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国防部宣布了新一轮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在金额上不算太多,大概只有29.8亿美元。但是武器弹药的数量非常庞大,包括24万5千发155毫米炮弹、65000发120毫米迫击炮弹、24部炮兵侦察雷达,扫描鹰无人机、美洲豹无人机、“吸血鬼”反无人机系统、和6个国家先进地对空导弹系统。这些武器装备看起来杂乱无章,但是如果结合乌克兰战场的情况,可以看出,这次军援是很有针对性的。
我们注意到,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官方账号发表了一个帖子,借用俄罗斯前总参谋长的话,表扬中国一家企业生产的无人机,说它改变了战争形态。其实这家企业生产的是民用型号,根本不是为战争设计的。但是可以判断,俄罗斯通过商业渠道,购买了不少中国制造的民用无人机,提供给乌克兰战场上的俄军使用。
从社交媒体上,我们也确实看到,俄军用无人机侦察发现乌克兰目标,然后发起炮击。就算是这样不专业的无人机,也有效改善了俄军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美国向乌克兰提供反无人机系统,就是为了有效克制俄军的无人机。“吸血鬼”是一种打击低慢小飞行目标的型号,用光电系统来指挥控制,用一个四联装70毫米激光制导火箭发射器作为火力平台。70毫米激光制导火箭打击民用无人机,特别是速度慢、高度低的微型四轴无人机,那是太容易了。
至于反炮兵雷达、扫描鹰无人机、美洲豹无人机,都是专门针对俄军炮兵的侦察设备。美军现役有好几种反炮兵雷达,到底会援助哪一种,现在还没有公布。考虑到乌克兰军队的素质和机动能力,估计美国不会提供重型雷达,装在悍马车上的轻型雷达更适合乌军。但是这种雷达作用距离在10千米以内,更远处的侦察就要交给两种无人机来执行。特别是扫描鹰无人机的飞行性能好、侦察范围大、成像清晰,用来发现和定位俄军火炮,效果是相当好的。
所谓的“激光制导火箭系统”也值得关心一下。美国还没有公布具体型号,但是在美国军火库当中,符合有关定义的,只有70毫米口径的“九头蛇”激光制导火箭弹。这是一种从空中发射的弹药,主要打击目标是人员或者卡车之类的软目标,对付俄军常用的牵引式火炮也比较合适。但是它射程近,威力小,如果没有制空权,载机很容易被防空导弹打下来。
看得出来,这一轮军援,目的就是消除俄军的炮兵火力威胁,给乌克兰陆军后续的反攻创造条件。美国这次大手笔提供24万多发155毫米炮弹,6万多发120毫米迫击炮弹,可是乌军手里的大炮没有那么多。包括凯撒、PZH2000、M777之类的北约火炮,加起来只有200门上下。其中有一些已经成了俄军的战利品。所以,后续可能还有火炮装备的军援。一旦乌克兰能够在某个战术方向上集中起数百门火炮,比如在赫尔松方向,按照一天上万发的强度倾泻火力,那俄军的麻烦就大了。
俄军在乌克兰战场上虽然已经攻势停顿,但在火力上还是占着绝对优势的。主要是炮兵优势。如果炮兵优势被乌克兰方面克制,俄军的整个战线都有动摇的风险。所以,俄军很可能会更多地动用空天军。俄空天军自开战以来,存在感很一般。但有媒体报道,在俄罗斯远东的阿穆尔河畔的共青城,准备建设一条新的生产线,用来大量生产苏57战斗机。据说有六架苏57已经投入了乌克兰战场,表现良好,乌克兰现有防空系统拿苏57没办法。
无论海马斯还是M777,被苏57发现和攻击,就是死路一条。所以美国赶紧提供了所谓的“国家先进地对空导弹系统”,听着名字挺吓人,其实就是用AIM120空对空导弹改成地面发射,形成的近程防空导弹系统。这个系统对付苏35之类的不隐身型号,问题不大。但是对付苏57不行。俄军要是想避免麻烦,需要在这批军援到货之后,立刻设法摧毁。若等到军援下发到乌军部队、在战场上展开之后,就不好阻止其发挥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