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动圈的耳机能有多惊艳?铄耳DZ4体验分享

可爱的春雷王 2025-02-13 20:52:29

在国内众多耳机品牌里,LETSHUOER 铄耳一直是个比较低调的存在。最开始知道这个品牌,还是因为在国外的一些音频论坛上,看到不少发烧友对他们家产品的讨论,当时就引起了我的注意,一个国内的品牌,在海外市场居然有这么高的热度。后来慢慢了解才发现,铄耳在产品研发上有自己的一套,从入门级到旗舰级,产品线挺丰富,而且每一款耳机都有自己独特的调音风格 ,在配置上也很舍得下功夫。也是在最近这几年,铄耳在国内的知名度也慢慢起来了,参加了不少耳机展会,也推出了好几款口碑不错的产品。作为一名数码爱好者,平时入手的耳机也是数不胜数,今天要介绍的铄耳DZ4,就是他们家一款性价比很高的入门级耳机。

一、开箱

耳机的包装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简约。白色的盒子,正面一个大大的 “Z” 字图案,由四个动圈设计而成的,设计得还挺有艺术感,也是直接暗示了DZ4的核心。背面标注了一些耳机的参数,像单元配置、阻抗、灵敏度这些信息,一目了然。打开包装,里面的东西摆放得整整齐齐,耳机被稳稳地放在黑色的收纳盒里,旁边是配件,有好几对不同尺寸的耳套,还有一条灰白相间的线材 。

先来说说耳机的外观,拿在手上感觉挺精致的。前腔是 3D 打印的树脂材质,摸起来有一种亲肤的质感,没有那种廉价的塑料感。面盖是阳极氧化铝的,经过 CNC 精雕处理,看起来很有质感,上面的图案也挺独特,也是一个“Z”一样的线条,也是和它的单元配置有关,看着就很有科技感。耳机的整体造型属于那种比较小巧的,塞进耳朵里很贴合,不会有那种胀耳的感觉,长时间佩戴也比较舒服。

再看看线材,是 4 股 54 芯的0.05mm的高纯度铜镀银线,一共 216 芯,线身粗细适中,柔软度也不错,不容易缠绕。插头是 3.5mm 单端的,要是需要有 4.4mm 平衡口的话,可以买它的升级线版。不过这个价位,原配线的素质已经算是很良心了。

二、配置大揭秘

DZ4 的单元配置真的挺独特,用的是 3 颗 6mm 钛球顶动圈加 1 颗 6mm 被动振膜,这种 “3+1” 的动圈四单元架构,在耳塞里还挺少见的。以前市面上的多动圈耳机,大多是双动圈,而且口碑一般,主要是动圈单元不太好控制,声音互补效果也不如动铁单元 ,再加上体积大、设计成本高,价格也就降不下来,慢慢就不流行了。

铄耳用的钛球顶动圈技术,算是解决了这些问题。和传统的 PVC 振膜比起来,钛球顶动圈的电气可动性更强,6mm 的直径也能保证单元的可控性。三个这样的动圈单元组合在一起,能覆盖的频响范围就更广了。而那个 6mm 的被动振膜,主要是用来弥补耳机腔体小,低频不足的问题。它的原理和音箱上的被动单元差不多,通过和低频单元在密闭箱体内共振,增强低频的能量感和下潜深度 ,听一些节奏感强的音乐时,能明显感觉到低频更有力量了。

为了让这四个单元协同工作,DZ4 还采用了四路声学导管和双路电子分频技术。四路声学导管就像是四条高速公路,让声音能够更顺畅地传递出来,互不干扰。双路电子分频则是把声音信号按照不同的频率范围,精准地分配给各个单元,这样每个单元都能各司其职,发出最纯正的声音。就好比一个乐队,每个乐器都在自己的节奏上,配合得恰到好处,最终呈现出和谐美妙的音乐 。

另外,DZ4 还内置了楼氏声阻尼,这个东西能让声音在传导过程中更加稳定,减少杂音和失真,保证我们听到的每一个音符都清晰、纯净。不得不说,在这个价位上,DZ4 的配置真的是诚意满满,把各种黑科技都用上了 。

三、试听全感受(一)煲机小贴士

拿到 DZ4 后,我先煲机了一段时间。大家都知道,动圈耳机煲机还是挺重要的,就像新车需要磨合一样,新耳机的振膜比较紧,声音会有点生硬 。我这次煲机大概用了 100 个小时左右,用的是比较常规的方法,就是找一些不同类型的音乐,像古典、流行、摇滚这些,从低音量慢慢过渡到正常音量,让耳机的振膜慢慢适应各种频率的声音。经过煲机之后,DZ4 的声音明显比刚开声的时候更顺滑、更自然了。

(二)主调音风格

DZ4 的整体调音风格给我的感觉是那种很通透、很均衡的,没有特别明显的偏向某一个频段。听流行音乐的时候,它能把歌手的声音和各种乐器的声音都很清晰地展现出来,不会有那种混在一起的感觉。像听周杰伦的《稻香》,前奏的虫鸣声和风声都很真实,仿佛就在耳边,周杰伦的声音也很有感情,咬字的细节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听古典音乐的时候,它对各种乐器的还原度也很高,弦乐的悠扬、管乐的嘹亮,都能表现得恰到好处。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那种激昂的气势一点都没被削弱,每一个音符都充满了力量 。

