这么说的。可李秀英倔强地摇头:「我得把孩子们抚养大,这是我对老张的承诺。」
从那以后,她就在这座老城区的平房里,开始了独自抚养孩子的日子。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先去附近的早点铺子帮忙和面,上午到小区做保洁,下午再去菜市场帮人看摊。晚上回家,就靠着昏暗的台灯,一针一线地帮人缝补衣服。
「秀英啊,你这样太辛苦了。」邻居王婶子心疼地说。李秀英却总是笑着摇头:「不辛苦,只要看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我就知足了。」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老城区的平房虽然破旧,但却见证了母子三人最艰难的岁月。儿子张明考上了重点大学,如今在外地一家大公司当工程师;女儿张蕾也出息,去年刚和一个老实男孩结了婚。
李秀英原以为,生活终于要慢慢好起来了。可就在昨天,一纸拆迁通知,却让尘封二十年的往事又翻涌而出。
「秀英,听说你家分到了两套安置房,还有一百八十万的补偿款?」邻居老刘的话音未落,李秀英就看见院子里走进来几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
②
领头的正是大伯子张建国,他身后还跟着小叔子张建军。二十年不见,他们的头发都已经花白,但那种居高临下的眼神却一点没变。
「弟妹,这么大的事也不知会我们一声?」张建国开门见山地说,「这房子当年可是用我们老张家的钱买的,现在分了这么多拆迁款,总该给我们家里一个说法吧?」
李秀英握紧了手中的抹布,强压下心中的不安:「大哥,这房子是国强生前写在我名下的,这些年...」
「什么你名下!」张建军打断她的话,「当年要不是我爸拿钱,你们能买得起这房子?再说了,这是我们老张家的产业!」
院子里的争吵声引来了左邻右舍。王婶子心疼地拉着李秀英的手:「秀英这些年多不容易啊,孤儿寡母的,夏天屋顶漏雨,冬天地板漏风,她一个人硬是撑了过来...」
「那是她应该的!」张建国冷笑一声,「要不是看在孩子们的份上,当年就该让她改嫁,这房子早就归我们家了!」
这话像一把刀,狠狠地戳在李秀英心上。她想起那些艰难的日子:为了省电费,晚上只开一盏小台灯;为了交孩子的学费,自己一天只吃两顿饭;下雨时房顶漏水,她就打着伞在屋里做饭...
「妈!」正在这时,一声焦急的呼喊传来。儿子张明和女儿张蕾从外面跑进来,「邻居给我们打电话,说家里来人了,我们就赶紧回来了。」
看到儿女,李秀英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她还没开口,张建国就抢着说:「明明、小蕾,这事你们得评评理。这房子是你爷爷的钱买的,现在拆迁了,总该分我们家一些吧?」
张明皱起眉头:「大伯,这房子是我爸的遗产,这些年要不是我妈...」
「少废话!」张建军又打断道,「不管你们说什么,这拆迁款我们老张家是要分的!不然就去法院说理去!」
③
「我这就带你们去法院说理!」张明突然提高了声音,转身进屋拿出一个旧皮箱。
这是李秀英一直珍藏的箱子,里面装着这二十年来所有重要的文件。张明从中抽出一沓泛黄的纸张:「这是当年房产证办理的全部资料,还有我爸的工资条、存折。这房子是我爸用工龄房的优惠政策买的,首付是他俩的积蓄,每个月供款都是我妈去银行还的!」
张蕾接过来,一张张地在众人面前展示:「你们看清楚了!这是我妈这些年的工资单,还有她做零工的记录。光是还房贷,就还了整整十五年!」
「不可能!」张建国一把抢过资料,可当看清上面的字迹,脸色顿时变得煞白。
这时,院子里已经围满了左邻右舍。老刘头站出来说:「我可以作证,这二十年来,秀英自己拉扯两个孩子,没有娘家人帮衬,也没有婆家人管,全靠她一个人的双手...」
「就是!」王婶子抹着眼泪接话,「那些年孩子生病,她大半夜背着去医院;房子漏水,她自己爬上去修理;地板烂了,她一块块换...现在分了拆迁款,你们倒是来要说法了?」
「妈,」张蕾紧紧抱住李秀英,「这些年,您太不容易了!」
李秀英终于忍不住,泪水夺眶而出:「我什么都不图,只想给你们一个完整的家...」
看着这一幕,张建国和张建军面面相觑,最终悻悻地转身要走。这时,李秀英突然开口:「大哥,二弟,等等...」
④
李秀英擦了擦眼泪,直起腰板说:「这二十年,我一直记着自己是老张家的媳妇。虽然你们没有帮衬过,但我知道,国强在天之灵最希望的就是家人和睦。」
她从屋里拿出一个信封:「这是我早就准备好的,二十万。不是分给你们的拆迁款,就当是我这个弟妹尽的一点心意,给两位长辈养老送终用。」
张建国和张建军愣在原地,一时说不出话来。
「妈!为什么还要给他们钱?」张明急了,「这些年他们可从来没管过我们!」
李秀英摇摇头:「儿子,妈这么做不是为了他们,是为了你爸,也是为了我自己。这些年,我虽然日子过得苦,但心里踏实。给了这钱,以后见了面,我们还是一家人。」
院子里的邻居们都默默地看着这一幕。王婶子抹着眼泪说:「秀英这心胸,比天还大啊!」
张建国接过信封,脸上终于露出了惭愧的神色:「弟妹,这些年,是我们...对不住你了。」
张建军也低下了头:「嫂子,我们...」
「都过去了。」李秀英淡淡地说,「以后有空,就来看看孩子们。」
⑤
送走了两位伯叔,李秀英坐在院子里的老藤椅上,望着夕阳西下。这把藤椅是丈夫生前最爱坐的地方,每次下班回来,他都会在这里逗孩子们玩耍。
张明和张蕾一左一右地坐在母亲身边,张明轻声说:「妈,您这么多年的委屈,今天我们才知道有多深。」
李秀英摸着儿子的手,眼里含着泪水:「傻孩子,妈不委屈。看着你们健康长大,有出息,比什么都强。这些年,妈最大的心愿就是把你爸的期望都实现了。」
「妈...」张蕾靠在母亲肩头,「等拿到新房子,您就搬去和我住吧?」
「不了,」李秀英望着面前这个破旧的院子,轻声说道:「妈要住新房子,但得是自己的。这二十年,我和你们在这里经历了太多,虽然房子破,但每一块砖瓦里都有我们的故事。现在好不容易盼到了新房子,也算是你爸在天之灵保佑了。」
夕阳的余晖洒在李秀英的脸上,映出了一道温暖的光。她轻轻抚摸着藤椅的扶手,仿佛在和丈夫对话:「老张,你看到了吗?我把孩子们都养大了,现在我们还有了新房子。这一辈子,我活得虽然不容易,但值得。」
院子里,母子三人相拥而坐,温暖的晚风轻轻吹过,带走了往事的沧桑,留下的,是一家人最珍贵的幸福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