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死!英雄儿女中王成原型仍健在,隐姓埋名数十年,原因令人泪目

玉宸评过去 2024-01-18 21:46:22
前言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

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

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每当《英雄赞歌》恢弘的音乐响起,滚滚硝烟的朝鲜战场,战士们冲锋陷阵的厮杀,一幕幕,总会眼含热泪。

虽然未曾经历,但当《英雄儿女》把画面一遍一遍的复原,即便我们无法感同身受,但那份爱国情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永远都能共情。

当电影中的步话员王成,面对密密麻麻,扔了多少手榴弹都炸不尽,依然还在围上来的敌人时,他毅然决然的选择握紧爆破筒,跳进敌人之中,同归于尽。

电影中的王成英勇就义,牺牲了。

电影中的王成

1966年,当辽宁锦州大岭村开始放映这部影片《英雄儿女》的时候,一位老人看完之后,默默离开,回到家,他哭了好久好久……

因为电影中的王成,讲的正是他自己,他叫蒋庆泉。

影片中的王成并没有牺牲,也是人民英雄,为何如此默默无闻,隐姓埋名?又为何哭泣?

步话机员也上了战场,十分惨烈

1952年,作为出色的步话机员,蒋庆泉加入到了抗美的队伍中,作为共产党人,作为志愿军,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他知道这一场血战的意义。

蒋庆泉的职务是步话机员,步话机员的职责,就是负责把战场的信息随时汇报给总部上级。

这要求步话机员有敏锐的洞察力,迅速作出分析判断的能力,需要为总部引导炮火攻击的方向,范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职位,但作为技术兵种,必要的时候,依然要加入战斗。

1953年4月18日,无名高地上,敌我双方陷入了激烈的争夺战,但眼前的形势对我军来说极为不利。

地形比较裸露,敌人攻打我军容易,可我军要守住山头相当艰难,我军目标很容易就暴露在敌人视野,敌军武器精良,攻打我军守军一打一个准儿。

志愿军一个一个又一个的倒下了,敌军虽然也不少伤亡,但一波又一波的人海战术,我军显然难以支撑。

这种情况下,蒋庆泉也必须要投入战斗了,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一边向敌人扔着手榴弹,一边给总部汇报着引导火炮发射的方向和距离。

可敌我力量太过悬殊,敌军的人数还在如蚂蚁般爬了上来,距离自己越来越近,直到包围自己。

但他知道,援军很快就会到了,自己现在一定要守住,守住高地,坚持到最后,等到援军,就胜利了。

“越来越近了,60米,40米,35米,为了胜利,向我开炮!”那一刻,蒋庆泉已经顾不上自己的生死了,他只知道,引导火炮射向正确的方向,歼灭敌人,守住阵地。

可当时总部并没有发射火炮,至于为什么没有发射,蒋庆泉也不得而知,他只知道的是,自己的肚子上,眼睛里,剧烈的疼痛。

捂着肚子,他能感受到热热的鲜血直流,眼睛也看不到自己到底伤成了什么样,因为眼睛已经疼的睁不开。

可他当时心里隐约的知道,自己大概是活不成了,或许再也回不去故土了。

蒋庆泉身子越来越沉,直到隐隐约约听到了冲锋号的声音,他直到,阵地守住了,这才渐渐昏睡过去。

后来据蒋庆泉回忆:“自己当时就觉得自己不可能活着了”。

包括在战友们,也都一致认为,蒋庆泉就是牺牲了。

因为蒋庆泉的这件事,当时有一位战地记者,叫洪炉,在军队中听到了蒋庆泉的事情,感动不已,迅速联系当时负责在总部与蒋庆泉对话的战士取得联系,也达到他们的证实。

“我们确实听到了,蒋庆泉同志让我们向他开炮,但是那一炮没开出去,弹药供给出了问题”