(三)音场表现

在音场表现方面,DZ4 的表现让我挺惊喜的。它的音场规模不算特别大,但也绝对不小,属于那种刚刚好的感觉。横向和纵向的延伸都比较均衡,没有出现一边宽一边窄的情况 。听一些大编制的交响乐时,各种乐器的定位非常准确,能很清楚地分辨出小提琴、大提琴、钢琴等乐器的位置,就好像坐在音乐厅里一样,声音的分离度也很高,不会有那种乱糟糟的感觉 。比如在听《拉德斯基进行曲》的时候,不同乐器组之间的配合非常默契,声音比较的层次分明。

(四)高频表现

DZ4 的高频细节很丰富,亮度和延展性都不错。听弦乐的时候,琴弦的震动感很明显,泛音也很丰富,听起来非常舒服。像听《神秘园之歌》里的小提琴部分,那种悠扬、空灵的感觉被 DZ4 完美地诠释了出来,高音部分的音符清晰明亮,没有一点毛刺感 。听高音独唱的时候,歌手的声音也能被很好地还原,不会出现破音或者刺耳的情况。比如听黄绮珊的《等待》,她那极具穿透力的高音,DZ4 也能轻松驾驭,每一个高音的转折都处理得很细腻 。

(五)中频表现

中频人声是 DZ4 的一个亮点,结像非常清晰,厚度也适中。听男声的时候,能感受到那种醇厚的质感,听女声的时候,又能把女生的甜美和细腻展现出来 。听陈奕迅的《浮夸》,陈奕迅独特的嗓音被 DZ4 表现得淋漓尽致,那种情感的爆发和宣泄,都能让人感同身受 。听邓丽君的《月亮代表我的心》,邓丽君温柔甜美的声音也被完美还原,仿佛她就在眼前轻声吟唱 。而且 DZ4 对齿音的控制也很好,不会让人觉得刺耳,听起来非常舒服。

(六)低频表现

低频方面,DZ4 的量感不算特别多,但下潜深度还不错,回弹的速度和力度也都恰到好处。听摇滚音乐的时候,那种强烈的节奏感能很好地体现出来,鼓点打得很扎实,很有力量感 。比如听五月天的《离开地球表面》,歌曲里强烈的鼓点和贝斯声,DZ4 都能表现得很带感,让人忍不住跟着节奏摇摆 。听电子音乐的时候,那种丰富的低频细节也能被很好地展现出来,像一些电子音效的变化,都能听得很清楚。

四、佩戴舒适度

在佩戴舒适度这块,DZ4 的表现真的可圈可点。它的腔体是 3D 打印的树脂材质,重量很轻,官方数据是单只耳机 5.7 克 ,我戴上之后,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就跟没戴耳机一样。而且它的贴合度也很好,耳塞部分能完美地塞进耳朵里,不会出现松动或者滑落的情况。我戴着它跑步、做运动,都很稳,完全不用担心会掉出来。

另外,DZ4 的后腔采用了半开放式的声学腔体设计,这个设计真的很贴心。它能让空气在耳内流通,减少了那种闷塞感,长时间佩戴也不会觉得耳朵难受。

五、对比与总结(一)对比其他耳机

在500-600 元这个价位段,市面上的耳机产品还挺多的,像锦瑟香也的 Tanchjim Oxygen、兴戈的 EM2R 这些,都是比较热门的型号 。和它们比起来,DZ4 的优势还是挺明显的。

先说说单元配置,Tanchjim Oxygen 用的是单动圈单元,EM2R 是一圈一铁的配置,而 DZ4 采用的是 3 颗 6mm 钛球顶动圈加 1 颗 6mm 被动振膜的四单元架构 ,在单元数量和技术上就更有优势。实际听感上,DZ4 的声音细节更丰富,三频的衔接也更自然。比如听一些大编制的古典音乐,DZ4 能把各种乐器的声音都清晰地展现出来,层次感很强,而 Tanchjim Oxygen 和 EM2R 在这方面就稍微弱一些,声音的分离度和解析力都比不上 DZ4 。

在调音风格上,DZ4 也有自己独特的地方。Tanchjim Oxygen 的调音比较均衡,中规中矩;EM2R 则更偏向于流行音乐的调音,低频的量感会比较多 。DZ4 的调音则是在保证三频均衡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声音的通透感和细节表现,无论是听流行、古典还是摇滚,都能有很好的表现,适用性更广 。

(二)小些不足

不过,DZ4 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在高频泛音的表现上,它比那些高端耳机还是要差点点意思,在听一些弦乐的时候,泛音的丰富度和延展性还可以,但是还能再提升一下 。

(三)购买建议

如果你是一个刚刚入坑的耳机小白,预算又不是很高,那么 DZ4 绝对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它的配置高、调音好、佩戴舒适,能够满足你对音乐的基本需求,让你感受到 HiFi 耳机的魅力 。

如果你是一个追求性价比的用户,平时听音乐的类型比较杂,那么DZ4也很适合你。在299元这个价位上,很难找到一款在各方面都表现得这么出色的耳机了,需要4.4mm接口的可以看看它的升级线版。总体表现下来,我觉得LETSHUOER 铄耳DZ4是一款非常值得购买的入门级 HiFi 耳机,它用出色的表现证明了,即使价格不高,也能拥有高品质的音乐体验。希望我的这篇测评能够帮助到大家,让你们在选择耳机的时候,多一个参考 。

0 阅读:3

可爱的春雷王

简介:摄影师,数码测评师