这样不畏牺牲,为了战争胜利,英勇献身的事迹,当然要让全国人民都知道,都牢记人民英雄。

洪炉把蒋庆泉的事迹携程而来文章,名叫《顽强的声音》

醒来成了战俘,无颜面对江东父老

当蒋庆泉缓缓睁开了双眼,一时间不直到,自己是活着还是已经死了,按理说自己应该是已经死了,可为什么看着眼前的医生护士病人都很真实,颠簸的感觉明明就是在车上。

可要说自己还活着,都伤成那样了,怎么可能还活着呢。

迷迷糊糊中,车停了下来,听众嘈杂的声音,都是叽里咕噜的外语,又抬着扔到了担架上,又有女护士过来给输液。

虽然听不懂他们说的话,眼睛也无法睁开看,但他隐约知道了,自己已经成为了“战俘”。

得知自己成为了战俘之后,在他心里,只能战死在战场,绝对不能成为“战俘”。

他开始抗拒治疗,甚至想过用头撞墙,宁死也不要落入敌人手中,但他失败了,被一位战俘拦了下来:“只要活下去,我们就有希望,我们要看到战争胜利的那一天”。

蒋庆泉似乎清醒了过来,现在死就是白白死,就算死也要看见战争胜利。

靠着这个信念,他坚持了下来,身体恢复一些,能行走了之后,就被敌人关押了起来。

留着蒋庆泉,是为了想从他的口中得到一些有价值的情报,敌人说,只要他说出一些有价值的情报,就会送他去日本生活。

在日本给他房子,给他土地,想去美国也可以,同样会满足他一切的物质要求。

蒋庆泉全都拒绝了,他也清楚的知道,这样的拒绝会话来什么,每日遭受着痛苦的折磨,关押在大牢里,各种刑具轮番用刑,但他一个字都没说。

1953年7月27日,停战协议签署了,抗美援朝战争,我们胜利了。

只是当看到敌军递交的“战俘”名单的时候,,蒋庆泉三个字,默默的躺在里名单里。

也就是因为出现在了这个“战俘”名单中,让蒋庆泉把自己困在这个牢笼中,半生都没有走出来。

身份明朗,无愧英雄儿女

1953年,作为第一批荣耀归来的志愿军,在其他人都沉浸百姓的欢呼声,以及赞美声中,蒋庆泉头都不愿抬起来。

他时时刻刻无法忘记,自己曾经做了一名“战俘”,他无法忘记,自己是共产党人,自己是志愿军战士,被俘的那段经历,让他无颜面对乡亲们高昂的赞许声。

在迎接的人群中,蒋庆泉偷偷的溜走了,回到了自己村里的家,隐姓埋名的过上了农民的生活。

村里人只知道他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志愿军。

没有人知道他曾经为了守住阵地,用血肉之躯,请求向自己开炮,当然也没有任何人知道,对自己来说,那段作为“战俘”的灰暗时刻。

本以为日子就会这样一直平淡的过下去,有了妻子,有了儿女,若是能了此残生,也就别无他求。

但在曾经了解过这件事的洪炉心中,他放不下,他始终觉得能说出“为了胜利,向我开炮”这句话的人,是多么伟大的英雄儿女。

为何要被埋没,虽然在战俘名单,但是不曾透露任何机密,为了守住机密可想而知的又遭受过多少苦难,洪炉始终不忍心让这件事被隐藏。

洪炉

他开始写稿子,讲出当初的事实,开始寻人,甚至利用各种渠道,散步寻找《英雄儿女》王成的原型,蒋庆泉的消息。

这时候全国人民才知道,原来王成的原型还在人世,村子里的人们也才知道,原来那个整天沉默寡言的退伍老兵,竟然就是王成的原型,英雄原来就在我们身边。

可当乡亲们蒋庆泉提起这件事的时候,蒋庆泉慌了,他以为这件事能永远的埋藏下去,可当人们又揭开这件事的时候,他逃开了。

蒋庆泉

“我不是,我哪有那么大本事,再说了,这世界上重名的多了去了,这不是我”。从那之后,也就没人再提起了。

2010年,洪炉经过多方辗转找到了陆鸿坤,陆鸿坤就是当年在蒋庆泉话机对面联络的那个人,他一直都记得,当初真听到了那句“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原来他们都在寻找着蒋庆泉,二人合力终于找到了蒋庆泉的所在的村子,辽宁锦州大岭村。

时隔半个世纪,三人都已华发鬓白,满脸皱纹,但依稀中,还是能看到当年彼此英勇的样子。

陆洪坤(左)、洪炉(中)和蒋庆泉聚在一起

三人见面,过去的战火硝烟仿佛就在眼前,过去的晴天响雷声也似乎就在耳边,当然,还有烈士们鲜血染红的那片土壤,那一刻,也染红了他们的眼眶。

蒋庆泉把自己这些年不愿提自己过往的事跟二位战友也说了出来,二位心疼不已,只有他们知道,坚持到最后的“战俘”曾经面临着怎么样的痛苦。

“你没有做不起党和人民的事,党和人民也从没忘记过你,一直都在歌颂你的英雄事迹,你是人民的英雄儿女!”洪炉哽咽的说道。

蒋庆泉

那一次谈话后,蒋庆泉的心中,仿佛看见了灿烂的阳光,如此的温暖。

多年来,从没有像那一刻那样,如此的轻松,如此的高兴。

当洪炉邀请他参加抗美援朝纪念日的老兵宣讲会的时候,蒋庆泉站直了身板儿,站在了演讲台上,讲起了过去的事情。

此时蒋庆泉,再一次感受到了作为共产党人身上所肩负的使命,抗美援朝精神,需要传承下去。

自己作为战争的亲历者,也作为从战争年代,走到和平年代的见证者,他深深的明白,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他是伟大的中华儿女,为了党和国家,为了人民,他分不顾身,他英勇顽强,他舍生忘死,他牢记使命,使命必达。

他在全国各地,讲述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故事,不止有他,还有千千万万个“最可爱的人”,还有那些英魂未归的“英雄儿女”。

每当演讲结束,他都会让会场上响起那首熟悉的《英雄赞歌》,站在话筒前,蒋庆泉铿锵有的唱着:

风烟滚滚唱英雄

四面青山侧耳听

侧耳听……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